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磨课史

2021-04-28 18:13张祖庆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1年1期
关键词:磨课公开课

摘要:在多年的磨课经历中,越来越体会到:刚入职的教师,要多花时间磨自己的课;走向成熟的教师,要多花时间磨自己这个人——打磨自己的教育思想、磨炼自己的教学技能。无论家常课还是公开课,都应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打磨,不断完善,不断超越。而且,公开课要尽量源于家常课,并努力打通公开课与家常课的边界。

关键词:磨课;公开课;家常课

我没有痛不欲生的磨课史,因为,我没有(或没资格)正儿八经参加过国家级大赛。

从教以来,无论什么级别的课,同一个内容,我的前期打磨从没超过三次。

我的磨课史,总体来说,是一部嘴角上扬的成长史。

第一次比较重要的磨课,要追溯到1992年上半年。

那是我进入教师队伍的第三个年头。县教研室要举行一次教研活动——说来,这还是一次理念非常前卫的教研——三位教师接龙上同一课文。我们选的课文是《在仙台》,鲁迅的名作。一位老教师上第一课时,学长陈子良上第二课时,我,上第三课时。

说实话,那时根本不知道第三课时有多难上——课的成败,完全建立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初生牛犊不怕虎,大概说的就是我吧。

教研室的两位教研员毛昉老师、杨庆生老师把我们仨召集到松门小学,分析教材,确定教学内容,各自备课,再集中磨课。记忆中,只教了两遍,两位教研员给我们提了点意见,便定稿了。

在试教中,毛昉老师再三提醒:语文教学,一定要抓牢语言文字。要做好两个“ding”。一个是“盯”,要善于敏锐地揪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词句;另一个是“钉”,要像钉钉子一样咬住不放,重锤敲打,反复推敲。

我记住毛昉老师的话,牢牢抓住藤野先生批改鲁迅作业的几个细节,与学生一起,反复玩味。

课,上得很成功。

我的偶像秀春老师,竟然给我写了一封信,夸赞我“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我敬重的林煜才校长,拍拍我的肩,问我愿意不愿意调入松门小学工作。

雖然,我没有调到松门小学,但这次成功的磨课经历,开启了我语文生涯的序章。

第一次大型公开课成功亮相,我在县里便小有名气。渐渐地,公开课多起来。从乡里、区里到县里,我的名字,也渐渐被温岭小语界熟悉。

1995年4月,我被推荐参加台州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据说,一等奖第一名,将被推荐到省里参赛;省里第一名,会被推荐参加全国比赛。

那是我教书的第6个年头。机会千载难逢,于是认真磨课。

我选了《麻雀》一课。为什么选这课,我也说不上来。大概是被屠格涅夫的文字所打动吧。让我纠结的是,前辈名师陈可人先生已对这课有经典演绎,无论怎么上,都无法绕过他的设计。

试教,无感。

两位教研员掩饰不住失望的表情;我,也对自己失望透顶。

第二次试教临了,毛昉老师提了一句:陈可人的风格,跟你不一样,你老想着他的教案干吗?你要成为你自己!

“你要成为你自己!”毛昉老师的话,一下子击中了我。

于是,我大胆颠覆了教学设计,找到“贴图+情感导读”的路子来上。我和同事一起,反复朗读文本,直到把自己都感动哭了。读着读着,老麻雀的形象丰满起来了;读着读着,我慢慢地走近了文本。

第三次试教,出乎意料地成功!

两位教研员长长吁了一口气。比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获得了一等奖第二名——若不是猎狗贴图屡屡从黑板上掉下来,我完全有可能作为台州市的代表,参加省里的比赛。

不过,我不遗憾。有些缺憾,恰恰是成长的动力。

1999年,我从温岭H校调到T校。磨课的机会更多了。

T校有很强的语文教研团队。这个团队,以志斌大哥为核心,凝聚了几位在温岭教坛赫赫有名的语文强将。大家为年轻教师的比赛而磨,也为日常的教研课而磨。有时候,谁突然对某节课有了新想法,便主动招呼磨课小组,一起打磨。

这样的磨课,很是愉悦。氛围宽松,畅所欲言。常常为了一个词语、一句话,争得面红耳赤。

几位大将各有自己的风格,常常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候,志斌大哥便会挺身而出,理出自己的大框架。临了,他总是谦逊地说:这只是初步想法。一切,以你们自己的想法为准。

“试试看吧。”常常是志斌大哥的结束语。于是,大家用自己的思路去试,谁的效果好,听谁的。

毫不夸张地说,T校的五年,是我专业成长的第一个黄金阶段。

2002年12月,我有机会参加全国多种风格流派教学观摩比武(华东六省市,非小语会组织)活动。我以《登山》一课获特等奖(这课,也只试教了3次)。这奖,肯定沾了东道主的光;但我相信,不是东道主,我也能获得特等奖。这点自信我有。因这个特等奖,此后,很多好机会都降临到我身上,我慢慢走出了温岭,走向了台州、杭州乃至全国。我常想,没有T校五年的淬炼,资质平庸的我,大概是走不出温岭的。

人啊,很多时候,际遇真的很重要。没有际遇,一身才华亦奈何;有了际遇,没有才华也枉然!

在温岭教书15年后,34岁那年,我被王崧舟先生引进到杭州拱宸桥小学,开启了我为期15年的第二个教育生涯。

在拱宸桥小学,我目睹了崧舟先生打磨《二泉映月》的全过程,三次教学,截然不同;虽未在第一时间看他演绎《长相思》,但崧舟先生为上这节课所做的课前功夫,让我印象深刻。崧舟先生的磨课,其实是“功夫在课外”。

我带一个班,除用心上好每一节家常课,也在双休日去一些地方上课。有机会与于永正、支玉恒等先生零距离接触,耳濡目染,获益良多。

于永正先生

告诉我,当老师,一定要多琢磨。多琢磨,才能上出好课。他有一篇随笔,题目就是《崇拜思考》。于先生经常告诉我,教师要把工夫花在“功夫”上。要好好练朗读,好好练板书,好好写批注。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上好课。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把太多时间花在一遍又一遍打磨一节课上。否则,只会上这节课,其他课,还是不会。

有一年,先生来到我所在的学校上课,我看到生字表下方工工整整的生字抄写,眼见他蹲下、侧身示范最难写的生字,目睹那秀逸工整的圆珠笔批注,我才明白,什么叫“把工夫花在‘功夫上”!

于老师常说,教育的第一个名字是“影响”。他告诫我,与其花更多时间磨课,不如更多地磨自己——打磨自己的教育思想,磨炼自己的教学技能。自身水平提高了,课的水平也就提高了。

支玉恒先生也反复强调,语文教师备课,一定要裸读原文。也就是说,备课之前,不翻阅任何参考书和教学实录,原原本本地,大声读一遍课文。读完,把课文反扣过来,问问自己,脑子里,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这最深的印象啊,就是文本的个性。抓住了文本的个性,也就抓住了这一课的魂。”支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从几位先生的教诲中,我渐渐明白,与其“磨你千遍不厌倦”,不如“让自己成为一本教科书”。用心栽培自己,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才是一个教师最好的“磨砺”啊!

此后,我遇见了更多的名师、明师,每一位,都告诉我阅读的重要性。我渐渐地明白,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常常就是自己。文本细读功夫,常常不是单独靠公开课练出来的,而是靠大量的书籍涵养出来的。备课的时候,要去发现“这一个”文本独一无二的地方。

我上《穷人》,发现了“睡觉还早”的写作张力;我上《金钱的魔力》,发现了漫画式夸张的言语风格;我上《祖父的园子》,发现了两段环境描写字数差异中的奥秘。

……

正像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的,“经典,就是读了多遍,仍然像读第一遍一样”。每一个经典文本,都值得被重新发现。这种发现,不是靠一遍一遍盲目的所谓打磨,而要靠一双慧眼。

慧眼从何而来?从大量阅读中来。

把太多时间花在打磨一节精品课上,失去的,不仅是读书的时间,也湮没了自己的教学个性。刚入职的教师,多花时间磨自己的课;走向成熟的老师,要多花时间磨自己这个人。

我常常在想,磨三四十遍的所谓精品课,对一线课堂,究竟有多少指导意义?有这等闲工夫,不如老老实实啃十几本专业书!

无论家常课,还是公开课,我都倡导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打磨,不断完善,不断超越。

2012年前后,我上过多次《一个印象深刻的人》习作赏评课。

习作赏评课,是无法试教的。我会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作文,整体诊断,赏析亮点,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训练。

这节课,无论是在自己班上还是在其他地方,都上得很有意思。每次,我都会记录课堂的亮点和不足,下一次再上,做出相应调整。总体来说,这节课一次比一次有意思。

2012年,在重庆举行的“千课万人”教学观摩会上,我遇到一个极有表演天赋的学生。课上,师生关系融洽,氛围活跃,非常好玩。有人形容,整节课就像小品。

又一次完成了高峰体验!我直觉,这节课,已无法超越。为了表达敬畏之情,我决定,就此“封课”——不是封所有的作文课,而是,这节课,不再上。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我想,教师日常生活中水流花开,才能推动自己的永續成长。

我常常在不同时期,一个人静悄悄地“同课异构”,《金钱的魔力》《穷人》《詹天佑》等课,都有两三个截然不同的版本。

每每上出截然不同的课,便觉新生一般,欣喜异常。

近年来,我越来越觉得打磨一节又一节孤零零的课,价值有限。于是,我有意识地开发系列课。美其名曰,做课程。

其实,哪是什么课程,只不过让这些课有更多的兄弟姐妹。如此,而已。

我先后开发了“微电影写作课”系列、“电影遇见书”系列、“小说教学”系列、“整本书教学”系列。每一个系列,都有7—8节课,它们,成为我公开课当中的“谱系”。

我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公开课,要尽量源于家常课,而且,要努力打通公开课与家常课的边界。

我也越来越厌恶把每一句教案背得滚瓜烂熟,越来越反感把每一个细节都预设得精致无比。厌到极点,心生抵触。于是,干脆开启了“裸课”模式。

(张祖庆,谷里书院创办人。特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百班千人阅读研究院院长,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国首届“有重大影响力”写作卓越名师。编著有《张祖庆讲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与测评》《童年不可错过的文学课》《光影中的创意写作》《名家名篇里的写作密码》《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刚好遇见——张祖庆散文》 等。)

猜你喜欢
磨课公开课
我的“磨课”三部曲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西风凋树惆何处,灯火阑珊情满路
幼儿美术滴洒画法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探究公开课的背后
“磨课”不如“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