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引导下改良双通道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大面积脑出血临床分析

2021-05-12 02:29天津市静海区医院神经外科天津3016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双通道大面积引流术

天津市静海区医院神经外科 (天津 301600)

内容提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改良双通道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大面积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74例大面积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钻孔引流,而观察组给予CT引导改良双通道微创状孔引流术。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的再出血、肺部感染、脑积水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情况及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1%,对照组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5级生活质量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1~2级生活质量占比高于对照组,3~4级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大面积脑出血患者采用CT引导下改良双通道微创钻孔引流术方案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预后。

脑出血为近年来临床中高发的脑血管疾病,多是由于非外伤脑动脉瘤、毛细血管以及静脉血管等发生破裂而造成的脑内出血。脑出血患者的起病急且病情危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患者发病原因十分复杂,例如颅内血管畸形、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等[1,2]。患者发病较为突然,表现为意识障碍、失语以及体质瘫痪等一系列症状,在广大中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发病率。目前临床中对于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多通过外科手术方案,在患者发病后及早给予手术治疗,来帮助清除血肿、促进颅内压的降低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改善预后的重要途径。现阶段对于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较多,以下将重点探究利用改良双通道微创状孔引流术在大面积脑出血患者中的治疗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2017年2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74例大面积脑出血手术病例,依据手术方案分组,即观察组(改良双通道微创状孔引流术组)37例,男/女:20/17;手术时年龄53~79岁,平均(66.5±0.3)岁;GCS评分为3~5分,平均(4.2±0.1)分;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3例,皮下层14例。对照组(传统钻孔引流术组)37例,男/女:19/18;手术时年龄54~78岁,平均(67.2±0.2)岁;GCS评分为3~5分,平均(4.3±0.2)分;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5例,皮下层12例。2组临床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仪器设备:螺旋CT,购自美国通用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购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脑出血软管引流系统。

对照组:运用传统钻孔引流术治疗:全麻后保持仰卧位,颅内血肿最厚处且偏后侧大约2cm作为术切口位置,头皮全层切开,颅骨上钻孔,对硬脑膜进行十字切开,由患者血肿的中心方向放置引流管,利用0.9%氯化钠溶液对血肿腔进行反复冲洗,直到变清亮为止,放置引流管,对头皮进行缝合,并将引流管与无菌袋进行连接,复查头颅CT,明确颅内无积血和脑膨胀等情况则可拔管。

观察组:运用改良双通道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3,4]:结合患者术前脑CT结果确定颅内血肿的实际分布,以血肿处前1/3与后1/3作为引流穿刺点,利用电极进行标记,实施脑CT复查,明确引流点的精确情况,无误后可进行定向软通道技术。首先,以2%利多卡因实施局部浸润麻醉,完成后行钻孔操作,放置12号引流管,再将1mL无菌注射器和引流管进行连接,对颅内血凝块以及液态血肿进行缓慢抽吸使其排出,直到出现新鲜血液为止。再以0.9%氯化钠溶液+肾上腺素1.0mg将其混匀后进行反复冲洗,直至流出液体呈现无色状态方可停止继续冲洗,之后继续进行引流约4~6h,密切观察患者出血病灶。在确认患者无新鲜出血之后可应用20000U尿激酶将其注入到引流管内实施夹闭引流,2h后需再次开放引流,利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反复冲洗。

1.3 评价标准

(1)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的再出血、肺部感染、脑积水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情况。(2)两组均于术后继续随访6个月,评估,其术后的生活质量水平,分为1级:即患者可完全恢复至患病前的正常生活状态;2级:即患者能够部分恢复生活,且实现生活自理;3级:即患者术后需要他人协助方可完成相关生活活动;4级:患者处于完全卧床状态,然而意识清晰;5级:患者为植物生存状态。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1%,对照组21.62%,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n(%)]

2.2 术后生活质量对比

两组术后的5级生活质量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1~2级生活质量占比高于对照组,3~4级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两组术后生活质量对比[n(%)]

3.讨论

目前对于出血量相对较小的脑出血患者多通过非手术方案治疗,然而针对大面积脑出血患者,则需要及早进行外科手术方案治疗,主要目的是尽快消除颅内血肿并帮助降低颅内压,预防脑疝形成,促进患者脑功能恢复。传统引流手术虽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然而缺点在于创伤较大,并且术后容易出现感染、脑积水等并发症,因此亟需探索更为有效和安全的大面积脑出血患者治疗方案。改良双通道微创钻孔引流手术,能够规避以往传统钻孔引流手术的高创伤性,具有显著的微创优势,有利于充分进行血肿的引流,同时还可对周边组织液进行引流,可缓解脑水肿对于患者脑组织形成的压迫,有利于预防脑血管发生痉挛,帮助改善患者脑循环,并加快术后脑功能恢复[3,4]。特别是由于大面积脑出血患者,其出血量相对较多,运用双孔引流可快速清除血肿。与传统单通道钻孔方案对比,可有效缩短患者引流时间,同时抽吸和冲洗操作过程相对简单,有利于维持患者颅内压稳定,可更好预防再出血事件的发生。并且本次的分析结果中可知,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的评估结果比较中优于对照组。表明运用改良双通道微创钻孔引流术,可有效提升大面积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价值[5,6]。

综上所述,针对大面积脑出血患者采用改良双通道微创钻孔引流术方案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双通道大面积引流术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研究进展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PDCA循环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悬浮床使用中的应用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采用6.25mm×6.25mm×1.8mm LGA封装的双通道2.5A、单通道5A超薄微型模块稳压器
扩张器在治疗烧伤后大面积疤痕性秃发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