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中血尿酸水平与骨骼肌减少症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

2021-05-10 12:47张文彬池向耿陈艳转禤杏华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尿酸血尿酸骨骼肌

张文彬,池向耿,陈艳转,禤杏华

(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肾风湿免疫科,广东 中山 528415)

骨骼肌减少症是一种以骨骼肌萎缩、肌力和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的退行性综合征。随着透析龄的增长,尿毒症患者可能出现肌力降低,肌肉结构改变和明显的肌肉萎缩,骨骼肌减少症发生率大大增加。尿酸在体内具有两种功能,它不仅可以通过抗氧化来保护机体,还可以通过影响血管扩张剂的释放而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同时,血尿酸是反应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它可以独立预测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1]。本文目的即探讨血尿酸水平和血液透析患者骨骼肌减少症发生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尿毒症的诊断以《尿毒症透析和肾移植治疗指南》一书为诊断标准[2]。其中男98例,女62例;年龄18~75岁。所有患者均采用聚砜膜透析器,标准碳酸氢盐透析,每次4h。纳入标准:维持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Kt/V>1.2;血清白蛋白>35g/L;近期无手术,无创伤以及急性感染。排除标准:近期使用过糖皮质激素者;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脏疾病或者患有肿瘤疾病者;既往有胃肠手术史;近三月内有消化道出血史或消化性溃疡发作史;有明确消化功能障碍者。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研究方法收集150例患者的原发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骨骼肌减少症诊断标准:使用亚洲肌肉减少症工作组(AWGS)对肌肉减少症的诊断共识[3]。利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型号GAIA KIKO)对患者进行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SMI)测量。握力测定:利用电子握力器(东城康都电子制造有限公司,康都2323B)来测定患者的握力。利用改良量化主观整体评估法 (modified quantitative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MQSGA)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总分为35分,分值越少营养状况越好。患者血液测定采用贝克曼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骨骼肌减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资料比较

15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有骨骼肌减少症患者63例(42.0%),无骨骼肌减少症患者为87例(58.0%),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 两组生化指标比较

如表2 所示,骨骼肌减少症组患者的血尿酸低于非骨骼肌减少症组,而hsCRP高于非骨骼肌减少症组(P均<0.05)。

表2 两组血样中生化指标比较

2.3 血尿酸水平与血液透析患者骨骼肌减少症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血尿酸水平与骨骼肌减少症患者的BMI、SMI和握力呈正相关,hsCRP呈负相关,如表3所示。

表3 血尿酸水平与血液透析患者骨骼肌减少症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血液透析(MHD)患者中骨骼肌减少症的发病相当普遍,骨骼肌减少症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4]。有数据显示,MHD患者骨骼肌减少症的发生率约为3.9%~63.3%[5]。目前骨骼肌减少症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除了与蛋白质摄入减少、运动量不足、性激素水平降低、胰岛素和维生素D不足、肌抑素过度表达、透析中营养丢失等因素相关外,还与微炎症状态、氧化应激状态、蛋白质-能量消耗等因素有关。其中微炎症状态、氧化应激、营养不良被认为是尿毒症骨骼肌减少症发生的关键因素[6]。本研究结果显示,非骨骼肌减少症组的营养状况要明显好于骨骼肌减少症组,两组间营养状况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积极改善MHD患者的营养状况,可能有助于减少骨骼肌减少症的发生。

尿酸是嘌呤核苷酸代谢终产物,与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的发生高度相关,高尿酸血症在正常人群中是心血管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在MHD患者中的作用却仍存在争议。国内部分研究认为,高尿酸与微炎症状态和心血管事件风险正相关[7]。也有研究认为,尿酸水平与MHD患者生存率呈“J”形曲线[8]。然而有学者对DOPPS 数据分析后指出,高尿酸水平的MH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更低[9]。国内中山大学的一项回顾性分析,发现低尿酸水平与CRP、炎症症状、营养不良相关,死亡风险较高尿酸水平组明显上升[10]。本研究显示,血尿酸水平与hsCRP呈负相关,提示过低的血尿酸水平与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相关。非骨骼肌减少症组的hsCRP显著低于骨骼肌减少症组,说明微炎症状态是骨骼肌减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非骨骼肌减少症组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骨骼肌减少症组,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中,证实血尿酸水平与握力、BMI、SMI呈正相关,说明血尿酸水平与骨骼肌减少症的发生相关,过低的血尿酸水平预示骨骼肌减少症发生率的增加。关于MHD 患者低尿酸水平与骨骼肌减少症发生率增高之间关联的机制可能有两方面:首先,血尿酸水平被认为是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指标,高尿酸水平与BMI、标准化蛋白质分解代谢率(nPCR)、血清ALB、磷和肌酐水平等营养指标呈正相关,而营养状况是骨骼肌减少症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次,目前的研究还认为尿酸是一种强大的氧自由基清除剂,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高尿酸可能一定程度上缓解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11]。

综上所述,MHD患者中骨骼肌减少症的发病相当普遍。血尿酸水平与微炎症、营养状况、骨骼肌减少症的发生存在明确相关性,进一步在临床和基础领域,研究尿酸对骨骼肌减少症的影响,将有助于阐明MHD患者骨骼肌减少症的发生机制;在临床上积极控制血尿酸水平,减轻微炎症状态,可能有助于降低骨骼肌减少症的发生。血尿酸可作为诊断肌肉减少症的较为敏感、准确、可靠的指标,预测骨骼肌减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高尿酸血尿酸骨骼肌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鸢尾素(Irisin):运动诱导骨骼肌自噬的新靶点
巨噬细胞在骨骼肌损伤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尿酸高易导致全身受损
关于高尿酸血症你该知道的事
运动与骨骼肌的重构研究
剔除巨噬细胞可通过抑制肌再生因子和Akt/mTOR信号通路损害骨骼肌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