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上海市水稻区试品种米质结果与分析

2021-05-10 07:57余飞宇顾玉龙李茂柏
上海农业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优质稻食味区域试验

余飞宇,顾玉龙,李 刚,李茂柏

(1 光明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农业技术中心,上海200171;2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201103;3上海市种子管理总站,上海201103)

水稻是上海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农作物,全市水稻常年种植面积约91 333.33 hm2[1],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市民消费升级不断加快,对美味、安全、健康、营养等高品质稻米的需求日益扩大[2-3]。 2017年上海市农业农村委提出紧紧围绕农业提质增效,探索从“卖稻谷”向“卖大米”到“卖品牌”转变,因此,充分发挥上海人才、科技等综合优势,加快种源创新,加快优质稻米品种的推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上海市非常重视优质大米的品种选育,以‘松香粳1018’‘青香软粳’和‘沪软1212’为代表的一批优质食味稻品种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品种深受广大农户欢迎,稻米产品得到城乡居民认可。 为筛选适合上海本地种植的优质水稻新品种,本研究对2019 年度上海市水稻区域试验品种中抽样进行稻米品质检测,总结分析米质检测结果,并对优质食味稻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种子管理机构、农技推广和育种单位人员更好地了解当前新育成水稻品种的米质状况提供参考。

1 试验概况

1.1 取样与送样

2019 年上海市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共设置特早熟(国庆稻)、常规晚粳和杂交晚粳3 个组(表1),其中特早熟组区域试验参试品种10 个,对照为‘松早香1 号’;常规粳稻组区域试验参试品种15 个,对照为‘秀水134’;杂交晚粳区域试验参试验品种10 个,对照为‘花优14’。 所有品种均在青浦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区试点取样,水稻成熟后由承试单位技术人员于晴天每样品取1 kg,放在房间阴干后寄送试验主持单位,再由试验主持单位寄送到光明种业有限公司综合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表1 2019 年上海市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Table 1 Tested varieties in rice regional trails of Shanghai in 2019

1.2 米质检测

35 个样品均在光明种业有限公司综合检测中心进行米质检测,检测及评价依据NY∕T 593—2013[4]。

2 结果与分析

2.1 米质检测结果分类情况

2019 年上海市水稻品种区域试验35 个参试品种米质检测等级统计见表2。 特早熟组参试品种10 个,米质检测结果均为等外;常规晚粳组参试品种15 个,达到部颁优质二级的品种3 个,占比20.0%,达到部颁优质三级的2 个,占比13.3%;杂交晚稻组参试品种10 个,达到部颁优质二级的品种7 个,占比70.0%,达到部颁优质三级的2 个,占比20.0%。 从检测结果来看,杂交晚粳组达到部颁优质稻品种总数最多,为9 个,常规晚粳组次之,为5 个,特早熟组没有达到部颁的优质稻品种。

表2 2019 年上海市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检测结果统计Table 2 Statistics of grain quality evaluation of rice varieties in the regional trails of Shanghai in 2019

2.2 部颁优质稻品种米质性状

2019 年参试品种中共有14 个品种达到部颁优质米二级或三级标准,常规晚粳组中‘光明粳5 号’‘金粳2 号’和‘秀水134’等3 个品种达到部颁优质二级,‘金农粳4 号’和‘沪稻16-89’等2 个品种达到部颁优质三级米标准;杂交晚粳组中‘申21A∕繁42’‘申21A∕繁26’‘闵香优122’‘常优175’‘常优1710’‘嘉优9 号’和‘花优14’等7 个品种达到部颁优质二级,‘弘优26’和‘甬优7859’等2 个品种达到部颁优质三级米标准(表3)。

2.3 非部颁优质稻品种米质性状

21 个非部颁优质米主要是直链淀粉、透明度、垩白度、胶稠度和整精米率不达标(表4)。 部颁三级米直链淀粉含量为13.0%—20.0%,共有20 个品种直链淀粉含量低于13.0%,其中特早熟品种9 个,常规晚粳品种10 个;部颁三级米透明度≤2,共有9 个品种透明度>2,全部为特早熟品种;部颁三级优质米垩白度≤5,共有2 个品种垩白度>5;部颁三级优质米整精米率≥63.0%,仅‘松香早香1 号’不达标。

表3 2019 年上海市水稻品种区域试验部颁优质稻品种的米质性状Table 3 Grain quality traits of 2nd and 3rd grade high-quality rice varieties in the regional trails of Shanghai in 2019

表4 2019 年上海市水稻品种区域试验非部颁优质稻品种的米质性状Table 4 Grain quality traits of substandard rice varieties in the regional trails of Shanghai in 2019

3 讨论

加快优质食味稻品种的选育推广是解决市场优质食味稻米供应、提高水稻种植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5-6]。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生活质量意识、生态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经济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市场对优质稻米的需求日益增长[7]。 当前,中国稻米食味品质普遍不高,在国内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优质稻米需求,在国际市场上亦缺乏与泰国香米和日本高端大米竞争的实力[2,8-9]。 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优质稻米”等产业,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2017 年7 月20 日,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印发了《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国家级)》,要求品种审定要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新形势对品种审定工作的要求,2018 年5 月农业农村部在广州组织了国家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现场鉴评会,评选出‘龙稻18’等十大优质粳稻品种和‘美香占2 号’等十大优质籼稻品种。 近年来,围绕上海市农业农村委提出“优质、高效、绿色、生态”的总体发展要求,全市加强优质稻品种选育推广,并取得了一定成绩,选育的‘沪软1212’和‘松香粳1018’分别荣获2018 年、2019 年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 本研究对2019 年上海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中35 个品种进行米质检测,结果发现,虽然近年上海市优质稻品种选育取得较快进展,但是仍存在优质稻品种比例较低、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不能兼顾等问题。

3.1 部颁优质米占比较低

2019 年上海市水稻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共有35 个,其中达到部颁优质2 级的品种10 个,占比28.6%,部颁优质3 级的品种4 个,占比11.4%。 对比2018 年,参试品种37 个,其中达到部颁优质二级的品种2个,占比5.4%,部颁优质三级的品种12 个,占比32.4%,二级优质米略有增加,三级优质米减少幅度较大。 从总数上看,2018 年、2019 年上海达到部颁优质米品种数量都是14 个,且‘金农粳4 号’‘光明粳5号’‘申21A∕繁42’‘申21A∕繁26’‘常优175’‘甬优7859’等6 个续试品种2 年都达到了部颁二级或三级标准,这些品种品质年份间差别不大。 2019 年度参试的10 个杂交粳稻品种中,只有1 个品种米质检测结果为普通米,其他的均达到部颁优质米二级或三级标准,15 个常规晚粳品种中只有6 个品种达到部颁优质米二级或三级标准,10 个特早熟品种全部没有达到部颁优质米标准。 相对于常规晚粳和特早熟品种,杂交粳稻达到部颁优质米标准的品种比例更高。

3.2 优质食味软米品种很难达到部颁优质米标准

农业农村部优质米标准NY∕T 593—2013 对粳米品质的划分主要依据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透明度等外观性状和碱消减值、胶稠度和直链淀粉等蒸煮食用性状。 近年来,随着上海水稻育种方向从高产逐步向优质食味方向转变,新选育的常规晚粳和特早熟稻绝大部分为口感绵糯、略带清香的软米品种,软米品种直链淀粉含量一般为8.0%—12.0%,未达到农业部优质稻13.0%—20.0%的标准。 此外,因为软米品种直链淀粉含量较低,垩白度、透明度等性状均难达到部颁优质米标准,而近年参试的15 个晚粳常规品种和10 个特早熟品种大部分为软米品种,故未达到部颁优质米标准。

3.3 加强优质稻品种研究

稻米品质包括外观品质、碾米品质、蒸煮品质、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等多个方面[10]。 外观品质包括粒型、垩白度、垩白粒率、透明度等指标,碾米品质包括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等指标,蒸煮品质主要包括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减值和胶稠度等指标。 目前上海市新选育达到部颁的优质稻品种虽然外观品质较好,但是部分品种存在口感偏硬,且没有香味基因,而新选育的软米品种直链淀粉含量较低,大部分品种垩白率较高,影响其“卖相”[11-12]。 因此,建议发挥上海科技优势,结合分子育种与传统技术,选育出食味、外观、加工俱佳的优质稻品种,同时,加强良种良法结合,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上海优质食味稻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优质稻食味区域试验
河南黄淮稻区优良食味粳稻研究进展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中国优质稻品种品质及食味感官评分值的特征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贵州优质稻占全省稻谷产量62.2%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豇豆一优质稻一甜玉米周年水旱轮作栽培技术
不同生态区不同栽培方式对优质粳稻南粳9108品质的影响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