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批评现状及未来发展
——评《中国舞蹈批评》

2021-05-08 07:13石晓蕾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舞蹈艺术发展

书名:《中国舞蹈批评》

作者:慕羽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ISBN:978-7-5523-1920-0

出版时间:2020 年8 月

定价:118 元

舞蹈批评作为一门批判艺术,是对舞蹈艺术的价值创造进行理性科学思维评价的实践活动,对舞蹈艺术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警示和借鉴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文学艺术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艺术蓬勃发展的时期,更加需要理性的声音给舞蹈艺术以更多的思考,在思想深度上促进舞蹈艺术领域更加长远的进步。由慕羽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于2020 年出版的《中国舞蹈批评》一书,借助舞蹈发展艺术的历史与当代中国舞蹈批评模式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探讨了中国舞蹈批评的当代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舞蹈批评的文本与事象进行了更深刻地阐释与评价,从而得出对中国舞蹈批评现状和未来发展有启迪意义的结论。

《中国舞蹈批评》全书共九个章节,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以舞蹈批评的四问为源头,从批评结构、形态、模式等方面对中国舞蹈批评进行了详细解读。正文部分的第一章具体介绍中国传统舞评的历史理论依据,并深入分析了现代舞评的形态结构模式。第二章分析中国新闻出版业中的舞评起始,并对多元舞评模式进行探析。第三章介绍新中国“十七年”间的舞蹈批评大一统模式。第四章以“文革”为分界线,介绍了之前的舞蹈批评与之后的伦理沦丧现象。第五章至第八章分别介绍主导式的“社会—现实型”、核心式的“历史—思想型”、典型式的“民族—国家型”及特色式的“文化—心理型”等四类社会历史舞评模式。第九章进一步分析中国当代舞蹈批评模式的多元衍变。结语部分则对优化中国舞蹈批评的生态提出了作者的相关见解。

俄国著名作家普希金曾在《论批评》一文中谈到“批评是揭示文学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舞蹈艺术中的批评学亦是如此。中国舞蹈批评是从批判角度来解释舞蹈艺术的发展振兴,从而发现其中所蕴含的艺术思想真理本质。在中国当代舞蹈发展的历史书写中,加快研究中国舞蹈批评的现状、积极促进中国舞蹈批评的未来发展,能够有效发挥文艺批评激浊扬清的时代功能,促进我国艺术创作的良好进步和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

新时期,随着舞蹈艺术创作手法的多元化发展,我国舞蹈批评随着舞蹈表演者展现水平的提高而日益表现出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在纵向的思想内涵延伸和横向的表现形式拓展方面都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功能价值。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舞蹈批评还有许多亟待改善的方面。首先,舞蹈批评多流于形式,太过表面化。艺术需要质疑,需要有否定艺术作品中存在的问题与缺失的勇气,真正的批评伴随着激烈的思想交锋。但在我国艺术发展的大环境中,艺术批评尤其是舞蹈批评对于作品的评论太过单一且狭隘化,专业评论家对独具特色的舞蹈作品缺乏具有思想深度的见地,许多评论千篇一律而流于形式。其次,中国舞蹈批评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且缺少学术批评的严肃性。专业人才是行业进步的重要保障,而我国有学识、有专业、有深度的舞蹈批评人才目前非常匮乏,评论人才整体素质良莠不齐。此外,多数舞蹈家对中国舞蹈批评仍存有误解,认为批评意味着不佳,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对抗性情绪,缺乏对舞蹈作品的科学分析和中肯的价值评判,进而导致现代舞蹈批评乱象丛生。

中国舞蹈批评的未来发展趋势是美好的,但仍然需要各舞蹈评论家开拓视野,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舞蹈批评进化史。首先,舞蹈批评应负有责任感,评论者须秉持学术精神、尊重艺术规律,要在熟稔作品的基础上以客观、精准的话语一针见血地指出作品的得与失、优与劣,才能推动中国舞蹈行业的健康发展。其次,舞蹈评论家应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意识,提高舞蹈批评的理论高度,增强舞蹈批评的学术纯度。结合本书,以艺术理论研究的历史路径为基础可进一步扩展舞蹈评论的创造性,从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批评理论学科体系,切实推进中国现代舞蹈艺术的发展进程。

《中国舞蹈批评》一书从舞蹈批评本身的规律性入手,以中国舞蹈批评史为脉络,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中国舞蹈批评的未来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的舞蹈审美、推动中国舞蹈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舞蹈艺术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纸的艺术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