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典型案例技术试验总结

2021-05-06 11:48朱瑞云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7期
关键词:溶氧鲟鱼池底

○朱瑞云 关 沛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要求,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依靠科技创新,大力推进水产养殖病害绿色防控和规范用药技术普及,探索零用药、免疫预防等健康养殖技术,打造一批可复制、操作性强的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化技术模式,实现科学防控和用药减量,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2020年我站在成武县党集渔良合作社鲟鱼养殖场开展了减量用药实验。

党集渔良专业合作社鲟鱼养殖基地为山东省渔业基层体系改革与建设省级示范基地,位于成武县东北部,东临德上高速G0321连接线中段路南,交通便利。养殖场于2016年开始投产。于2016年4月初从北京国家级鲟鱼原种场引进鲟鱼水花10万尾开始培育。并于2017年3月17日成立了成武县党集镇渔良养殖专业合作社,总投资300万元,占地50亩。法人代表范昌爽,曾在北京水科院下属单位国家级鲟鱼原种场实习一年,掌握了一整套过硬的鲟鱼繁育、孵化、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管理技术。目前养殖场主养鲟鱼,年产量10万kg,年产值达240余万元。产品主要销往河南郑州、安徽蚌埠、北京新发地水产批发市场等。

一、基地池塘建设

利用张石店废旧窑厂地势落差,阶梯式建池,分三层。

1.地势较高的地面建造车间。车间内建造直径3m的圆形水泥池(约7m2)池底坡为6%~8%,中间低,留有排水口,池内壁光滑,池底铺瓷砖,以防划伤鱼体。(每排8个,6排,共计336m2)。车间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增氧泵配套,安装送气管,接到每个池底。设置适合苗种规格的排水口拦网网目。水体循环利用,水温可控,作为鲟鱼幼鱼孵化、驯化池。

2.中间层建长方形水泥池:宽5m,长30m,池底南北有20cm的坡度,便于残饵及污物的排出。每个池内配750W/2叶水车式增氧机一台,共6个,共计900m2。车间内水体更换排出车间后,顺地势到二层沉淀池曝晒、过滤后,利用水位落差,流入长方形水池。

3.低层为土塘。长方形池的水在经最底层沉淀池的过滤流入最低层的土塘,土塘可以养殖鲟鱼或其它鱼种。这种方式,自留自排,水体循环多次利用,达到流水养殖的需求,节约水源,降低能耗。

二、用药减量技术要点

车间养殖池采用一侧上方喷管式注水,在池中央用PVC管挖孔控制水高,水深保持在40~50cm,水流速在0.05m/秒。微流水保证了充足的溶氧,减少病害,从而减少渔用药物使用。

1.苗种孵化及驯养:采用优良的西伯利亚鲟鱼母本,史氏鲟鱼父本,进行人工繁殖。要求亲鱼的性腺发育达到第Ⅳ期。一般适宜的孵化温度为15~20℃,7天左右出苗。前期培育可从鱼苗的卵黄消失开始,至分塘养殖为止。其主要的饵料为卤虫无节幼体、水生寡毛类、桡足类等活性饵料,适量搭配蛋黄及人工配合饲料等。后期采用合适粒径的鲟鱼配合膨化饲料(粗蛋白含量在45%以上),按每3~4个小时投喂1次继续驯养,投饵率在7%~8%左右。密切观察摄食情况,以上次投喂饲料吃完就可接着投喂,可适当增加投喂次数。随着幼鱼体重的增加,可以逐渐减少投喂次数。每隔5~7天,分拣一次苗种。将长势快,体格大的苗种分池投放,以保证小的幼苗都能吃食良好,均匀生长。捞苗时,要认真细致,以免鱼体受伤。

2.驯养期日常管理:驯化期要经常测水温,尽量保持在18℃左右。要逐渐加大流水量和增氧量,以保证水中有足够的溶氧。及时去除池中实物的残饵和死苗。每天应清洗2~3次,避免水质恶化,防止幼鱼生病。每隔两天用5%的氯化钠溶液泼洒消毒,防止水霉病的发生。保持水体清新,水温相对稳定在16~22℃。经常检查池底近排水口是否通畅,以防堵塞。

经过驯化的幼苗能更好的适应外塘的环境,保证了成活率。在养殖水温和饲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快速生长,抗病力逐渐增强。为下一步的大水体外塘放养打下了基础,降低养殖成本,扩大养殖面积。保证了大规格苗种的供应。

3.车间循环水技术流程

见图1。

图1 车间循环水流程图

4.外塘养殖

选 100~150g左右,体型匀称,鳍条舒展,游泳能力强的优质鱼苗,按50尾/m3的密度放养。采用配合膨化料(粗蛋白含量43%以上)按每天4~6次喂养。认真观察鱼的吃食情况,适当调整喂饵量,保证鱼吃足、吃好。在饲喂过程中,坚持“四定”原则,白天少投喂,夜间多投喂,夜间应占饵料的2/3。另外注意饵料口径的转换中,应先用各一半的比例喂食,以防苗种的不适应。在逐步换为大口径的饲料。每次喂食在15分钟以上。投饵率为4%~8%。

日常管理:鲟鱼属于底栖鱼类,一般在池底活动,喜聚集在背光的地方游动。在溶氧达不到要求时,会直接上翻昏迷,造成死亡。要加强水质监测,特别对水中溶氧和pH值的监测。保证溶氧在6~8mg/L,pH值7.2~8之间。每天清洗池底一次,每周定期消毒。夜间要经常开增氧机,保持水中有充足的溶氧。夏季池上面搭建遮阴布,避免阳光照射,降低水温。在秋季,遮阴布也可以阻挡树叶落入水池,以免不能及时捞出,污染水体。冬季可在池上方搭建简易塑料棚,保持水温。定期做好水体鱼体消毒管理。

五一开始放养10~15g规格幼鱼为例,成活率在95%以上,十二月底养成750g左右商品鱼,目前市场24元/kg,每尾鱼价格在16元左右,利润空间大,技术操作易掌握。车间良好的环境,保证了幼苗的成活率,降低购买大规格鱼种的成本,外塘分养又扩大了基地的产量。

三、参与行动前后用药情况对比

1.参与行动前养殖及用药情况

见表1。

表1 参与行动前养殖及用药情况

2.参与行动后养殖及用药情况

见表2。

表2 参与行动前养殖及用药情况

3.对比分析结果和产生的变化

采用循环微流水技术后,既改善水质,又保证幼苗生长的溶氧,苗种成活率达到90%以上。定期对水体消毒,基本杜绝了病害发生,全程无抗生素药物使用,确保水产品质量,保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四、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1.经济效益

车间每套水处理系统服务1616m3养殖水体,年产达17kg/m3以上,可年产80吨优质商品鱼,产值达236万元,毛利润达9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外塘可以养殖大规格苗种,扩大基地产量。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社会、环境、生态效益

本项目成果可以使得产出1千克鱼的能耗降低20%以上,每千克鱼的耗电小于2.5度,大幅度降低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系统的运行管理成本,达到可广泛推广应用水平。同时,相同规模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施系统与池塘养殖系统相比可以减少10~20倍的土地以及8~10倍的养殖用水,并不再对水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可以实现很高的生态效益。

3.优秀的做法和建议

党集渔良鲟鱼养殖基地建设,为我市提供了节水、节能可复制的渔业工厂化生产模式,通过养殖过程带来的新技术新装备示范,养殖名优品种鱼带来的高效益,辐射带动周边市县养殖场,积极参与减量用药行动,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我市渔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我市现代渔业发展水平。

(通邮:274200,山东省成武县水产局技术推广站 电话:17660309158)

猜你喜欢
溶氧鲟鱼池底
历史时期长江上游鲟鱼资源的开发研究
超长水池温度应力分析及探讨
雨下多了,没有颜色
游白沙坡温泉
浅谈制药企业中的发酵工艺优化
100岁的鲟鱼
溶氧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分析
鱼塘补漏七法
溶氧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让鲟鱼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