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鲤鱼微生态制剂代替药品对比试验

2021-05-06 11:48罗志伟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7期
关键词:增氧机制剂鲤鱼

○罗志伟

2020年灯塔市农机渔业服务中心在灯塔市忠信淡水渔业有限公司做了池塘养殖鲤鱼微生态制剂代替药品对比试验,具体法如下。

一、池塘选择

池塘选择在灯塔市忠信淡水渔业有限公司102号池(8亩)作为试验池、104号池(8亩)作为对照池。为方便养殖,试验池与对照池面积一样。水深最高可达2.2m,池塘保水性强,注、排水方便。

二、清塘、放苗

4月20日试验池和对照池每亩用漂白粉10kg进行干法清塘,4月23日注水到1m深,4月25日用一桶肥水膏肥水,4月27日,各池每亩放入鲤鱼(松浦镜鲤)鱼种2000尾(150g/尾),4月29日每亩搭配放养鲢鱼鱼种350尾(150g/尾)、鳙鱼鱼种50尾(150g/尾)。

三、前期日常管理及病害防治

5月1日开始正常投喂,饲养期每天投喂4次,投喂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原则,本期间每天投喂量按鱼体重和水温变化逐渐增加,最高不超过鱼体重的5%。养殖管理坚持做到早、晚巡塘,定时调节水质和病害防治等各项工作。

6月20日待鲤鱼长到400g左右时,试验池和对照池开始按各自的管理模式进行对比试验。

(一)对照池:按照常规养殖模式进行日常管理和病害防治。

1.正常使用增氧机增氧,增氧机开机使用方法如下:晴天中午开机2小时左右,阴雨天根据鱼池容氧状况适时开机。在生长高峰期,全天24小时开增氧机。配备3台增氧机(3kW/台)。

定期注水换水:排除污水,加注新水能够保持池塘水质清新灵活,有利于水生动物生长。7月注水3次,每次注水10-20cm;8-9月因水质差每月换水两次,换水量为原池水的三分之一左右,共换水4次。

2.鱼病防控:药物使用采取外用和内服相结合的方法。

(1)外用药:正确掌握药物使用方法和施用量,根据无公害鱼药使用标准用药,对鱼药实行处方制,没有使用国家禁止的鱼药,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避免盲目用药、超量用药和滥用药。7-9月每半月一次:第一天,先全池泼洒含“阿维菌素”成份的杀虫剂(1m水深每3亩用一瓶);第二天,先全池泼洒“苯扎溴铵”成份的杀菌剂(1m水深每6亩用一瓶)。

(2)投喂药饵:每吨饲料加入三黄散(大黄、黄芩、黄柏)5kg、保肝利康散4kg制成药饵,以15日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前3日为药饵投喂期,每日一次,目的是杀菌消炎、修复脏器功能、提高鲤鱼的抗病能力。

3.在这期间继续坚持投喂按“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原则,本期间每天投喂量按鱼体重和水温变化逐渐增加,最高不超过鱼体重的5%。

到9月30日,经过近5个月的精心饲养,对照池有疾病发生、有死鱼现象但是不严重。

(二)试验池:按照常规养殖模式进行日常管理。

1.泼洒微生态制剂:7月10日,全池泼洒“以芽孢杆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每瓶用1m水深5亩地)。通过向池中泼洒“以芽孢杆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转化水体中对鱼类有害的各种理化物质,抑制有害微生物滋生,使水质得到改善,达到“肥”“嫩”“活”“爽”状态,达到水体中藻类、菌类、浮游动物三者的动态健康平衡。应用微生态制剂(益生菌)调控池塘水质,有效降低池水中有机质浓度及氨氮、亚硝态氮含量,改善池塘水质环境、保持池塘水质清新。

2.泼洒底质改良剂:8月到9月由于池塘底质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残饵、粪便和动植物残骸等有机物深入水底与底泥混合而成废弃物,在塘中固有腐败菌作用下,消耗了大量的氧,使整个池塘尤其是底部缺氧,导致水体变黑变臭,并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甲烷、硫化氢等有害物质。8月15日和9月10日全池泼洒“硫代硫酸钠”成份的调水剂(每袋用1m水深2亩地),然后全池抛撒“氧化、增氧改底片”(每袋用1m水深3亩地)。利用化学物质絮凝剂降解池塘有害物质,改善底质是养殖池中最大的内在污染源,尤其是位于池底水、泥结合处的浑浊水质,是有机悬浮物和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浓度最高部位,是引起底质和水质恶化的根源。所以,公司利用化学物质絮凝剂降解池塘有害物质,调节水体碳氮比,从而实现水体营养物质正循环。

3.正常使用增氧机增氧:增氧机正确开机使用,晴天中午开机,阴雨天根据鱼池溶氧状况适时开机。配备2台增氧机(3kW/台)。养殖池塘合理配置机器设备定时加水。

4.投喂管理:在这期间继续坚持按“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原则投喂,本期间每天投喂量按鱼体重和水温变化逐渐增加,最高不超过鱼体重的5%。

到9月30日,经过近5个月的精心饲养,试验池均没有发生严重疾病,鲤鱼长势良好,节省了电费。

四、捕捞测产

10月5日开始捕捞,详细情况如表1,表2。

表1 对照池(104号)捕捞情况

表2 试验池(102号)捕捞情况

对照池产值为:183893.6元。鲤 鱼 :15840kg× 10.6元/kg=167904元;鲢鱼:2710.4kg×4元/kg=10841.6元;鳙鱼:468kg×11元/kg=5148元。对照池成本为:162520元。鲤鱼鱼种:2400kg×11元/kg=26400元 ;鲢鱼 苗 :420kg×6元/kg=2520元;鳙鱼苗:60kg×10元/kg=600元。投入饲料:23吨×4500元/吨=103500元,投入药品:(包括前期药品):6000元,人工:12000元,水电费:3500元,鱼塘承包费:8000元。

试验池产值为:243460元。鲤 鱼 :20384kg× 11元/kg=224224元,鲢鱼:3192kg×4元/kg=12768元,鳙鱼:588kg×11元/kg=6468元。试验池成本为:181520元。鲤鱼鱼种:2400kg×11元/kg=26400元 ,鲢鱼 苗 :420kg×6元/kg=2520元,鳙鱼苗:60kg×10元/kg=600元。投入饲料:28吨×4500元/吨=126000元,投入微生态制剂:3200元,投入药品(前期药品):800元,人工:12000元,水电费:2000元,鱼塘承包费:8000元。

对照池总利润为21373.6元,平均亩利润为2671.7元,投入产出比为1∶1.13。试验池总利润为61940元,平均亩利润为7742.5元,投入产出比为1∶1.34。

五、结果与讨论

通过鲤鱼成鱼养殖的对照试验可以看出通过定期施用水质调节剂、底质改良剂和微生态制剂有效地控制了水体中致病生物的浓度,改善了水质,使鲤鱼生长有一个好的环境,同时减少了鲤鱼的应激反应增加鲤鱼的品质和产量,增强了鱼的抗病能力,从而使试验池的鲤鱼没有发生严重疾病。按照常规养殖,用药以后养殖鲤鱼会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从而导致养殖鱼类病害重复发生,影响养殖鱼类的生长和成活率,经济效益较差。

试验表明推广池塘养殖鱼类定期施用微生态制剂和底质改良剂代替药品,可有效控制鱼类病害的发生,大幅度提高池塘养殖鱼类的经济效益,是促进渔民增效的好项目。

(通联:111300,辽宁省灯塔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电话:15841933299)

猜你喜欢
增氧机制剂鲤鱼
读《鲤鱼跳龙门》有感
永磁叶轮增氧机增氧性能试验与分析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采用自抗扰技术的移动式增氧机路径跟踪控制
鲤鱼旗装饰坠
鲤鱼跳龙门
关于溶氧自动控制器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
2016中国农药制剂销售50强企业榜
渔用增氧机使用“5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