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

2021-05-10 12:47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玻璃体针对性视网膜

艾 媛

(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咸宁 4370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且多发的并发症,会导致患者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严重者甚至失明,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1]。玻璃体切割术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用治疗方式,可以破坏新生血管,并对渗漏的血管进行封闭,以促进患者视力的恢复[2]。在手术开展过程中,给予患者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也十分重要。我院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旨在给予患者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其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接受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7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纳为本研究的参与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35~70岁,平均(50.53±5.62)岁。观察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35~71岁,平均(40.47±5.3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治规范》[3]中的诊断标准,并自愿签字参与本研究;排除依从性差的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告知手术注意事项,做好手术前相关准备工作;术后观察患者的病情,判断并发症,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观察组所有患者均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术前心理护理。术前患者最突出的心理问题是焦虑、恐惧,针对这一问题,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术前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思想;介绍手术过程,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

(2)术前观察。术前评估患者的病情、配合程度,了解患者的饮食、睡眠、排便等情况,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对应的处理措施,以维持患者良好的生理状态。根据术后体位的要求对患者进行体位训练,以帮助患者适应术后体位的变化。

(3)术后心理护理。术后患者渴望知道自己的手术效果,往往会表现出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因此,对于术后良好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如实告知真实情况,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鼓励其积极配合术后治疗与护理。对于手术效果没有那么好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给予更多的关心与照顾,使其勇敢面对现实,并积极配合后续治疗。

(4)并发症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严格遵循医嘱给予患者抗生素眼药水,避免感染或出血;定时检查患者光感,严密监测眼压、眼底视盘形态以及视野的变化,以预防高或低眼压、渗出性视网膜脱落。注意查看患者是否存在角膜混浊,观察其范围、形态、数目以及病变深浅,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5)健康宣教。指导患者适当运动,积极锻炼,保持健康体重,定期监测血糖。术后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以低盐、低脂、低钾饮食为原则,合理控制总热量,保证充足的蛋白质,适当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1.3 观察指标

(1)于护理前及护理后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

(2)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玻璃体出血、渗出性视网膜脱落、角膜水肿、高或低眼压等。

(3)于护理后1个月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表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程度,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操作水平、护理质量、医护人员态度意识等,评价标准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尚可、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较满意率[4]。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视力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视力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视力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视力水平比较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导致的以视网膜微血管损害为病理表现的眼部并发症,其形成与长期的高血糖有关[5]。玻璃体切割术是临床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式,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观察、术后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等内容。首先术前患者往往会因为对麻醉的顾虑、疼痛以及机体损伤而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最突出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恐惧的情绪,使其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手术,确保手术顺利实施,这对于手术效果及预后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6]。术前观察是围手术期护理中最重要的一项,观察的项目不仅仅是患者生命体征方面,也应该根据患者的睡眠、饮食等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干预,确保患者生理功能保持在正常的状态,避免影响手术[7]。术后,患者急切想要了解自己的手术情况,再加上术后受到体位的限制,不能自主活动,极易产生紧张、不安的心理问题,因此,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内心顾虑,而且也能够提高其术后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确保手术效果[8]。因玻璃体切割术具有较大的执行难度,术后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视力的恢复[9],护理人员应重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尽可能地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血脂、血糖的控制情况密切相关,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这一点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通过饮食指导与运动指导帮助患者控制血糖、血脂水平,确保视力得以恢复正常[10]。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视力水平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由此说明,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视力水平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高。

猜你喜欢
玻璃体针对性视网膜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如何防治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加州鲈烂身病因复杂,准确诊断,针对性用药十分重要
眼前有闪光、黑点、视物模糊,警惕视网膜脱落
非接触广角镜联合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预后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观察
视网膜脱离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