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AP 呼吸机治疗急性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以及探究

2021-05-12 02:29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重庆400042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哮喘病呼吸机哮喘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 (重庆 400042)

内容提要:目的:研究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8年11月~2020年3月接诊的120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BiPAP呼吸机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气血指标、肺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时间及哮喘病症控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异常显著。因此,应将BiPAP呼吸机推广至急性重症哮喘病症的临床治疗中,提高临床治疗质量。

哮喘病症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通常是由于空气质量、吸烟、体胖、缺乏维生素D等因素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气促、呼吸困难、胸闷及咳嗽等。临床中,可将哮喘病症分为慢性哮喘、急性哮喘、轻度哮喘及重症哮喘等,针对急性重症哮喘,严重时还会致使患者产生生命危险[1]。为促使患者急性重症哮喘病症可得有效治疗,进而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等。本文将主要研究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8年11月~2020年3月接诊的120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至对照组与实验组中,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21~58岁,平均(46.49±3.32)岁,实验组男26例,女34例,年龄24~63岁,平均(46.51±3.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时患者及家属已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抗胆碱药物治疗、补液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吸氧治疗等。患者吸氧治疗时间累计为72h。

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BiPAP呼吸机进行联合治疗。实验组运用BiPAP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具体参数设定:模式:S/T模式;初始呼气压:9~30cmH2O,维持呼气压:4~7cmH2O,氧流量:3L/min~5L/min,呼吸频率:15次/min~18次/min,通气时长4h/次~5h/次,通气频率:2次/d。患者通气时长累计为72h。

1.3 观察指标

气血指标主要包括酸碱度(pH)、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肺功能主要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容积(FEV1)、气流量峰值(PEF)[2]。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值±表示,标准差用(±s)表示,t用于计量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气血指标

实验组患者气血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气血指标(±s)

表1.对比两组患者气血指标(±s)

组别 pH PaO2(mmHg) PaCO2(mmHg) SaO2(%) HR(次/min)对照组(n=60) 7.37±0.03 67.38±3.97 68.29±7.33 88.47±4.51 94.45±4.13实验组(n=60) 7.44±0.02 80.39±5.43 51.94±6.89 91.36±4.22 92.37±4.05 t 21.483 14.982 12.589 3.624 2.785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6

2.2 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

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s)

表2.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s)

组别 FVC(L) FEV1(L) PEF(L/S)对照组(n=60) 2.44±1.58 2.43±0.48 4.59±1.03images/BZ_155_1252_867_2267_1024.png

2.3 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时间及哮喘病症控制时间

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时间及哮喘病症控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时间及哮喘病症控制时间(±s,d)

表3.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时间及哮喘病症控制时间(±s,d)

组别 肺功能改善时间 哮喘病症控制时间对照组(n=60) 11.45±2.57 6.17±2.06实验组(n=60) 8.36±2.53 4.43±1.97 t 6.637 4.729 P 0.000 0.000

3.讨论

急性重症哮喘患者体内胸肺组织压力-容积曲线主要分为陡直段与高位平坦段,BiPAP呼吸机的应用原理主要是通过对双水平气道正压的高效运用进而产生一定的气道支持压力,改善患者胸肺组织在陡直段压力-容积曲线,促使BiPAP呼吸机可为患者提供大量的支持通气,促使患者临床病症、身体各项指标等均可得到显著改善。与常规治疗相比,BiPAP呼吸机,具有事半功倍之效,可高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肺功能改善时间,促使临床治疗质量显著提升[4-6]。由于BiPAP呼吸机的供气方式为涡轮式,使其具有创伤性小、气流量大及具有补偿漏气等功能,可高效保障临床治疗的效率性与安全性,进而促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促使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显著改善、症状控制时间及身体功能改善时间显著缩短,进而使患者身体可尽早康复。BiPAP呼吸机还具有显著的人机同步功能,即可提供机械通气,同时又允许患者身体自主呼吸,可高效避免人机相抗的现象产生,进而再次促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7]。BiPAP呼吸机在为患者进行供气过程中,会有较大的吸气压产生,可通过机械运作的方式促使患者气道阻力被有效降低,进而患者体内肺泡通气量也显著提高,促使患者吸气肌负荷量显著降低,减少患者呼吸功能损耗,进而保障患者呼吸肌功能,促使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患者身体各项功能指标显著恢复。同时,BiPAP呼吸机在引导患者进行呼气时,呼气压力值便会显著降低,对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具有显著的阻抗作用,进而可促使患者支气管可得到有效扩张,促使BiPAP呼吸机的通气量显著提升,同时患者体内气体含量也显著提升,高效改善患者身体气血循环,促使患者身体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等显著改善[8]。

综上所述,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异常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气血指标及肺功能,同时,缩短患者哮喘病症控制时间及肺功能改善时间,促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因此,应将BiPAP呼吸机推广至急性重症哮喘病症的临床治疗中,提高临床治疗质量。

猜你喜欢
哮喘病呼吸机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雨天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哮喘病人注意事项有哪些
蒙医辨证论治哮喘病88例临床报告
蒙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病的49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