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惹我,我的身上藏着“毒针”!

2021-05-04 13:27席金合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海胆魔鬼厨师

席金合

蓑鲉

游弋在珊瑚礁王国的蓑鲉,似鱼非鱼,似鸟非鸟,似蝶非蝶,似龙非龙,可谓“四不像”,但它们有个别称——狮子鱼,这倒不是说它们和狮子有什么渊源,而是因为蓑鲉身上那些张扬且华丽的鳍,使它们从外观上看和鬃毛长长的狮子颇有几分相似。

蓑鲉凶猛异常,性格孤僻,喜欢独居。白天它躲避在岩礁的阴暗处,静静休息;日落时分,它摆动着身上长长的鳍条,在黑暗的水下缓慢游动,当发现小鱼虾或小螃蟹时,便出其不意地发起攻击。猎物还来不及反应,就被蓑鲉吞进了肚子。

尽管蓑鲉身上的条纹、斑点色彩很鲜艳,却并不怎么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反而会让人像看到五花蛇那样生出惧怕之感。不错,蓑鲉身上炫目的色彩其实是一种警示色,尤其是它们身上花花绿绿的鳍条,能吓退“敌人”。最厉害的是,蓑鲉的背部长着13根有毒的棘刺,能使被刺伤者感到疼痛,严重时甚至丧命。

遇到强敌,蓑鲉便张开全身的鳍条,使自身显得很大,以示警告。如果被对方吞入口中,蓑鲉鳍条上的棘刺会把对方扎得无法吞咽,甚至口腔因中毒而麻木,只得将其吐出来,再无心进食。如果两条蓑鲉争抢食物,它们会各自举起毒刺向对方刺去,经过一番激烈的打斗,失败的一方会收起胸鳍仓皇逃走。

臭肚鱼

印度洋的珊瑚丛中,生活着一种身形像橄榄球的鱼,乍一看还有点儿鱼的样子,但身上的灰斑如同腐烂的疮疤,让人觉得很不干净,怎么也激不起食欲。但出人意料的是,这种鱼味道鲜美,骨头也少,受到食客的欢迎,渔民们便竞相捕捞。不过,当把它们捕捞上岸时,一股腥臭味便扑鼻而来。原来,鱼的肚子里塞满尚未消化的海藻,气味从口腔中溢出,有股难闻的腐臭味,于是它便得名“臭肚鱼”。不过,它其实是有学名的,叫作单带眶棘鲈单斑篮子鱼。

臭肚鱼的背部排列着刀刃一样的鳍,显得锋利、明亮,末端的棘刺有毒,人一旦不慎被刺,会像被蜜蜂蜇了一般痛。这种神经性中毒现象,可持续半小时,严重时会让人心神不安,不由自主地想发火。因此,抓臭肚鱼时要特别小心,万一被刺到,要立即用热毛巾敷,越热越好,热敷半小时后,毒性会明显降解,因为高温可破坏毒素。

凡事各有利弊。臭肚魚虽然有毒,但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并且容易捕获。通常,它们定时成群结队地沿近海路线迁徙,所以四季都能捕捞,一网能打满一篮子,因此还有个“篮子鱼”的别称。

石头鱼

传说在远古时期,百义部落与黄帝族群在马良展开激战,一个用水攻,一个用石挡,双方打得难解难分。最终造成河流堵塞,洪水泛滥,良田被淹,百姓遭殃。此事传到天宫,玉皇大帝大怒,便派雷神劈山凿石,疏通河道。雷鸣电闪之际,山石如雨点般落入江河,瞬间化为游鱼,百姓争相捕捉充饥。后来,人们把这种味道鲜美的鱼叫石头鱼。时间来到1880 年,清代重臣李鸿章派人远赴马良镇采购石头鱼,将其作为宴请驻华外交使节的佳肴。

让我们来看看石头鱼的外貌:嘴巴宽扁,一副不大高兴的样子;长在背部的小眼睛,下方深陷成一对凹坑;灰石色的背部,布满颜色杂乱的斑纹,让人感到头皮发麻;圆鼓鼓的腹部白里泛红,看起来有些恐怖;身上瘤状物突起,好像蟾蜍的皮肤。也许是它的肉好吃,才生有这样丑陋的外貌,以免被杀。

平时,石头鱼躲在海底,一动不动,活像一块斑驳陆离的礁石,很难被发现。并且,它能像变色龙那样,体色随环境而变化,以此蒙蔽敌人。其实,石头鱼用来防身的秘密武器是根部连着毒囊的背刺,有12 ~ 14 根,尖锐如针,能轻而易举地穿透动物的硬皮,一旦扎到对方,背刺的毒囊受到挤压,毒液就会沿着背刺注入对方体内。被刺者疼痛不已,轻则伤口肿胀,落荒而逃;重则全身抽搐,倒地蹬腿挣扎一番后死去。

魔鬼鱼

潜水员在南美洲海域100 米深的水下,发现了一个表面布满彩色斑点的“圆盘”,随着水流漂来漂去,就像从天而降的不明飞行物;近看,它又像一只带柄的锅盖——不对!它的边缘还像波浪一样起伏,犹如一条柔软的毯子……原来,这是一条魔鬼鱼,正在上下摆动着圆扇状的胸鳍游泳。

魔鬼鱼身体扁平,多为圆形,软骨无鳞,胸鳍发达,就像一只无头海龟,背部的斑纹很惹眼。魔鬼鱼性情温和,游动得很慢,通常潜伏在海底的泥沙中,等待小鱼或贝类主动上门,才张口捕食。

在水下遇到魔鬼鱼,不必惊慌,可慢慢靠近观察。这时,你不难发现,它的尾柄上长有中空的骨质芒刺,长5 ~ 10 厘米,上面有两排微小的倒钩,如果扎进猎物身体,便难以拔出。这

刺便是含有毒素的“生化武器”,会随着魔鬼鱼的生长定期更换,更换时会出现新旧两根或三根毒刺并存的状况。

潜水员在水下活动时,要格外小心,别踩到隐身泥沙中的魔鬼鱼,也不要故意逗弄和激怒它们。潜水员一旦中了它们的“毒针”,那里面的神经性毒素会全部释放到人体内,伤口便会红肿疼痛,人还会出现恶心、头晕、痉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身体麻痹等症状。如果是胸部或腹部被刺,则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渔民捕获到魔鬼鱼时,会当即剁掉它的尾巴。

鳐鱼

某天晚上,一家酒店的厨师从池子里捞起一条鳐鱼,按在菜板上举刀要砍。突然,鱼用力一挣扎,细长的尾巴猛地扎破了厨师的左手,鲜血沿手指流下。半个小时后,厨师感到左手发麻、胸闷、有点儿喘不过气来,同事赶紧将他送到医院。

医师诊断后认定厨师中毒了,便立即抢救。参加救治的医生都知道这样一件事:2006 年,澳大利亚一名野生动物专家被鳐鱼刺伤,救治无效死亡。这一度让人谈“鳐”色变。因此,医生们针对厨师的症状,进行消炎和抗过敏治疗。所幸,两天后,厨师脱离了生命危险。

鳐鱼又叫黄虎鱼,是一种软骨鱼,扁平的菱形身体后部拖着鞭子一样的尾巴。这种由尾鳍退化而成的尖尾,末梢边缘长有锯齿状的毒刺。如果人游泳时惊扰了鳐鱼,它就会用强壮而坚硬的尾刺,刺向来犯者,受伤者会感到疼痛难忍,一旦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

鳐鱼很像鱼,身体周围长着一圈扇狀的胸鳍,显得奇特而优雅。它那一对圆眼向外凸出,头部的两道缝儿是呼吸器官,含氧的海水从这里进入,再从鳃裂排出。鳐鱼游泳时,随着胸鳍波浪般地震荡而前进。它平时藏在沙子里,当其他小动物靠近时,便会突然发起进攻。人一旦被鳐鱼的毒刺刺伤,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海胆

奇怪,仙人球还有蓝紫色的?它怎么被扔到了海里?天哪,它竟然还能在海底移动!别怕,这是海胆,它正在水下觅食。海胆呈球形,周身裹着一层精致的硬壳,上面布满放射状的棘刺,极像发怒的刺猬,没有谁敢碰它。海胆身上的棘刺不但是武器,还相当于它的四肢,用于行走和挖掘泥沙,十分灵活。

海胆通常栖息在海底泥沙中,不同种类的海胆其猎食对象也不一样:有的吃海藻和其他小动物,有的则以沉积在水下的“脏物”为食,不失为海底的“清道夫”。剥开海胆的硬壳,里面包着橙黄色的卵,排列得像个五角星,是很鲜美又富含营养的佳肴。

然而,并非所有的海胆都能吃,因为有些种类的海胆有毒,尤其是那些外表好看的海胆,如同色彩艳丽的蘑菇一样,是迷惑性很强的危险分子。我国南海生产的环刺海胆,棘刺上有漂亮的彩带,而且还能发光。可是,它那迷人的棘刺,就如同海葵的彩色触手一样,一旦被猎物碰到,棘刺里的毒液便会注入猎物体内,使其麻痹,最终沦为海胆的美食。

同学们,见识了这些海洋动物的秘密“毒针”后,是不是对神秘的海底世界又多了一些敬畏之心呢?可别小看这些海洋动物,如果你有一天遇到了,一定要小心哟!

猜你喜欢
海胆魔鬼厨师
海胆
魔鬼鱼,翻啊翻
小厨师菜卜头
夏季养心之孤“胆”英雄
粗心的厨师
令人生畏的“魔鬼鱼”
魔鬼鱼
魔鬼鱼
爱海胆俱乐部
海胆炒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