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责任制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2021-05-10 12:47艳,明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肝胆满意率责任制

张 艳,明 娇

(阳新县人民医院,湖北 阳新 435200)

肝胆外科在临床中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科室,这类患者大多都需要进行手术,在手术结束后,部分患者在初期无法自理自己的生活,所以,对于护理具有更高的需求[1]。护理人员在对肝胆外科患者实施护理期间,相应的质量、效果与患者的住院总时间、康复、预后紧密相连。所以,在肝胆外科中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护理质量改进是十分关键的,其能够提升治疗最终的质量、效果,缩短住院时间,保障预后[2]。我们选取本院104例肝胆外科患者,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案,探究护理责任制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行常规性护理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随机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行护理责任制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中,男∶女=33∶19;年龄25~83岁,平均(54.16±11.42)岁。在观察组中,男∶女=34∶18;年龄26~82岁,平均(54.16±12.54)岁。两组患者资料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性护理:告诉患者遵照医嘱应用各类药物;及时发现患者的各类并发症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对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随时监测;给患者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饮食、运动方案等。

观察组施予护理责任制,具体方法如下。

(1)护理人员分管床位:对各项护理标准进行细分、规范,制定出责任制护理方案。在病区中的护理人员主要包括护士长、责任护士等,相应的责任需要到人,人人均需要管床。患者住院直至出院的这一整个过程,责任护士与医师一同进行负责,参照其诊断、手术等方面的情况,联合Orem自护理论对其实施护理照护分级。

(2)优化各项护理流程:确定护理的各个核心环节,严格贯彻护理责任制。责任护士参照自己的经验、患者手术特征等,制定出相对应的护理路径,把围手术期分成不同的时间,实施相应的护理。把时间当作纵轴,把护理内容当作横轴,参照患者的各项需求,对其实施心理开导、健康指导、康复指导等。

(3)开展弹性排班制度:护士长需要分配好行政班,把责任组长设定在白天班,即为8:00~16:00,白天分配共五位责任护士,共一个办公班,把三位护士设定在中班、夜班,分配一位人员在值班室中休息,给予护理人员辅助。每一天需要分配一个机动班,24h待命,在接收了通知的30min中,必须要到岗。尽可能地保障排班科学且合理。护士长需要预先7d分配下一周的全部排班,构建留言卡片,以便于调节班次或是对请假护理人员预先分配好工作。护士在岗时,组长需要掌握其是否出现脱岗现象,在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后,不但需要追查责任人员,还需要追查上一级护理人员所需承担的责任。

(4)对护理人员分好层次:合理且科学地分配不同年资的护理人员,保障各项基础性护理更为顺利。责任护士需要确定自己的责任,在早间进行交接班后,参照患者自身的情况,核实护理评估执行表单,增强对其余责任护士的监管,以开展现场质控。对于各个层次的护理人员而言,需要确定其相应的责任、工作等,把各项护理变得流程化,明确每天的全部工作核心,构建护理质量与效果核实标准。

(5)完善并健全质量监督系统:制定出三级监督系统,护士长每天需要对护理开展的有关情况进行监管,责任组长每天需要掌握护理是否得到全方位的贯彻,找出所出现的问题,并把其归至护理质量与效果监督流程中,更具针对性地实施改进。

1.3 观察指标

出院时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总体满意率进行比较。

1.3.1 护理质量评分

采用我院自主制定的护理质量评分表,满分为100分。护理质量评分主要包括基础性护理(饮食医嘱与实际饮食相符率、床位护士知晓率、腕带佩戴规范率、PDA及时扫描率、 呼叫应答及时率、健康教育有效率、监护仪报警设置规范率、腹部切口护理落实率)、护理安全性(危急值处理规范率、更换补液查对执行率、安全会议内容知晓率)、专科性护理(防栓评分以及宣教、输血规范率、压疮以及跌倒风险评估率、高危评分正确率、导管引流有效率、留置针固定规范率、冲及封管规范率)。护理后,评估并记录下2组护理质量评分,随机抽取评分中的任意3次作为该次研究参考得分,记录3次评分平均值,得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

1.3.2 并发症的总发生率

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发症主要包括坠床、压力性损伤、术后感染。

1.3.3 总体满意率

评估并记录两组患者总体满意率,90~100分为十分满意;60~89分为满意;0~59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护理质量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均<0.05)。具体如表1。

表1 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2.2 并发症的总发生率

护理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23%(10/52),观察组仅为5.77(3/5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3 总体满意率

护理后,观察组总体满意率98.08%(51/52),与对照组总体满意率80.77%(42/52)相比明显更高(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率比较

3 讨 论

在临床中,肝胆类疾病的总发生率较高,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几年,微创技术、诊断技术均得到迅猛发展,在外科手术中应用普遍[3]。为了减少肝胆外科患者所需承担的痛苦,临床中不仅需要对治疗方案实施优化、改良,还需要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医院是一个服务性机构,为了得到更为稳定且长久的发展,需要在满足患者各项需求的前提下,对传统性护理进行改良,以给患者给予更为良好、科学的护理[4]。肝胆外科中的许多患者均需要接受手术,在对这类患者实施护理期间,各项工作十分繁多,且风险也较高,保障护理最终的效果、质量对于患者尽早得到康复是十分关键的[5]。护理责任制就是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进行改良、优化所得到的一种护理方法,其参照护理人员自身的情况,设定相应的岗位层次,以把工作责任、护理技能加以联合。在应用护理责任制后,护理人员的各项责任、工作更为明确,且其可以遵照“能级对应”这一原则来开展护理[6]。护理责任制应用层级管理是为了创建护理阶梯,由工作性质、奖金等更多的方面以凸显出护理人员自身的价值,激发护理人员对于工作的主动性[7]。另外,护理责任制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承担相应的责任,提升自己的主动服务观念、意识,从患者住院就给予更为全方位的护理,把“护士站”构建在患者的床旁,以便尽早发现护理所出现的各类问题并加以处理;在这一整个过程中,可以让护理人员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给予更具个体化的护理,提升患者对手术、疾病的认知,给患者更多的舒适度、安全感,让其能够尽早得到康复[8]。

本文资料显示,在肝胆外科患者护理中予以护理责任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总体满意率,增强护理质量、效果,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肝胆满意率责任制
司法责任制下同案同判的价值延展与方法重塑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敬民深处见肝胆
门诊护理服务中首问责任制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