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实践探索
——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论纲》

2021-05-08 07:13左延彬,付静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劳动时代教育

书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论纲》

作者:刘向兵 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4272-4

出版时间:2019 年3 月

定价:68 元

2018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将“劳”纳入教育方针来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需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十分必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回顾劳动教育的发展历史、审视劳动教育现状、突破劳动教育的困境、创新劳动教育的模式,是值得学界探究的系列问题。由刘向兵所著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论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一书,从上述问题入手,开启了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新探讨。该书充分肯定了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通过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论证了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并结合新时代的时代背景和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探讨了高校劳动教育的新变化,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为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该书充分挖掘了高校劳动教育理论中的价值要素,为说明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与实施路径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笔者在开展2020 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00502015)研究中,认真阅读该书发现它对于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价值、内涵以及高校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顺应时代要求的高校劳动教育系统论述。该书充分贯彻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精神,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开展劳动教育的号召,针对高校劳动教育问题展开系统论述。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与道德素养,还需要具备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满足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我国正在构建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提升到至为重要的位置,各级各类学校应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担负育人重任,理应发挥模范作用,带头开启尊崇劳动、弘扬劳动精神、践行劳育的热潮。该书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建构了高校劳动教育理论框架,探索了高校劳动教育新形式,详细论述了新时代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映照下的劳动教育发展历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劳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等,不仅如此,该书还阐释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提出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

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深刻思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最早开展系统劳动教育的高校,并组织了劳动干部培训,探讨了社会劳动关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育人过程中渗透劳动情怀,在劳动经济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该书提供了深厚的实践积累。该书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育人实际出发,依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回顾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新时代的劳动观及劳动教育的价值,阐明了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该书透露出对高校劳动教育问题的深刻思考,从理论层面阐述了劳动教育体系建设的迫切性,从实践层面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开展路径。通读全书发现,作者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着力点,以实现高校教书育人根本任务作为出发点,为高校劳动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立德树人目标导向下高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的提出。该书对于高校劳动教育问题的论述精辟入理,作者提出了高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首先,高校需继承传统劳动文化,创新劳动教育内涵。高校劳动教育不仅要借鉴过往经验,还应跟随时代发展变化,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对劳动教育内容、形式进行创新。其次,高校需协调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使五育融合起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避免德智体美教育消解劳动教育甚至取代劳动教育。再次,高校应构建劳动教育体系,继续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并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将劳动教育作为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此外,相关部门应协调高校教育与中小学教育,使中小学劳动教育成为高校劳动教育的铺垫,确保二者衔接恰当、互为补充。高校劳动教育的特殊性在于面向社会职业,需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该书针对高校劳动教育的研究,不仅采用了诸多新概念与新方法,而且阐述了多个重要论题,体现了本书深厚的学术功底与创新的思维意识。

猜你喜欢
劳动时代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