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研究

2021-05-02 06:30袁雪婵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

□文/ 袁雪婵 陈 默

(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河北·保定)

[提要]近年来,我国各家商业银行都陆续完成股份制改革,许多商业银行的竞争对手也纷纷涌入,加上互联网金融业的迅速发展,都对我国银行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在此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通过提高经营绩效水平来保持自身的健康发展。本文将16 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从盈利、流动、发展、安全四个公共因子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一、引言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在金融经济体系中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19 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132.07 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4%;总负债为1,038.54 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71%;其中,商业银行合计总资产为934.31 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82.53%,总负债为860.52 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82.86%。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发展速度快,发展前景广阔,在全国各地的商业银行中扮演着重要的带头角色。截至2019 年末,36 家上市商业银行对于全部3,988 家上市公司的利润贡献达到43.95%,处于2017 年以来的高位,2020 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利润贡献地位的上升,是由于疫情冲击下实体经济更大的下滑导致的。一个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由其实际的经营绩效决定的,要想改善自身的经营管理效率和竞争能力,必须提高自身的经营绩效。

二、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的研究主要分为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方法两个方面。在研究的对象上,柴晓硕(2019)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的经营业绩情况进行了整理分析。研究表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上中国建设银行最高,整体指标上综合来看,中国工商银行排名第一,总(净)资产收益率对提升银行的经营绩效有重要作用。王敏(2019)从银行的盈利、流动、安全、成长能力四个方面对我国8 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经营绩效研究,提出股份制商业银行应明确战略目标,加强业务创新,优化不良资产,优化人力资源来提高经营绩效水平。朱薪羽、邱士雷、张志雯(2020)对12 家上市城商行进行绩效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和长沙银行的安全能力相对较好;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在盈利性方面相对其他银行较好;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的发展性较好。整体来看,宁波银行的经营绩效最好,其次是南京银行和成都银行。在研究的方法上,胡悦、朱家明(2020)运用MATLAB 构建基于多元回归及RAROC 指标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估体系对我国23 家上市商业银行进行研究分析。唐莉萍等(2020)通过SPSS 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7 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经营绩效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绩效进步明显,股份制银行经营绩效综合排名优势不再。李秋苇(2020)将我国12 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 中四种统计方法,从盈利性、资产质量、资本充足和人力资源方面选取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职员工、网点机构数和经营绩效成正相关关系。因此,本文在之前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法选取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共11 个指标数据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因子得分模型,对综合得分进行分析。

三、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指标说明。本文选取16 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样本银行,所用数据为各银行2019 年的年报数据。在参考借鉴众多学者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体现商业银行整体经营情况的11 个指标数据来构建较为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

(二)数据处理与检验。在进行因子分析前,需要对负向指标数据进行正向化处理;针对负向指标数据不良贷款率采用公式进行正向化处理,成本收入比采用公式Zi=1-Xi进行正向化处理。然后,检验原始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判断其是否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如果KMO 值大于0.5,说明该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而且数据值越接近1,因子分析结果越有说服力。如表1 所示,KMO 值为0.531>0.5,BARTLETT 球形度检验的卡方值为109.712,sig 值约等于0.00<0.05 的显著水平。说明可以进行因子分析。(表1)

表1 KMO和巴特利特检验一览表

(三)因子分析过程

1、提取公共因子。使用SPSS 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选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共因子,结果显示因子1 的解释力度为29.468%,因子2 的解释力度为23.562%,因子3 的解释力度为15.558%,因子4 的解释力度为15.236%,这四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824%,说明这四个公共因子包含了开始11 个指标数据83.824%的信息,可以很好地解释出样本中16 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2、因子旋转。根据旋转成分矩阵可以看出,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三个指标上在因子1 上的载荷较大,反映了银行的安全能力,将其命名为安全性因子;营业收入利润率、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利润率三个指标在因子2 上的载荷较大,反映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将其命名为盈利性因子;流动性比率、存贷比率和成本收入比三个指标在因子3 上的载荷较大,反映了银行的流动能力,将其命名为流动性因子;营业收入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两个指标在因子4 上的载荷较大,反映了银行的发展能力,将其命名为发展性因子。

3、计算因子得分。(表2)

根据SPSS 软件分析得到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我们可以得出各公共因子的得分模型:

根据各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总方差贡献的百分比作为权重计算综合得分。由此得到各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综合得分F,即F=(29.468%F1+23.562%F2+15.558%F3+15.236%F4)/83.824%。

根据实证结果可以看到各银行经营绩效得分,综合得分F虽然有正数有负数,但是这只是一个相对比较的值,而不是说明银行的当年经营绩效为负。

表2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四、实证结果分析

从安全能力来看,宁波银行得分2.19,排名第一;其次是南京银行得分为1.96 和招商银行得分为0.79,居于第二、第三。除了交通银行外其他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排名均位于前面,整体上来看大型国有银行在安全性因子的得分高于其他股份制银行,说明其安全能力高于其他银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资产都远多于其他商业银行,其资金规模较大,运行管理机制比较完善、有效,也坚持做好风险管理,银行的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所以其安全性较好。

从盈利能力来看,建设银行得分2.55,排名第一;其次为中国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大型国有银行的庞大资金规模以及密集的网点分布,使得其盈利水平不会低。排名前8 里面,除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外,其余分别为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等股份制银行。排名靠前的股份制银行近年来更注重中间业务的开拓发展,以及为中小微企业服务,净利润能得到大幅增长,盈利水平也相对较高。

从流动能力来看,北京银行得分1.61,排名第一;其次是浦东发展银行和兴业银行。这几家商业银行流动性情况总体上较为良好,资产负债业务均衡协调发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合理规划自身的资本配置,持续推进银行经营转型,有效地优化自身业务结构,提高流动风险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所以其流动能力强于其他银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分布密集,其基础业务量也多于其他商业银行,有完善的资金监管体系,所以其流动性处于中等水平。

从发展能力来看,宁波银行得分1.75,排名第一;其次是平安银行和华夏银行。排名前6 名里面都是股份制银行,而且排名靠后的基本上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整体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成长和发展能力远远高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有更好的成长发展空间。虽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较小,资产总额少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但是这些银行不断创新发展自身的业务模式,不断完善企业监管体制,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增加银行经营绩效,所以这些银行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综合来看,宁波银行得分0.82,排名第一;其次是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从总方差解释表中可以看到安全性因子和盈利性因子的贡献率分别为29.468%和23.562%,对最终综合得分的排名起到了重要作用。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商业银行在安全性和盈利性因子的得分高于其他银行,所以最后的综合经营绩效排名靠前。浦东发展银行、北京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商业银行在流动性和发展性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其他银行,所以最后的综合经营绩效排名也处于中等水平。虽然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力较高,有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安全能力和盈利能力仍处于上等水平,高于其他商业银行,所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绩效得分排名均为前几名,而且银行的整体综合实力依旧很强。

五、建议

(一)加大发展中间业务力度,提升银行盈利能力。我国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主要盈利来自于客户存款和贷款之间存在的利息差,这种盈利会依赖于银行的资本金,银行自身需要通过再融资增加资本金来发展,这样的盈利模式就会限制商业银行的发展。中间业务的发展会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盈利,也降低了银行去融资增加资本金带来的风险,而且对于股份制银行,如果银行将中间业务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其盈利能力也会提高,银行的经营绩效水平也会高于其他银行。

(二)强化资本管理,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与银行的经营绩效水平呈正相关,提高银行流动性,其经营绩效水平也会提高。商业银行应该全面实施资本管理,保持银行的资本基础稳定,以及良好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应该加强完善自身的监管体制,制定合理符合自身长远发展的战略计划,大力发展银行自身的业务。

(三)完善风险控制制度,强化风险防范。商业银行属于经营风险的企业,商业银行通过承担风险来获利。商业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基于其自身严格遵守经营原则上的,而且风险管理必须是金融监管工作的首要工作。银行系统中一旦出现流动性等风险,就可能造成严重的连锁反应,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监管以及防范体制,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并且强化这些风险的防范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柴晓硕.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分析及实证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23).

[2]王敏.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综合评价研究[J].西部皮革,2019.41(22).

[3]朱薪羽,邱士雷,张志雯.上市城市商业银行绩效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J].科技与经济,2020.33(05).

[4]胡悦,朱家明.基于多元回归及RAROC 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研究[J].保山学院学报,2020.39(05).

[5]唐莉萍,任双倩,鲁颖,申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J].现代商业,2020(26).

猜你喜欢
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闽侯县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初探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高等职业教育股份制办学可持续模式探索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
河北省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信贷收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