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运用影像史料提升教学效果的实践研究

2021-05-08 06:12薛梅芳
关键词:核心素养

薛梅芳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学校以及教师应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激发学生运用影像史料提升历史课堂学习效果,启发学生进入历史深度学习模式。基于核心素养的影像史料与历史课堂的结合,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提升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促使学生针对历史学科内容有更为详尽的学习计划,并做出相应的措施予以改善和应对。可以说,上述高中历史教学方式不仅需要学生敢于思考,而且还要具备发掘认真观察、敢于挑战的能力。因此,本文将针对核心素养基础下的高中历史课堂运用影像史料提升教学效果的实践等方面来进行论证,并进而探讨其实际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核心素养;影像史料;学习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2-023

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开展过程中融入影像史料,主要以学生准确认识历史课程、思考影像史料的积极价值、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为出发点,致力于学生在历史课堂课程学习中通过对影像史料的观察、研究、联系、思考,促使学生在秉承核心素养教育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自身的历史涵养,最终形成历史课程、影像史料价值、核心素养意识的联结与融合。基于核心素养基础下的高中历史课程与影像史料教学内容的连结,一定要从学生的心理、关注兴趣出发,根据学生的历史兴趣,通过引导性的历史专业教育和核心素养培养,促使学生从影像史料的历史画面再现中不仅发现知识,了解历史事件,而且还能够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切合实际的学习发展计划,不断收获进步。 同时也是为了满足新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保证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作出的战略决策。高中学校在历史课改的过程中及时与核心素养教育进行融合,一方面能够及时地引发学生针对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还能促使学生在思考能力与学习能力上均得到提高。

一、核心素养基础下的高中历史课堂运用影像史料提升教学效果的实践策略开展

1.高中历史与影像史料的结合教学应合理搭配核心素养教育形成渗透

高中历史与影像史料的结合教学融合核心素养背景教育,这是由现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的,这种方式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历史课程参与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而且还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不仅能够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还能够在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意识的指引下,充分可以根据自身的历史学习兴趣做出适合于、有助于自身发展的专业学习计划。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课程内容教学与核心素养教育的结合教学时,可以适当地把核心素养教育潜移默化的渗透到课本内容的讲解中去,学生在观看相关主题的历史影像史料内容时,由于与课本文本知识相互呼应,息息相关,在观看此类视听画面时,不仅促使学生对于特定的历史背景知识产生更为直观的认知,而且在不断的学习记载史料,磨炼了学生的心性,使得学生通过相关历史教学活动领悟历史背景、历史知识的实质,潜移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在展开“辛亥革命”歷史内容知识的讲解时,由于在课程开始之前,学生可能还未形成具体的认知,甚至兴趣缺失。为了极大吸引学生关注,教师可以在文本内容的讲解之前,先播放与此相关主题的影像视听画面,例如纪录片《辛亥革命》、电影《宋家皇朝》、《十月围城》等影像史料内容,通过影片中展开的“辛亥革命历史事件发展回顾”,不仅可以让学生发挥自身的历史发散思维,将“辛亥革命”历史事件前因后果、人物领袖等内容进行了解掌握,同时在解决实际的历史问题之余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

由于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课程开展中有核心素养教育的渗透,学生在激发自身的历史思考过程之余,还能够时刻以正确的道德思想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促使学生在面对特殊情境时,形成分辨是非的能力。由此可见,通过历史深度教学与核心素养教育的合理搭配,在增强学生的学习素质、心理素质、综合素质之余,还能促使学生了解自己,以正确的学习态度应对应历史学习课程教学的改革。

2.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历史课程安排要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质,保证切合学生实际发展

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社会、生活行为、优秀人格的培养上,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作为学生初期认识世界的解惑者,在学生的历史课程内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关系、习题解答方式的等方面都直接引导着学生的兴趣,直至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时间线等内容达到真正的领悟。为了保证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对历史学科中涉及到的社会价值观认可的、优秀人格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核心内容进行正确的教学引导,因此教师可以要选择一些又有趣又有深度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充满立德树人教育本质的教学内容、主题出发供以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课程背后的实质和意义,帮助学生体验历史教学改革带来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关于高中历史教学相关课程的设置,当下的主要课程表现就是与影像史料画面结合,着重于对学生进行历史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历史联想等技能的培养,从而促使学生对自身的历史学习情况有更为切实的把握和规划,在文本内容与影像画面的融合下,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大大提升,并达到最后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例如,在“辛亥革命”历史事件课程讲解下,当学生与教师共同观看电影《十月围城》时,影像画面中关于这段历史事件的表现:辛亥革命期间,众多爱国人士在不清楚所保护者为何人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加入到了保护孙中山的秘密活动中。学生在观看这段历史画面时,便可亲身感悟到辛亥革命期间的时局迫切性,以及相关组织准备革命的过程等迫在眉睫的现实情况。这种影像画面的提供,从学生的心理接受度出发,在讲述中便可将学生及时带入到当时的情境中,不仅增长学生的历史见闻,还能加深学生关于历史事件的印象与理解,通过不断地代入式想象,加深学生对于此知识点的思考和理解,并由此产生情感体验,获得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形成更详尽的学习系统。

在课程内容的开展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认识自身的优缺点,充分发挥学生对影像作品鉴赏、历史学习兴趣等的积极性,且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历史课程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自身发展特质。在相关课程的设置安排上,可加入一些历史事件时间线等实践活动项目,让学生以更加轻松自在的方式尽情享受到历史知识所带来的乐趣,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历史课程安排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有具体的指定对象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融合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这种教育方式主要结合学生的历史基础分析、解决问题分析、历史画面情境输出等方式进行教学改革的开展,帮助学生从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时刻收获历史背景内容与知识,在众多历史影像史料的感悟中时刻严格要求自身的态度与行为,通过不断的历史学习实践收获感悟专业知识学习背后的核心素养行为和价值观。

在进行教学内容與影像画面的渗透教育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生活是知识的来源,一方面教师要带领学生观看历史影像,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将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生活,或者进行实践创作等方式将那些影像历史知识与课本历史内容联系起来,这样学生不仅在众多影像史料的观摩中言传身教,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与发展,还收获更加有趣的历史学习参与方式,同时还可充分加深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学习,帮助更多的学生突破历史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瓶颈,不断培养学生历史敏感度与关注度,最终掌握历史课程学习的奥秘。

为了提高历史课程深度学习的效率,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先讲授历史线索、人物与事件的关系、事件背景起因等相关专业知识,即先让学生把握好理论知识,明白历史学习的要求,为什么要采取逻辑推理、梳理时间等方式进行历史知识的理解,以及怎样更好地作出历史解题分析策略,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接着教师提出一些课程内容的相关关键词,播放相关历史影像资料,学生在观看影像时可以及时联系关键词,并根据自身的实际学习与兴趣等情况,按照自己所理解的历史知识进行求解。可见,这种课程设置的安排能够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实践、创作、总结这种方式作出相关的历史课程内容的接收与消化,从而不仅体现学生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而且还可凭借高度的核心素养意识加深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理解。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历史课程融合影像史料的实际意义

首先,教师在进行历史课程结合影像史料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核心素养培养,还需要时刻具备创新意识,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安排,并对课程内容做出改革创新。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的革新时,需要从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优秀人格素质培养出发,合理搭配多样教学内容予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能够理解影像史料、课本中涉及到的知识以及背后的价值观,加深学生的理解。

其次,历史课程的改革与核心素养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学生能够秉承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并根据自身的历史学习情况和兴趣做出针对性的思考和学习计划,促使学生有更多的主动权做出相关的、切合实际的、有助于自身的历史学习计划,针对自己的缺点和弱势做出及时的改正,从影像史料画面中发现历史课程的魅力、认识影像史料的价值、理解历史背后中国文化的力量,最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发展有所帮助。

最后,高中历史课程不断渗透核心素养意识的教导,这种历史教学积极人格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学生在观看历史视频的过程中能够养成积极健康的优秀品格。良好的人格、道德行为不仅能够从本质上改善学生不良的心理状态、社会行为,而且通过历史课程内容的学习与影像史料的欣赏,使得学生逐渐对生活、学习充满积极正能量,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有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做出针对性的思考和计划,并针对自己的缺点和弱势做出及时的改正。高中历史的深度教学与核心素养教育的融合,是新时代对学生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良好的历史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从本质上改善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还能促进学生对兴趣的认识和培养,并通过观察、实践、思考,使得学生能够与书本为友,以生活为师,在不断探索历史事件之旅的过程中发现最适于自身发展的形式和道路,从而在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英伟,郑琳时.高中学生历史开展课程与道德教育正确意识的建立和相关发展建议[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6:68-69.

[2]李魏,郑芝琳,冯志.大学生对于自身历史学习发展所作出的未来计划的现状调研及应对策略[J].教师:课程教育研究,2014(6):36-37.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第五中学,福建 宁德 352100)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