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空心螺钉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比较

2021-05-12 02:29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辽阳11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空心踝关节螺钉

辽阳市中心医院 (辽宁 辽阳 111000)

内容提要:目的:观察不同术式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差异。方法:选择本院骨科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住院患者共100例,根据术式差异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恢复情况、踝关节恢复状态、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均出现了切口感染病例,对照组另发生内固定断裂、内固定松动情况,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观察组为2%(P<0.05)。结论:相较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采用微创经皮空心螺钉闭合复位治疗在安全性及踝关节恢复方面更具优势。

随着临床医学的进展,对骨折的治疗手段与方案不断增多。以踝关节骨折为例,现如今切开复位及闭合复位均可达到有效复位效果,相较而言闭合复位更接近于微创手术,在透视机引导下手术难度极大下滑,侵入性操作安全性显著提升,可最大限度减少对骨折处血供及软组织的破坏,降低创伤程度,且在空心螺钉固定下稳固性更强,踝关节术后恢复状态更佳[1]。本次研究以对比形式观察了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空心螺钉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这两种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在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住院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7:23;年龄区间处于19~58岁,平均(38.61±4.33)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5:25;年龄区间处于21~58岁,平均(37.59±3.84)岁。组间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通过C型臂X线机协助完成。在硬膜外麻醉下将患者处于仰卧位,行手法复位,方向与受伤机制相反。根据患者骨折类型,若为旋后型则将足部90°背伸拉,实施外翻整复;若为旋前型则足部90°背伸拉,实施内翻整复,同时双手将踝关节挤压予以复位。实施骨折内固定(C型臂下),先外踝、再内踝。前者将螺钉由前向后拧入,让骨折块相互间产生压力;后者先实施1mm克氏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后将导针穿入,拧好螺钉。完成骨折固定后利用X线查看踝关节复位状况,复位满意则包扎完成手术。

观察组应用微创经皮空心螺钉闭合复位,为患者硬膜外麻醉,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位。先实施外踝骨折固定,在踝关节外侧做手术切口,纵向,约10~15cm。切开患者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外踝与腓骨干远端,此操作需严格注意对腓肠神经与腓浅神经的保护,将解剖型钛板置入外踝与腓骨干远端。再实施内踝骨折固定,在内侧弧形做手术切口,约5cm。切开患者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骨折端,完成复位后利用空心螺钉固定。

两组手术均需石膏固定1~1.5个月,术后2~3d左右踝关节骨折处局部疼痛会明显减轻,此时开始实施膝关节及足趾功能锻炼,负重训练需在术后石膏拆除后循序渐进展开。

1.3 观察指标

1.3.1 手术情况[2]。统计两组手术总耗时、术中出血量,以此判断手术安全性;统计患者术后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耗时,以此判断术后恢复速度。

1.3.2 并发症。对患者展开为期1年随访。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内固定断裂、内固定松动并发症的人数,计算组内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手术总耗时、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耗时、术后不同阶段Kofoed评分以±s表示,以t检验;切口感染、内固定断裂、内固定松动发生率以[n(%)]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手术及恢复情况

比较两组术式总耗时、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骨痂形成时间及骨折愈合耗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数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手术及恢复情况对比表

2.2 术后并发症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手术相关并发症,显示研究对象共发生3种并发症,即切口感染、内固定断裂、内固定松动。统计结果显示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6%,观察组为2%(P<0.05),详见表2。

表2.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表[n(%)]

3.讨论

踝关节主要由胫腓骨远端、距骨上方关节面、构成,可分为后踝、外踝和内踝,后踝为胫骨下端后方呈唇状突起、外踝为腓骨下端的突起、内踝为胫骨远端内侧向下方突起[3,4]。踝关节骨折在损伤机制方面存在明显复杂性,其功能恢复直接与复位固定良好程度、骨折韧带恢复程度以及术后锻炼密不可分。踝骨骨折属于较常见骨折类型,治疗方式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均可能造成创伤性关节炎而引发关节功能受损,对患者工作及生活产生直接影响。

目前手术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常见方式。传统多选择切开复位,通过解剖钢板内固定达到治疗效果。但由于该术式创伤较大,可能对骨折后期愈合速度产生影响,也可能增加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而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现如今微创手术在临床医学中逐渐盛行,微创经皮空心螺钉闭合复位相较于切开复位而言,首先在对患者身体的创伤方面便具有明显优势,患者术后愈合速度将明显增加,形成骨痂所需时间将明显缩短。虽然切开复位内固定操作已经被许多临床医师所认可,但其操作上的特殊性导致其存在明显不足之处,可能对骨折区局部血液供应与软组织产生破坏,对骨折术后恢复不利。加上伤口较大,容易出现术后感染在闭合复位操作下,通过C型臂透视完成手术,无须将踝关节完全暴露,对软组织的损伤较轻,且同样可达到牢固固定效果。螺丝钉的方向与位置经过精确测定设计,最大程度对骨膜与骨骼的血液输送加以保护。利用螺丝钉与接骨板组合锁定后的成角稳定性与完整性来保障手术效果,对骨折愈合与软组织恢复十分有利。除此之外,闭合复位操作复位满意度高、操作简便、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因此更受医患青睐。

综上所述,微创经皮空心螺钉闭合复位操作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手术切口小、手术风险小、手术时间短,手术过程中对骨折端血运的影响较轻,不会对骨膜产生损伤,因此不会阻碍术后骨折愈合,骨折愈合后可在较小的创口下便捷地取出内固定物,若能够联合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将明显促进踝关节功能康复。因此微创经皮空心螺钉闭合复位更具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空心踝关节螺钉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地球是空心的吗?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空心人
椎弓根螺钉设计与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空心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空心针治疗胫腓神经联合损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