乡镇初中“走班制”下物理后进生转化研究

2021-04-25 16:07李海旗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33期
关键词:走班制学习效率后进生

李海旗

【摘要】“因材施教”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长盛不衰的名词。早在千百年前,孔子在提出此概念时已经洞悉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上都存在着差异。改革开放后,各地中小学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建设和投入使用。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社会对学校的办学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更远的目标。地处乡村的学校,在生源结构、学生成长背景都不如城市学校的前提下,帮助中下层的后进生提高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和满足了社会的殷切期望。这也逐渐成为了乡镇学校的重点研究课题。在此背景下,传统行政教学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基于以上背景,笔者翻阅了大量的中外文献,围绕国内外已有的走班制案例,结合两年以来的走班制个案分析,探究初中阶段后进生在分层教学后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的措施以及跟踪分析。

【关键词】分层教学;后进生;学习效率

一、研究背景

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并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我国教育系统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进一步深入的要求。中小学就提高办学品质也实行了多种措施。笔者到多地学习,结合一线教学实况,大致可分为:分层教学班(重点班、平衡班)、走班制等。其中,“走班制”在区域,乃至放眼全国应该是推广最为广泛、研究最为深入、实施最为落实的教育改革方式。自2014年国家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意见》后,要求全国各地全面推进新的高考招生制度,广东省也于2018年进行了动作堪称空前的高考改革。打破了传统文理分科,采用了“3+2+1”的高考灵动模式,更大限度地解放了学生选择权限,学生评价机制变得更加多元化。高考的“选科”使得“走班制”成了热门的教育话题,也成了推动教育质量前进的必然选择。当下,无论是基于教学质量提升或是立足于学生长远发展,分层教学“走班制”已在高考改革的试验区——上海、浙江等教育高地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且都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要看到事实,纵观各大期刊杂志刊登的关于“走班制”的文章,大多数也是论述经济、教育发达的地区的“走班制”教学模式,很少提及在经济和教育仍处于发展中的农村地区,特别是针对后进生的跟进教育的案例。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是互通的,在农村地区的家长一样抱着“孩子成才”的愿景,农村地区的“走班制”教育改革模式是一定要进行的。农村学校或许比发达地区面临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如,拔尖生的培养、合边生的提高、后进生的转化等问题都是学校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知网数据库(CNKI)2001-2020年的“走班制”以及相关后进生转化案例相关文献综合提出的问题和笔者身处教育一线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作为研究背景,旨在进一步揭示农村学校在走班制研究下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一些浅显的见解,总结围绕“走班制”为背景下,物理学科后进生的转化经验和问题论述。

二、研究价值

后进生,即学习或品德较为落后的学生。对于后进生,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要及时发现、了解成因以及其特点以便综合分析,便于尽快找出对策,继而可以将后进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对于“学习落后型”的学生,可能是因为家庭、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其暂时的成绩落后。针对此类型的后进生,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转化他们,找到他们“落后”的成因,对症下药,寻找出适合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引导他们逐渐进入学习状态。如果学校、教师对这类学生抱以放任、放弃的心态和行为,他们容易因成绩感受到自卑,或对成绩抱以可有可无的心态,继而导致成绩更加不理想。这也容易造成学生因早日辍学、步入社会而缺乏竞争力,从而加重他们的心理压力甚至丧失自我。

对一所学校而言,衡量其办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的指标非常多,但教学质量在业内人眼内,是最重要的指标。一所学校要提升其教学质量,除了要不断提高拔尖生的培育,均衡化教育也是社会良心工程之一。在乡镇普通初级中学里,很多因学生家庭条件、成长环境与城镇学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这些学校里面,后进生占据的比例还是相当大的,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及时转变,将会严重制约学校的办公质量,甚至其招生规划,进而导致优生不断流失、学风偏颇等不良循环。因此,对后进生的重视和分层培养、跟踪落实成为了乡镇初中的意向重点工作,良心工作。

三、后进生概念的界定

1.什么是后進生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后进生转变上有卓越贡献,他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认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后进生转化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是思想尚未“觉悟”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不能记住学科应用的条件,对于已学习的学科知识,他们能记住概念但不能运用在实际场景中,当然,每一个后进生都有其闪光点,对待后进生,不能用狭隘而统一的标准去衡量。

2.乡镇初中物理学科后进生的成因及其调查

为了更科学、深入地研究我校物理学科后进生的心理动态及科学归因,笔者设计了《对物理学习兴趣的调查表》《对物理学习的动机表》《对授课老师的评价表》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我校八年级物理学科的后进生。笔者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我校八年级学生学生643人,某次统测物理低分人数30人,低分率为4.7%):

从《对物理学习兴趣的调查表》表中,我们不难发现,经过一年的学习,虽然后进生已被物理成绩“揉虐”了若干次,但仍然待它如“初恋”。其实,对大部分后进生来说,物理课仍然是一门非常感兴趣的学科,但由于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的内在意识,导致学生偏向于只动耳听、动手抄,而缺乏对知识的思考。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还是勇于向教师提问的,这说明学生还是存在问题意识、上进意识,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通过《学习物理的动机》表,我们发现,后进生的形成归因在于其学习方法。如,学生没有做好提前预习、没有做好对照学习、没有及时纠正错误以及没有养成“错题本”的习惯,从而导致在一些相同类型、相同难度的试题上重复犯错,最终导致成绩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走班制学习效率后进生
浅谈转变“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浅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学的变化
论走班制的应然追求与实然现状
普通高中走班制背景下书院式管理的有效策略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
《线性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初探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