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藏叶成焕署名信件探析

2021-04-26 05:19刘子元温如涛路云沛
邯郸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红一方面军军事情报会师

刘子元,温如涛,路云沛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藏叶成焕署名信件探析

刘子元1,温如涛2,路云沛1

(1.邯郸学院 地方文化研究院;2.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河北 邯郸 056005)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存有一份署名叶成焕烈士信件档案,结合其它史料进行分析可知在一、四方面军会师之前两支部队有过一次军事情报交流。此次情报交流表明一、四方面军不仅取得了联系,而且通报了甘南敌情,为两支部队的会师提供了方便。

叶成焕;烈士;档案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现存有叶成焕烈士档案51页面,在叶成焕烈士档案中有一份叶成焕署名的信件复印件,此信件为红四方面军写给红一方面军的军事情报联络信,本文简称军事情报。(见图1)笔者试从情报产生的时间、背景、涉及人物等方面释读,力求还原叶成焕签署此份军事情报背后的历史,试推出此信件来信内容。

一、军事情报

整理录文如下①参见《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烈士档案》:叶成焕烈士卷3-10。:

驻界石铺的红一方面军先遣队员负责同志:

你们九月一号来信收到,我们早已闻有来通渭讯,故悬望数日,至今始接到来信不胜欢迎。亲爱的同志们,主力红军大集西北地区,这无疑是领导和推动全国革命的中心。

目前甘南敌情,王均②民国17-20年(1928-1931),王均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对中国工农红军中央根据地(井冈山)及湘鄂赣根据地,鄂豫皖根据地等进行“围剿”。民国24-25年(1935-1936),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先后经长征到达陕北,他又参与指挥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民国25年(1936)11月18日,乘军用飞机赴前线督战,飞机至甘肃省通渭县马营西浪石滩,殒机废命。国民党政府追授陆军上将衔,葬南京“中山陵”旁。参见云南省呈贡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呈贡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第477-478页。在天水、礼县、西和一带,最近我军一部占领成县,续向徽县推近,鲁大昌③鲁大昌,字崧龄,甘肃省临夏县人。陈光远模范团毕业。于陈光远模范团毕业后,1912年于张敬尧第七师见习,后升任营长。1920年返回甘肃,任甘督陆洪涛省防军营长。1926年升任团长。后升旅长1928年秋,该军被冯玉祥解散,鲁解职寓居北平。1930年,蒋、阎、冯中原大战起,蒋为扰乱冯军后方,委鲁为甘肃讨逆军第一路司令。1931年,该部整编为新编第十四师,任师长,驻防洮、泯。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通过甘南,鲁部参加德园寺和腊子口阻击红军之战,鲁派梁应奎第一旅阻击腊子口关隘。红军绕敌背后,夹攻梁旅,梁旅渍败。滇军唐淮源,为保存实力,不予支援,鲁部遂全军大败。鲁于1937年任万耀煌二十五军一六五师师长。1940年,任朱绍良第八战区东路军总指挥。参见王俯民编著:《民国军人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521页。被我军围困于岷城一月有余,毛炳文④毛炳文(1891-1970),又名秉文,字慈衡,今快溪乡芙蓉村人。16岁入长沙陆军小学,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转入武昌陆军军官预备学校。民国5年(1916),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民国23年,兼北路“进剿”军第三路第一区守备队指挥官。翌年,兼驻赣第三绥靖区司令官。时国民党政府以毛“剿共有功”,赏予二等宝鼎勋章及一等“剿匪”奖章,授陆军中将衔。是年10月,兼任西北“剿匪”军第一路第三纵队司令官,旋实授陆军中将。抗日战争爆发后,升任第十一军团军团长兼第三十七军军长。参见涟源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涟源市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45页。在陇西及其附近,我军亦有部监视中,其余为你们所知。

致以

胜利的敬礼

柴洪竹⑤柴洪竹,又名柴鸿儒(1903-1936),大名县未城乡人,时任红四方面军31军93师师长。参见河北省大名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大名县志》,新华出版社,1994年,第687-688页。

叶成焕

李聚奎

廿二日夜

于通渭城

二、军事情报作者及签署时间

据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存叶成焕烈士档案《李聚奎同志谈关于这份情报的初步说明》摘录如下⑥参见《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烈士档案》:叶成焕烈士卷3-10。:

据李聚奎同志谈:

我是一军团的师长,因四方面军受张国焘的错误路线的影响,需加强力量,军委调我到柴、叶所在31军当军参谋长。柴鸿儒同志当时是93师师长,叶成焕同志是政委。我临时去那个师帮助指挥作战。当时的任务是阻击敌人,掩护主力通过。我们离主力比较远。这时收到杨勇同志送来的情报。没有署名字,因为通过敌占区过来的。(后来知道是杨勇)我们把这边的情况通知他们,因为是用93师的名誉所以把我的名字写在后边了。这个文件是我写的收得了他们两个的同志。是藏到驴鞍子里头送去的。谁知杨勇同志收藏起来,解放后在北京交出来的。

可知,军事情报的书写人是李聚奎而并非时任93师政委叶成焕,书写时间是1936年9月22日,书写地点是通渭。

三、军事情报产生的背景环境

据红四方面军于1936年9月18日所制定“静宁、会宁战役纲领”[1]197,198抄录如下:

向前:

甲.决定静宁、会宁战役纲领如下:

(一)敌我情况另告。

(二)四方面军在胡敌未集中静宁、会宁以前,相机占领静、会及通、定大道,配合一方面军在运动战中夹击该大道上之胡敌与静宁之骑七师,相机占领静宁,争取与一方面军会和为目的。

乙.部署:

(一)九军、三十一军为第一纵队…九十三师廿二日前集中通渭,先派两团以上兵力占领界石铺…海军所部解旧城围后,约一日到界石铺。

(二)五军为二纵队,廿四日大部队集梅川,即经通渭…

(三)四军为三纵队,九师、十师解围后…向定西、会宁大路开进,以占领该路、对四面警戒为目的。

(四)……

(五)……

(六)九军特(务)团由¨军送信,转路到通渭集中。

丙.注意事项:

(一)各部带¨天干粮。

(二)极力轻便伪装。

(三)尽(量)采取夜行军。

朱 张 陈

十八号廿时

可知军事情报产生背景环境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之前,胡宗南率部队赶到甘南企图阻击红军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陕甘。叶成焕所在红四方面军93师受命占领通渭城掩护主力通过并想方设法与红一方面军接应部队取得联系。军事情报签署之日,叶成焕所在部队已经占领通渭城,打通红军会师之路。[2]162叶成焕所部占领通渭的计划也是按照“静宁、会宁战役纲领”执行的。

四、军事情报内容及情报来信内容推断

(一)情报内容为叶成焕所在四方面军93师向一方面军先遣队通报当时甘南敌情,其性质是一份敌情通报。情报内容所涉及地点界石铺为当时红一面军先遣队所在位置,据聂荣臻回忆录记载:“八月底,我们一军团和十五军团由预旺堡、同心城、黑成镇地区出发南下,以策应二、四方面军的北上行动。(见图2)一军团由我带领一师直插静宁、隆德地区。那时一师师长师陈赓,政委是杨勇。我们经过几天急行军,向西兰公路逼近。九月十八日,我第一团占领宁静县的界石铺。”[3]323可知,红一方面军于1936年9月18日已占领界石铺,其目的是为了策应二、四方面军北上会师。

(二)情报来信内容推断

据《聂荣臻关于率红一方面军一部南来配合行动致朱德等领导人信》[4]158,159如下:

四方面军在通渭负责诸同志转

朱总司令、张总政委、并转徐、陈、任、刘、贺、萧诸同志暨二、四方面军亲爱的同志们:

你们转战川、黔、康艰苦奋斗逾年,我们虽远隔西北各战一方,私衷未尝稍忘!

此次胜利北来,胜利的开展了甘南广大的局面,此不仅一方面军的同志异常兴奋,陕甘宁广大群众亦无不表示热烈的欢迎!

目前革命形式正日益开展中,党的新政策的转变,使广大人民统一战线的形成,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国主力红军集中西北,无疑的将首先在西北开展新局面,成为团聚和领导全国抗日的中心。

此次我率部南来,更密切的与你们的行动取得配合,现已到达常家集(距离宁静五十公里)一带,距通渭只隔三天行程了!兹特雇一群众送上一信与你们取联络,特别是送给你们一些政治文件和材料,计有:党的十二月政治决议案,国际七次大会政治决议案,绍禹在七次大会上的演说,绍禹论文(新形式与新政策,苏联社会建立的总结、七次大会的报告)和时论一、二册。请查收,赐复。

因恐传递不便,顺言不尽,请接受

布尔什维克的敬礼!

聂荣臻

九月十六日于常家集

可知,此信是聂荣臻写给在通渭的红四方面军负责同志,并让其转呈朱德、张国焘及二、四方面军负责同志和其他同志的一封联络信。从上述信件内容分析不难看出,此封联络信亦是起到一方面军与四方面军联络的作用。

另据聂荣臻于9月6日所发一份电报《张义铺敌情及派人去通渭与四方面军联络》[5]611如下:

左并报毛:

本日派往张义铺游击队回报,该地昨晚到敌东北军步骑兵一营,又据群众报告,隆德到敌一旅又骑兵一部,静宁出来一部骑兵,距常家集十五里侦查…

……

……

派人去通渭与四方面军联络,明日可出发,随带驴一只、信一件、政治文件六种:党的十二月决议、国际六次大会决议、绍禹演说及论文、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结、时论一、二册,请电告他。

六日十八时

可知,聂荣臻所属一方面军早在9月6日就已准备派人前往通渭与四方面军进行联络,且电文中所提“随带驴一只、信一件、政治文件六种:党的十二月决议、国际六次大会决议⑦所引原文为六次会议,这里应是七次会议,共产国际第七次会议时间为1935年,第六次会议时间为1928年。、绍禹演说及论文、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结、时论一、二册”物品与聂荣臻于9月16日信中所提物品完全一样。而9月6日电文中出现的信件同样起到与四方面军联络的作用。信件主要内容也应和9月18日聂荣臻所写信件内容大至类似,两封信都是为了与四方面军取得联络所写的联络信。综合分析上述材料不难得出,9月1日杨勇所写信件与9月6日聂荣臻电报所提到的信件以及9月18日聂荣臻所写信件都是红一方面军写给红四方面军的联络信件,虽然从目前掌握的史料已无法完全再现杨勇所写信件内容,但从军事情报内容和现存同时期聂荣臻来信内容及红一、四方面军电文往来内容不难得知,红一方面军在9月1日至9月22日,先后至少三次与四方军通信并设法与之取得联系,信件内容应与聂荣臻所写信件内容大致相似。

五、军事情报产生的作用

首先,由军事情报内容及此前结论可知,1936年9月1日至9月22日,红一方面军先后至少三次写信给四方面军设法与之取得联系。此份情报的产生表明红一方面军与四方面军成功取得了联系。

其次,此份军事情报向一方面军通报了当时甘南的敌情情况,为下一步红军会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按照红四方面军于9月18日制定的“宁静、会宁战役纲领”,叶成焕所在93师于9月22日占领通渭后将派部队前往界石铺,此时红一方面军已占领界石铺[3]。据李聚奎回忆录记载:“接到红一方面军先遣部队的来信之后,又接徐(向前)陈(昌浩)来电,要我们派一个团到界石铺与一方面军取得联系。我们当即决定由师政委叶成焕同志带领二七四团前去。下午召开了全团连以上干部会,大家听说马上要同一方面军会师了,一个个喜形于色,非常高兴。”[2]由上述材料可知,此军事情报使一、四方面军取得了联系,如按照此方针进行,1936年9月底,红四方面军93师274团将与红一方面军1师1团将在界石铺会师。

最后,由于四方面军军事方针突变使得此份军事情报作用未发挥到最大化。据1925年9月25日周子昆写给中革军委负责人的电报如下:

毛、周、彭、贺、任:

二十四日二十三时抄转朱、张电如次:

四方面军照二十三时电×,由临潭向乐都进部队已行动。在通渭之九十三师于二十四日夜回开。洮河东岸仍留四、五军活动,该两军宜到先头军渡黄河成功后亦行续进。[5]

可知四方面军军事方针突变,叶成焕所在93师回撤未按先前方针行动,此次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未能完成。

结语

笔者通过整理叶成焕烈士档案,探析叶成焕署名军事情报背景、内容、作用等方面试图探析、还原情报产生历史经过,此份军事情报在历经多次战斗中能够保存至今实为不易,为我们研究红军会师经过提供了很好的物证材料。另据,通过分析此份情报及背景材料可知,如按照预定方案行动,红一、四方面军将会提前会师。

图1 叶成焕署名信件(复印件)

资料来源: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图2 红一、四方面军分路北上要图

资料来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图片》

[1]郝成铭、朱永光.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上)[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2]李聚奎.李聚奎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

[3]陈汉民.聂荣臻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4.

[4]《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文献(5)[Z].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16.

[5]甘肃省军区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三军大会师[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

G275.1

A

1673-2030(2021)01-0037-05

2020-12-10

2019年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研究课题(学术年会专项 201908060204)

刘子元(1985—)男,河北大名人,邯郸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温如涛(1985—)男,河北邯郸人,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晋冀鲁豫边区史研究及陈列展览设计;路云沛(1987—)男,河北邱县人,邯郸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

(责任编辑:李俊丹)

猜你喜欢
红一方面军军事情报会师
天宫会师!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井冈山会师》
永和会师:红一方面军的创立
“长征路”上胜利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哪里成立?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弘扬会师精神 不忘初心使命
略述红一方面军五个军团的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