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文书《郭氏历代文约档案》修复始末

2021-04-26 05:19李楠姚娇邹蓓蓓李小琴
邯郸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糨糊郭氏邯郸

李楠姚娇邹蓓蓓李小琴

太行山文书《郭氏历代文约档案》修复始末

李楠1,2,姚娇2,邹蓓蓓2,李小琴1

(1.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081;2.邯郸学院 地方文化研究院,河北 邯郸 056005)

《郭氏历代文约档案》为太行山区郭氏家族的文书汇总,有地契、房契、继单、分单等,时间上起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下至2000年,具有历史文献价值。《档案》中的文书破损严重,民间藏家对其进行的处理,不仅对文书造成了二次伤害,还增加了修复的难度。首先分析《文约档案》的破损情况和特点,并讨论修复方案的制定,然后对修复过程进行简要叙述,对修复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作重点阐释。最后对该类型文书的修复方法作简要讨论,并得出结论。

太行山文书;《郭氏历代文约档案》;修复案例

《郭氏历代文约档案》是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西戌村郭怀顺先生整理的家族文书档案,共有文书37件①以《文约档案》中的A4纸为标识,同一张A4纸之后的一张或几张文书为一件,以方便修复工作的进行。,累计61叶。该《文约档案》包含九种文书类型,有地契、房契、借贷、当约、放贷、殡葬镇物清单、分单、房地产所有证和换约。最早的文书为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的一张地契,最晚的文书为公元2000年的一张分单,时间跨度长达222年,记录了该家族二百余年的经济活动,是研究华北山区社会经济生活的珍贵资料,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

《文约档案》以A4纸为封面,左侧有四个书眼,用一根黑色鞋带为书线,无纸捻。右侧书签位置有一个打印的书签,内容为“郭氏历代文约档案”,书签下有年份信息,即“1778年—2000年”(见图1)。封面之后为前言,简要介绍了该本文约档案(见图2)。

图1 封面

图2 前言

一、制定修复方案

进行修复工作之前,需要根据文书的破损情况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同时保留尽可能多的原始信息,并在遵循古籍修复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文书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修复方案。《文约档案》中文书破损情况见下表1。

表1 《文约档案》中文书破损情况

表1 《文约档案》中文书破损情况(续表)

表1 《文约档案》中文书破损情况(续表)

通过上表可知,《文约档案》的修复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常见的纸张破损的修复,另一个方面是工业胶水粘贴文书的修复。其中后者为该项修复工作的重点,如何剥离文书和A4纸是修复工作的难点。胶水粘贴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仅一侧的文书被粘贴,比如左侧(见图3)、中缝处(见图4)。第二种是文书的部分被粘贴,比如有几条胶水痕迹的情况(见图5)。第三种是文书全部被粘贴(见图6)。

图3 文书左侧粘贴

图4 文书仅中缝处粘贴

图5 文书部分粘贴

图6 文书全部粘贴

据以上分析,拟定以下修复方案:首先,剥离文书上的A4纸,然后根据文书的破损情况进行修复,最后选择合适的方式保存文书。

二、修复文书

确定好修复方案后,就可以开始修复工作了。

(一)建立修复档案和拍照

每一份文书都建立独立的修复档案,记录文书的原始信息包括编号、名称、原始尺寸、纸张的材质和数量、文书破损的程度和原因以及必要的破损情况的描述。文书在修复之前还需要拍摄其原貌照片,留下原始的影像资料。针对文书破损严重,残片较多,以及印章的位置,需要一一拍照并留存。

(二)揭A4纸

古籍修复中也会使用到胶水,大体分为动物胶和植物胶两种[1]62,但使用工业胶水对文书的纸张造成了极大的损伤,因而需要把A4纸从文书上揭下来。古籍修复工作应该把“安全性”原则放在第一位。[2]80这一环节就是要在避免进一步破坏文书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剥离打印纸。通过借鉴古籍修复中湿揭的方法并进行适当的变通,可以将部分文书的A4纸揭下来。以文书左侧粘贴打印纸的情况为例,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把文书背面没有胶水的A4纸撕下来,仅留下有胶水的A4纸。然后将毛笔沾清水,使其处于微微湿润且不滴水的状态。接着用毛笔在A4纸上轻轻扫过几遍,达到润湿打印纸的目的。应该注意的是,在用湿毛笔轻扫A4纸时,需要留心观察A4纸的变化,当纸张被湿润后,有胶水部分的颜色与其它部分的颜色有明显区别(见图7),一旦发现打印纸变潮湿后就停止。最后用钝头镊子将A4纸逐层撕下来(见图8),把胶水留在文书纸张上面,胶水上面残存A4纸的纸张纤维。

图7 有无胶水的区别

图8 镊子撕去打印纸

根据古籍修复“最少干预原则”,在揭开过程中应注意两点,一是以保护文书为重,如果会损伤文书,就不要过分去除文书背面的胶水痕迹(见图9)。二是遇到胶水粘贴牢固的情况,宁可保留一些A4纸在文书背面,也不能损伤文书(见图10)。

图9 文书背面的胶水痕迹

图10 文书保留少量A4纸

三、展平文书

展平文书时遵循“先整体、再局部”的原则。首先使用喷壶向空中喷出水雾,注意喷壶嘴的朝向是向斜上方,让水雾大面积且均匀地落在纸张上面,使文书整体得以湿润,纸张纤维得以舒展。然后使用干净的毛笔蘸清水,对文书折痕处等进行着重的湿润,并趁着纸张潮湿时用干净的撤潮纸进行按压,以此来帮助纸张的平整。文书纸张上面有胶水痕迹的部分会因为用过胶水而变得不平整,从而影响文书整体的平整度,但强求纸张的平整就存在撕裂文书的风险,所以需要遵循古籍修复“量力而行”的原则,以文书整体的完整性为重(见图11)。

该步骤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民间印泥的质量往往参差不齐,可能会出现印章脱色或洇散的现象,所以在用水之前,一定要对印章部分进行试色。即使用潮湿的撤潮纸在试色部位按压三四次,如果脱色就用干净且干燥的撤潮纸覆盖在该部位,如果不脱色就不需要区别对待。二是文书背面有胶水的部分,工业胶水变潮湿后会恢复一定的粘性,所以需要用干净的撤潮纸把有胶水部分的文书遮盖住。

(一)匹配补纸

配纸是文书修复的重要环节之一,修复使用的纸张应与原文书的纸张在材质、厚度和颜色方面相匹配。材质类似且厚度相当的纸张,它们在拉力和伸缩方面的性能也会接近。民间文书往往会因为保存不当,出现水渍、茶渍和油渍等污迹,进而影响该部分的纸张颜色。《文约档案》中的文书多为混料纸,同一份文书也会出现纸张颜色深浅不一的情况,应根据文书破损处的纸张情况选择适合的补纸。

(二)修复文书

首先是调制粘度适合的糨糊,最好使用手工制作的小麦淀粉,因为市售的机制淀粉由于纯度太高,其粘性太低。根据文书纸张的材质和厚度澥出粘度适合的糨糊,注意澥糨糊时要细心,不要出现颗粒。个人的经验是当修复一份新文书时,澥的糨糊宁可稀一些而不要稠了。当发现糨糊太稀粘不住补纸时,可以适当加点稠糨糊,慢慢化开。如果糨糊偏稠,补纸和文书的粘贴就会过紧,进而影响文书修复完成后的平整度,而且这种效果是要文书完全干燥后才能看出来。

在具体的修复过程中,需要根据破损处纸张的颜色及时更换补纸,并保持补纸与文书纸张的帘纹方向一致。修补时尽量做到“最少干预”原则,即对文书的修复要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见图12)。

图11 展平后的文书

图12 修复完成的文书

三、小结

《郭氏历代文约档案》中共修复文书30件,累计54叶,未修复文书7件,累计7叶。未修复文书的情况如下:一种是文书全部用胶水粘贴在A4纸上,考虑到文书年代久远(一件是乾隆年间,两件是咸丰年间),纸质已经很脆弱,如果强行揭开势必会对文书造成再次损伤,因而未进行修复。另一种是非纸质文书,其材质也不是棉、锦类织物,而更类似于纱窗材质,基于现有技术水平,为避免对文书造成再次损坏,未进行修复。还有一种是文书纸张为现代纸张,即贴喜报用的大红纸,这两件文书的纸质不适合用古籍修复的方法进行操作和处理,因而未进行修复。

古籍的修复不能太随意,修复人员都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进行修复,同时修复过程中要做到各个环节都符合古籍保护的要求。[3]3《郭氏历代文约档案》的整理者由于不了解和掌握古籍修复的相关要求和技术规范,使用工业胶水将文书粘贴在A4纸上的方法进行修复。这种方法使文书纸张受到了工业胶水的腐蚀,不仅对文书造成了二次伤害,还增加了修复工作的难度。不同与常见的文书破损情况,《文约档案》采用工业胶水作为粘合剂,故而尝试新方法进行探索,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前辈批评指正。

[1]童芷珍.古籍修复技术[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2]朱赛虹.古籍修复技艺[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3]杜伟生.中国古籍修复与装裱技术图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3.

G275.2

A

1673-2030(2021)01-0030-07

2020-09-05

201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太行山文书的常见保护误区及相应修复方法研究”(201804120504);2017年度邯郸学院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经不规范处理后的古文书修复方法研究”(2017107)

李楠(1986—),女,河北邯郸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在读博士,邯郸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物学和太行山文书修复技术研究;姚娇(1986—),女,河北邯郸人,邯郸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太行山文书修复研究;邹蓓蓓(1984—),女,河北邯郸人,邯郸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太行山文书整理研究;李小琴(1991—),女,陕西安康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汉唐与佛教考古研究。

(责任编辑:李俊丹)

猜你喜欢
糨糊郭氏邯郸
邯郸在哪里?
除旧迎新 贴“桃符”
除旧迎新贴“桃符”
太皇太后要跳楼?
一场宫斗引发的倒霉剧
郭子仪孙女:身处皇家,哪有岁月静好
汤显祖《邯郸记》的喜剧色彩
世界上最黏的糨糊
邯郸-电镀厂主非法排污获刑
谁打翻了糨糊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