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5-12 02:29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普通外科辽宁铁岭1127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修补术腹股沟腹膜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普通外科 (辽宁 铁岭 112700)

内容提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收治的78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试验组给予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15.37%),6个月内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1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治疗中,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创伤较小,与传统治疗方式相比更利于保证患者安全,预防术后复发,值得借鉴。

腹股沟疝是常见普外科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且目前存在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状况,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方式,常规术式为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容易出现疼痛或异物感情况,患者接受度逐渐降低,而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应用日益广泛,具有创伤小、预后并发症率低和复发率低的优势,患者接受度不断增加,但腹腔镜手术对操作能力等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应结合实际情况慎重选择[1]。本文探究了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收治的78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男29例,女10例,年龄51~78岁,平均(64.73±2.11)岁,病程3~13d,平均(7.03±1.92)d;试验组男28例,女11例,年龄51~79岁,平均(64.87±2.32)岁,病程3~11d,平均(6.34±2.02)d。上述资料组间差异对结果影响较小,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确定切口位置,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并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开,找到疝囊,将疝内容物回纳,经由内环口塞入网塞,在内环口周围缝合固定网塞,确定腹股沟管后壁,将网片置于此处,补片由美国Bard公司提供;试验组给予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修补术治疗,确定脐部位置,沿其下部设置纵行切口,长度为1.5cm左右,将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深入后再切开腹直肌前鞘,达到腹膜外间隙,将其分离,随后确定脐下3cm和6cm位置,设置操作孔,置入0.5cm Trocar,同时经由脐部置入1.0cm Trocar,创建二氧化碳气腹,使用电钩分离腹膜外间隙,将疝囊游离,内侧到达耻骨联合位置,并越过中线,外侧到达髂腰肌、髂前上棘,向上到达肌腱上方2~3cm位置,内侧下方需达到耻骨梳韧带下方约2cm位置,若斜疝患者疝囊较大,越过疝囊颈后方剪断,利用可吸收线结扎,置入3D补片,由巴德公司提供,保证其覆盖股骨沟肌耻骨孔,并将直疝三角、内环口完全覆盖,并彻底排出腹膜前间隙二氧化碳。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治疗情况比较,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2)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比较,包括:切口疼痛、切口感染、皮下气肿;(3)统计6个月内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使用SPSS24.0软件,计数资料表示为[n(%)],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t检验,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对比

试验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比较(±s)

表1.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试验组 39 31.32±3.15 9.34±3.35 2.34±1.01对照组 39 32.04±3.84 21.12±5.12 3.94±1.05 t 0.905 13.154 6.858 P 0.368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对比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个月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n(%)]

3.讨论

腹股沟疝临床发病率较高,多与腹壁薄弱、腹内压力升高等因素相关,发病后腹股沟区域出现可复性肿块,部分患者伴有明显痛感,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方式,术后大部分患者可愈合,预后质量理想。但是手术为有创操作,对患者会造成应激性刺激,影响患者机体状况,且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选择创伤较小且效果理想的术式至关重要。但每种术式具体适应范围存在差异,且均具有优越点,具体选择尚无统一方案,需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综合分析选择[2]。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两组差异较小,试验组并发症率和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如下:腹股沟疝治疗以疝囊结扎、腹壁修补为主,传统修补术创伤较大,且修补材料设计存在一定缺陷,相容性不佳,术后容易出现疼痛情况,且病情恢复较慢,复发率和并发症率较高,因此预后各项指标不理想。而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操作时对腹腔前间隙进行分离,创建了立体空间,操作时先处理易破部位,尽量扩大空间,为手术操作提供了基础保障,修补效果更理想,同时在腹腔镜引导下修补更为彻底,且使用3D补片与皮肤组织相容性更高,覆盖效果理想,术后恢复效果突出,并发症率较低,也有效预防了反复情况,较常规治疗方式应用价值更为理想[3]。但腹腔镜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对医者技术水平和操作经验提出了较高要求,需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慎重选择,一旦术中出现积液情况尽量及时中转开腹[4]。

综上所述,在腹股沟疝治疗中,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创伤较小,与传统治疗方式相比更利于保证患者安全,预防术后复发,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修补术腹股沟腹膜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关于腹膜透析后腹膜感染的护理分析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腹膜前Kugel补片法治疗股疝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