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对自我雇佣影响研究

2021-05-02 06:30刘富莉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户籍资本维度

□文/ 刘富莉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重庆)

[提要]自我雇佣作为就业的重要方式之一,拉动我国经济不断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本文利用2011 年、2013年、2015 年和2017 年四期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大型微观数据和相关宏观经济数据,采用probit 模型分析结构、关系和认知社会资本对个人自我雇佣选择的影响,同时分样本研究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对个人自我雇佣选择因户籍不同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引言

2014 年9 月,李克强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了我国的“双创”浪潮。随着政府政策不断出台,经济发展及人们的求职观念不断改变,自我雇佣者不断涌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受到较大影响,失业率飙升。自我雇佣能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缓解就业压力,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将社会资本分为结构、关系和认知社会资本三个维度,分别对自我雇佣的选择进行深入分析。

二、文献综述

社会资本最早由Hanifan(1916)提出,由Loury(1977)最早引入经济学分析中,二者均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目前,关于社会资本的定义并没有统一,不同的学者对社会资本的看法各异,主要有社会网络说、社会信任说、权威关系说、社会参与说四种。国内首次提出社会资本的概念并研究的是张其仔(2000),他与卜长莉(2001)均认为社会资本从形式上看是一种关系网络。不同学者对自我雇佣概念的理解亦不同,国内外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定义。Steinmetz and Wright(1989)认为自我雇佣者是指那些通过自己的劳动而不是出卖自己的劳动给雇主而获取的部分或全部的收入的劳动者。而Parker(2005)则认为自我雇佣者是指没有受雇于他人,通过自营职业而获取收入的劳动者。

国外研究中,David(2000)通过构建Logit 模型,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法,提出社会网络对自我雇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Romero(2015)认为社会资本具有异质性,认为拥有更多、质量更好的结构社会资本和关系社会资本会更加有利于有雇工自雇,相比较于自我雇佣,认知社会资本对工资雇佣更为有利,而在具体的中国移民的样本中,认知社会资本对自我雇佣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国内既有文献中,曲兆鹏、郭四维(2017)利用2008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8),实证研究发现农村户籍显著增大了居民选择创业的概率,农村居民创业的概率是城市居民的2.18 倍。而宁光杰和段乐乐(2017)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户籍对自我雇佣的影响,认为非农户籍、本省或本市户籍均显著增加了流动人口选择自雇的概率。苏群等(2016)基于2009 年中国农村-城镇移民调查数据(RUMIC2009)主要探讨社会资本对农民工自雇选择和自雇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资本能够为农民工缓解其面临的信贷约束,促进农民工实现自我雇佣,且社会资本存量越大农民工自雇收入越高。黄志岭(2017)和章莉(2018)对此有较为一致的看法。

既有文献对社会资本和自我雇佣的概念、社会资本对自我雇佣的选择、决定因素和收入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探讨,丰富了社会资本对自我雇佣影响的研究内容,得到了很多有益的结论和指导性建议,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既有文献也存在指标选取的不足。

三、数据和变量说明

(一)数据来源。本文主要数据的来源是西南财经大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 年、2013 年、2015 年和2017年的四期调查数据和调查问卷中对应省份的相关宏观经济数据。剔除了所有缺失观测值后,样本观测值为5,352 个。

(二)变量设定。本文的核心变量是2017 年个人是否进行自我雇佣的一个虚拟变量。具体的,本文根据问卷中“您主要工作的就业身份是什么?”的回答,选择就业身份为“雇主或自营劳动者”即为进行了自我雇佣。且本文将受访者的年龄控制在16~65 岁。本文的主要核心解释变量分别是三个维度的社会资本,即结构、关系和认知社会资本,分别用是否曾在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工作、兄弟姐妹数量和现居住所在省是否为户籍所在省来表示。为了更好地研究结构、关系和认知社会资本对个人自我雇佣选择的影响,控制个人间异质性。本文通过借鉴已有文献和本文的实际情况及研究需要,本文的控制变量主要分为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地区特征三个层面。

四、模型设计和实证结果分析

(一)社会资本对自我雇佣选择的影响。因变量为受访者是否进行自我雇佣,该变量为虚拟变量,自变量为三个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即结构社会资本、关系社会资本和认知社会资本。为了避免线性概率模型带来的异方差问题,本模型选用probit 模型来进行估计。回归方程如下:

本文控制了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样本所在地区对应的宏观经济变量,如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人均GDP 对数等,用以控制地区之间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消除异方差,本文采用White 稳健标准差估计。

表1 给出了三个维度的社会资本对个人自我雇佣选择影响的基准回归结果,为了更直观地分析回归的结果,probit 模型汇报的都是边际效应。模型1 表示,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是否曾在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工作对个人自我雇佣选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兄弟姐妹数量和现居住所在省是否为户籍所在省对自我雇佣的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模型4 中,是否曾在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工作对个人自我雇佣选择的边际效应从模型1 的0.363%降低到模型4 的0.273%,说明结构社会资本对个人自我雇佣选择的影响变大了,说明由于曾经有在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的工作经历,结构社会资本会积累的更多,但这样的人一般身份地位和家庭经济相对更好,而选择进行自我雇佣的概率更低,这与既有文献认为选择进行自我雇佣的家庭一般为失业或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的结论一致。兄弟姐妹数量每增加1%,其对个人进行自我雇佣选择的影响会增加0.0168%,这与中国是一个人情与关系社会相关。而现居住所在省是否为户籍所在省对个人进行自我雇佣的选择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在中国,绝大多数在公共场合主要以普通话进行沟通,且中国异地处理相关事情的政策和效率均不断出台和提高。因此,结构社会资本对个人进行自我雇佣的选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社会资本对个人自我雇佣的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认知社会资本对自我雇佣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表1)

(二)异质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使得农业户籍人口在教育、投资、家庭收入等方面与非农业户籍人口差距明显,因此户籍对个人自我雇佣的选择影响有较大的不同。因此,本文将全样本分成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类型两类群体,进行分样本回归分析。表2 为异质性分析的结果,从模型1 至模型3 可以看出,相较于非农业户籍人口而言,是否曾在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工作对农业户籍人口的影响更大,而兄弟姐妹数量对农业户籍人口的影响更小。无论是农业户籍人口还是非农业户籍人口,现居住所在省是否为户籍所在省对个人自我雇佣的选择均无显著性影响。(表2)

表1 结构、关系和认知社会资本对自我雇佣选择的影响分析一览表

为检验上文的研究结果是否稳健,本文通过两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第一,剔除2011 年、2013 年和2015 年的样本,仅分析2017 年样本,结果依然稳健;第二,本文分别使用是否曾在体制内工作,春节、中秋节等节假日的支出金额和社会信任分别替换基准模型中的三个核心解释变量,来衡量结构、关系和认知社会资本,进而分析三个维度的社会资本对自我雇佣选择的影响。稳健性检验的结果系数有所变化,但上文研究得出的结论并没有改变。表3 为替换三个核心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结果。从模型4 可以看出,使用是否曾在体制内工作,春节、中秋节等节假日的支出金额和社会信任分别替换基准模型中的三个核心解释变量,且控制了控制变量后,结构社会资本对个人进行自我雇佣的选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社会资本对个人自我雇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认知社会资本的影响并不显著,结果依然稳健,这与前文得出的研究结论一致。(表3)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的一大创新点,将社会资本分为三个不同维度,分别是结构、关系和认知社会资本,这是来具体考察将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对个人进行自我雇佣选择的影响,是对既有文献将社会资本作为一个单一指标的一种突破。本文通过2011 年、2013 年、2015 年和2017 年四期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与宏观经济数据的结合,采用probit 模型对结构、关系和认知社会资本对个人自我雇佣的选择进行分析,同时分样本讨论了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对不同户籍类型的个人自雇选择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表2 结构、关系和认知社会资本对自我雇佣影响的异质性分析一览表

表3 结构、关系和认知社会资本对自我雇佣选择影响稳健性检验结果一览表

本文发现,结构社会资本对个人进行自我雇佣的选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关系社会资本对自我雇佣的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认知社会资本对自我雇佣的选择影响并不显著。分样本来看,结构社会资本对农业户籍人口进行自我雇佣的影响更大,而关系社会资本对农业户籍人口进行自我雇佣的影响更小。针对本文的结论,提出如下建议:政府应制定更多鼓励自雇的相关政策,完善市场机制和健全法律制度,为自雇者搭建更多的信息交流平台,提高不同信息主体之间信息交流的及时性、便捷性和真实性,为潜在自雇者和已经自雇的人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Hanifan,L.J.The Community Center,Boston:Silver,Burdette,and Co.1916.

[2]Luory,Glenn C.A Dynamic Theory of Racial Income Differences,in Women,Minorities,and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Phvllis Wallace and Annette M.La Mond.eds.Lexington,MA:Heath.

[3]张其仔.社会资本与国有企业绩效研究[J].当代财经,2000(01).

[4]卜长莉,金中祥.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1(04).

[5]George Steinmetz,Erik Olin Wright.The Fall and Rise of the Petty Bourgeoisie:Changing Patterns of Self-Employment in the Postwar United States[J].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94(05).

[6]Parker S C.The Economics of Self-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7]曲兆鹏,郭四维.户籍与创业:城乡居民自我雇佣的差异研究——来自CGSS2008 的证据[J].中国经济问题,2017(06).

[8]宁光杰,段乐乐.流动人口的创业选择与收入——户籍的作用及改革启示[J].经济学(季刊),2017.16(02).

[9]苏群,赵霞,陈杰.社会资本、非正规金融与农民工自我雇佣[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06).

[10]黄志岭.自我雇佣能否提高农民收入[J].农业经济问题,2017.38(11).

[11]章莉.自我雇佣的收入效应、发展特征及其群体差异[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06).

猜你喜欢
户籍资本维度
VR 资本之路
光的维度
推动户籍改革要完善考核问责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户籍改革倒逼医保改革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