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T肺膨胀不全影像学表现

2021-05-12 02:29和平县人民医院影像科广东河源5172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变影胸腔积液

和平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广东 河源 517200)

内容提要:目的:通过认识肺膨胀不全的胸部CT表现,加深对肺不张影像学征象的分析,有利于在肺部感染性疾病与少量胸腔积液的诊断与鉴别,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20年4月住院期间在本院行胸部CT检查患者,对其肺部影像阴影分布、形态、密度表现识别及复查对比,并根据诊断结果将肺膨胀不全、少量胸腔积液影像表现归类和分析。结果:在150例肺膨胀不全患者中,胸腔积液合并肺膨胀不全患者83例,占比55.33%,新月实变影37例,占比24.67%,新月实变伴支气管充气征30例,占比20.00%。结论:胸部CT肺膨胀不全影像表现有特征性;少量胸腔积液合并肺膨胀不全是较典型多发的影像表现,熟悉掌握肺膨胀不全影像表现,可明确肺部有无炎症渗出,给予临床医生肯定答复,有利于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实际掌控及分析,对临床指导用药有较高价值,评估患者预后恢复效果。

胸部CT肺膨胀不全是较常见的肺部阴影表现,是肺不张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表现肺叶体积缩小,肺泡萎陷,肺部透光度降低,大部分呈实变影,其特点是病情轻或无临床表现、发病率高,不仔细识别影像表现或对影像表现不熟,误诊肺部炎症率高,诊断结果不仅会引起患者心理压力大,甚至还会误导临床医生过度治疗及过度用药,加重医疗费用以及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或药物潜在风险性。肺膨胀不全的发病机制为患者长时间卧位,重力液体沉积、肺活量减低、翻身减少、胸廓及膈肌运动不对称等是常见的原因,多见于老年人[1]。胸部CT在临床诊断应用中较为广泛,具有空间和密度分辨率高、无创伤、扫描快、操作简单等优点,能将肺膨胀不全的肺部病变直观的显示,在日常临床医生的诊断治疗中发挥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搜集2017年9月~2020年4月住院期间在本院行胸部CT检查患者且诊断为肺膨胀不全者150例,外科患者95例,内科患者55例,年龄在28~94岁。

1.2 方法

检查设备为西门子16排螺旋CT,设备型号:OMATOM Emotion 16-slice。部分病例采用上海联影64排螺旋CT扫描,设备型号:UNITED IMAGING uCT760,患者均取仰卧位,训练患者呼吸,嘱咐患者吸气后屏气扫描,扫描范围自颈根部到侧肋膈角以下2cm。层厚为8mm,重建肺窗和软组织窗,并同时薄层重建1.5mm层厚。电脑自动管电压和管电流减少辐射剂量。其中2例为增强扫描。所获得的图像经高年资2名主治医师分别进行观察分析,观察病变分布、形态、密度、肺纹理与病变关系以及是否合并积液[2]。

1.3 图像辨析

图A肺窗:男42岁,两肺下叶背侧膨胀不全呈新月形实变,肺动脉分支插入其内,图B纵膈窗:显示两肺下叶背侧软组织密度影,右侧新月形胸腔积液,A、B图为同一患者。图C纵膈窗增强:男73岁,两肺下叶新月形实变明显强化,胸腔积液无强化。图D肺窗:女79岁,两肺下叶背侧新月形实变影不伴支气管充气征,肺动静脉插入其内。图E、F肺窗:男33岁,同一患者相隔3d复查,两肺下叶背侧实变影吸收较快。图G肺窗:男66岁,新月形实变不伴支气管充气征。图H肺窗:男44岁,两肺下叶背侧新月形磨玻璃影,为重力液体沉积。图I肺窗:两肺下叶背侧新月形实变伴支气管充气征。

2.结果

CT表现:此次收集病例中,外科患者95例,内科患者的55例,根据病变形态、密度及合并胸腔积液分型,在150例肺膨胀不全患者中,胸腔积液合并肺膨胀不全患者83例,占比55.33%,新月实变影37例,占比24.67,新月实变伴支气管充气征30例,占比20.00%。男性98例,女性52例经过复查,肺部阴影消散吸收;部分病例临床治愈原发病后无症状出院。

3.讨论

3.1 概述

肺膨胀不全是一种常见的肺不张表现形式,有别于阻塞性肺不张,有资料显示肺膨胀不全合并胸腔积液者,多称为压迫性肺不张。影像表现有特异性,此类肺膨胀不全基本发生在两肺下叶背侧,与壁层胸膜分界不清,由于肺代偿能力强,临床基本无症状,或为原发病变症状。由于病变只是影像学表现,尤其三级以下基层医院影像医生认识不足,常常误诊肺部炎症,导致临床医生过度治疗。因此对肺膨胀不全的CT图像辨识较为重要。同时CT可明确显示有无支气管异物、支气管周围肿大的淋巴结形成的肿块[3]。

3.2 肺膨胀不全的形成理论

肺膨胀不全形成机制为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通过观察研究可归为四种因素,(1)重力因素,(2)肺活量,(3)膈肌及胸廓运动不对称。(4)胸腔积液。一般情况下,仰卧位,肺血在重力影响下略向后聚集,略有局部肺淤血,肺泡腔含气减少;长时间仰卧,肺活量减少,肺运动幅度明显减低;膈肌分布为前高后低不规则穹窿状,膈肌前份运动幅度大,后份运动幅度明显减小,导致肺吸气、呼气运动幅度不一致,两侧肋骨前段运动幅度大,后段肋骨水平状,在肺活量较小时,几乎无运动。胸腔积液可使肺小叶在液体中浸泡,肺泡腔液体较难吸收完毕[4]。

3.3 鉴别诊断

(1)胸腔少量积液:单侧或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呈新月形,且密度为水样低密度,肺边缘无肺纹理与积液接触,肺边缘光滑清晰;(2)肺部炎症:肺部炎症分布无规律,密度及形态各异,且有临床相关症状;(3)肺挫裂伤:病变分布多与受伤位置相关,病变形态各异,多为磨玻璃样密度,肋骨骨折常见。

肺膨胀不全CT图像上多表现为新月形实变影合并胸腔积液,年轻或卧床不久患者表现为磨玻璃影,亦可为新月形实变影[3]。病变复查变化较快,原发病变恢复快者,早下床活动,肺部阴影消散快;原发病变持续或加重,几乎长期卧床,肺部阴影范围增大或无变化。CT扫描可清晰显示肺膨胀不全病变位置及病变形态,对于临床肺膨胀不全诊断有较高准确性。

猜你喜欢
变影胸腔积液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不同CT表现的HIV阴性患者肺部隐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
对比观察炎性肺癌与渗出为主型肺结核CT表现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床边胸部DR 动态表现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尿激酶联合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