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价值体会

2021-05-12 02:29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辽宁本溪117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肌瘤出血量腹腔镜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妇产科 (辽宁 本溪 117000)

内容提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研究特定时段(2018年6月~2019年7月)内本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临床对象,按照研究对比方法(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方法,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方法。评估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腹腔镜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明显,产生不良反应少,价值高。

子宫肌瘤在临床中属于一种良性肿瘤,发病群体主要是女性,年龄多发生于29~52岁,发病率较高[1]。该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继发性的贫血、月经量过多、流产等症状。伴随现代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医疗设备的完善,微创手术获得越来越多女性患者的青睐,实施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得到很大的推广[2]。本文通过选取特定时段在本院诊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针对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体效果如何,现将报告叙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本院于2018年6月~2019年7月中,筛选出其中8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出现子宫肌瘤等症状,按照研究对比方法(抽签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为40例,均为女性。其中,对照组年龄为28~68岁,平均(48±1.44)岁。观察组年龄为32~68岁,平均(50±1.50)岁。比较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各项基本数据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可进行研究。本次报告通过了医院研究委员会的审核,且发放给所有患者及家属一份研究报告知情书,均签字同意。

纳入与排除标准: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宫肌瘤的病理诊断标准;满足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需求;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除此之外,本院排除患者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的脏器功能疾病;患者子宫存在严重发育不良;未能满足此次治疗的需求;患有严重的心脏疾病;有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常规消毒后,开腔后检查腹腔状况,找准肌瘤位置,随后对肌瘤剔除干净后,反复清洗腹腔内部,再进行缝合。

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进入手术室,摆正体位,采取卧位姿势,进行消毒和全麻,对患者的子宫肌瘤位置进行手术点上移至2个厘米左右,检查患者腹内的肌瘤个数及分布情况,对肌瘤稍大的子宫体注射一支垂体后叶素。随后用电凝勾对肌瘤的包膜予以打开取出,再对其进行反复的清洗并检查,防止肌瘤未能清除干净。接着采取放气取镜,将切开的伤口完好缝合。最后,在整个的手术过程,要观察好患者的出血情况及身体的各项指标。

1.3 观察指标及参考标准

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并观察并发症情况。并发症情况包含腹痛、创口感染及尿频。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版本处理数据,其中研究中用到的计量资料(术后各项指标)用“±s”来表示,用检验值t来表示;计数资料(并发症情况)用“百分比(%)”来表示,用卡方(χ2)进行比较检验。P<0.05表明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s)

表1.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s)

分组 n 手术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排气时间(d)住院时间(d)观察组 40 52.28±1.08 94.56±5.36 1.32±0.24 3.98±0.16对照组 40 106.48±2.06 84.62±5.45 2.75±1.12 5.54±0.09 t 133.862 7.470 7.172 48.816 P 0.001 0.001 0.001 0.001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远低于对照组的25.00%,前者优势更为明显,二者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

3.讨论

子宫肌瘤作为严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肿瘤疾病,对女性生育能力将造成一定的影响。因生活环境、生活质量、自身的饮食习惯、压力、情绪等因素影响自身功能失调,从而诱发病因。

相较于经腹腔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虽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且操作较简单、手术时间较短,但相对来说,易引发其他并发症,影响整个治疗的疗效[3]。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该结果表明实施腹腔镜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维持子宫的生理功能,对创口的伤害小,产生的出血量少,入、出院时间也都较低,从而提高治疗有效率。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7.50%,远低于对照组的25.00%,前者优势更为明显,二者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实施腹腔镜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专业并优秀的镜下缝合技术,避免充血进而形成肿块及细菌感染,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至此,临床应用腹腔镜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明显,降低其他并发症的危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价值高。

猜你喜欢
肌瘤出血量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