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压迫球囊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体会

2021-05-12 02:29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辽宁大连116037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宫腔球囊组间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辽宁 大连 116037)

内容提要:目的:对宫腔压迫球囊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后出血患者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各41例,研究组采用介入行腹主动脉球囊压迫或子宫动脉栓塞止血,观察组利用宫腔球囊压迫止血,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时间、操作时间、血红蛋白24h治疗后的情况明显好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患者的预后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动脉结扎率与止血率分别为82.3%、14.6%,明显高于研究组的24.4%、56.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宫腔压迫球囊治疗,其操作简单,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明显,患者的产后出血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容易掌握,并发症少,价格低廉。

在产妇分娩中,产后出血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1]。所谓产后出血就是产妇分娩胎儿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产后的2h内,也有部分患者会在产后的1~2周内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在临床中,产后1~2周出血的被称为产褥期子宫出血[2]。产后出血比较常见的原因有胎盘因素、宫缩乏力、子宫内翻、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裂伤等。对于产后出血的情况,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针对性治疗,并做好血容量的补充以及止血工作[3]。目前产后出血的治疗中,宫腔内球囊压迫作为一种新的止血方法,利用宫腔内部向外部产生的静水压,对患者的宫腔动脉进行压迫,从而实现止血的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9月~2020年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后出血患者82例,就宫腔内球囊压迫的治疗方法与普通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后出血患者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各41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3~41岁,平均(29.2±4.3)岁。孕周37~42周,平均(40.6±0.9)周。产次1~3次,平均(1.2±0.6)次。产后出血原因:宫缩乏力26例,胎盘植入9例,前置胎盘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3~40岁,平均(29.0±4.2)岁。孕周37~41周,平均(40.1±0.6)周。产次1~3次,平均(1.2±0.7)次。产后出血原因:宫缩乏力28例,胎盘植入6例,前置胎盘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止血治疗,按摩子宫、静滴卡贝缩宫素、宫颈注射欣母沛等。

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自然分娩或剖宫产患者通过介入行腹主动脉球囊压迫或子宫动脉栓塞。

对于观察组患者,则利用宫腔球囊压迫止血。自然分娩或剖宫产的患者,在宫腔中放置库克球囊,并向其中注入500~1000mL的生理盐水,让水囊膨胀起来进而对子宫静脉窦产生压迫,实现止血的效果。同时在阴道后穹窿塞入大的无菌干纱布3块,防止球囊脱落,连接引流袋,观察阴道引流量。宫底划线,观察宫底高度变化。同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手术后6~24h逐渐将球囊内的生理盐水放出,将球囊取出。在操作时,需要医护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标准进行,并保证手术的无菌操作,使治疗更加安全有效[4]。

1.3 观察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治疗时间及治疗24h后的血红蛋白水平进行观察记录。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子宫动脉结扎率以及止血率[5]。

1.4 统计学分析

文章数据用SPSS17.0软件处理,以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时间、操作时间、血红蛋白24h治疗后的情况明显好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2.2 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

对于患者的预后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动脉结扎率与止血率分别为82.3%、14.6%,明显高于研究组的24.4%、56.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妇产科的病症中,产后出血是比较常见的,对产妇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必须要选择安全、有效、快速的止血方法。

宫腔球囊压迫止血的方法简单、易操作,就是对子宫体感受其进行刺激,通过刺激大脑皮质实现子宫的收缩,并通过球囊压迫胎盘剥离面实现止血的效果。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宫腔球囊压迫止血有着明显的优势,其操作简单,相对而言对于技术以及设备的要求不是很高,操作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球囊压迫之后,将生理盐水注入其中使球囊膨胀起来,其可塑性是比较强的,并且球囊呈现出的形状与宫腔的形状是比较相符的,压迫面积逐渐增大能够让宫壁与球囊有效的结合。此外球囊弹性强,囊内压力分布均匀,球囊对子宫收缩的影响不大,对出血量进行控制进而缩短止血的时间,使产后出血的治疗达到理想的效果[5]。由于球囊在宫腔中停留的时间不长,因此出现感染的几率就会降低。手术之后能够便利的对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利用球囊导管对引流液的量、质以及颜色等进行观察,从而了解填塞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进行介入行腹主动脉球囊压迫或子宫动脉栓塞止血,观察组利用宫腔球囊压迫止血,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时间、操作时间、血红蛋白24h治疗后的情况明显好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患者的预后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动脉结扎率与止血率分别为82.3%、14.6%,明显高于研究组的24.4%、56.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宫腔压迫球囊治疗,其操作简单,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明显,患者的产后出血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容易掌握,并发症少,价格低廉。

猜你喜欢
宫腔球囊组间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预防宫腔粘连1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