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越冬栽培嫁接砧木筛选试验

2021-05-13 08:52林文杜文丽钟开勤陈继兵陈中钐
现代园艺 2021年8期
关键词:青枯病砧木单株

林文,杜文丽,钟开勤,陈继兵,陈中钐

(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111)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番茄营养丰富,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果蔬兼用型蔬菜,在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每年播种面积为150 万hm2[1]。

番茄是福建地区栽培的重要蔬菜之一,近年来,随着番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土壤盐渍化和番茄青枯病等土传病害频发,特别是大棚连作的田块青枯病发生尤为严重。原因是番茄多以自根苗种植为主,青枯病发生面积严重达80%以上,番茄减产30%~50%,导致番茄产量稳定性差、商品质量不高,严重制约了番茄产业的健康发展。采取轮作栽培、药剂防控等措施能克服连作障碍,但受限于成本高、农产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因素,这些方法局限性较大[2]。

目前,对番茄青枯病尚无特效药,而选用抗病砧木进行嫁接是防治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确保高产、稳产、优质的有效技术措施[3],可以有效缓解土壤连作障碍。嫁接可以提高番茄抗逆性,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产量,生产上应用较多[4-5]。因此,引进筛选抗病性强、丰产优质、硬果型的适销番茄砧木品种,成为目前番茄生产的当务之急[6-7]。

以福建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冬暖’番茄为接穗,对引进的8 个砧木品种进行番茄砧木筛选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砧木对接穗生长发育及抗逆境的影响,从中筛选出适应福建土壤及气候条件的优良砧木品种,为福建地区番茄稳定生产提供实践参考有效途径,保障福建番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地设在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蔬菜基地,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供试砧木品种分别是:爱好(瑞克斯旺青岛有限公司)、钢木一号(寿光市金鹏种业有限公司)、桂砧1 号(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番茄砧木2 号(广州亚蔬园艺种苗有限公司)、健壮11 号(浙江美之澳种业有限公司)、长生(福州长丰种苗有限公司)、农福(福州市农福种苗有限公司)、亲农新一代番茄砧木(桂林百利种苗有限公司),对照:冬暖自根苗。供试接穗品为先正达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冬暖’番茄。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9 年秋季进行,砧木于8 月12 日播种,接穗于8 月15 日播种,9 月12 日开始嫁接,10 月1 日定植,因砧木品种不同,发芽期、出苗期、嫁接期、定植期略有差异,采用套管法进行嫁接。试验设6 个处理,分别为冬暖×爱好、冬暖×钢木一号、冬暖×桂砧1号、冬暖×番茄砧木2 号、冬暖×健壮11 号、冬暖×长生、冬暖×农福、冬暖自根苗。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小区面积25m2,畦带沟宽1.5m,双行定植,株距42cm,每小区种植番茄嫁接苗或实生苗30 株。每个处理设3 次重复,田间随机区组排列,管理方式参照一般田间管理。

1.3 观察和测定项目

在整个生长期调查植物学特性,以小区为单位,从开始成熟时每隔3~5d 采收1 次,统计单收单称,汇总数据进行统计。针对青枯病、根结线虫采取全面调查的方式,定植55d 后开始调查,隔7~10d 调查1 次,共调查5 次,计算发病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试材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表1 不同试材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由表1 可知,所有材料均为无限增长型,所有试材均为无限生长型,株高170~185cm,7 串果打顶。这时所有参试品种茎秆粗度较好,有利于嫁接成活,其中,以健壮11 最大,达1.85cm,果色均为红色,果形均为圆球形,符合当地消费习惯要求,所有试材属于硬果番茄,属耐储运型。

2.2 不同砧木嫁接番茄苗嫁接成活率情况

由表2 可以看出,嫁接后11d 调查8 个嫁接处理,番茄成活率都在89.33%以上。冬暖×健壮11 号组合嫁接成活率最高达到96.7%;冬暖×番茄砧木2 号组合次之;冬暖×爱好嫁接成活率为95%;冬暖×农福嫁接成活率最低。排除嫁接技术和管理措施,说明5 个砧木品种对冬暖均表现出较好的嫁接亲和性,健壮11 号表现最优。

2.3 不同砧木嫁接番茄病害发生情况

经嫁接的番茄植株青枯病发病率均有降低,发病率在0%~11%,而CK 发病率达到23.3%,对青枯病抗性强于CK,各组处理嫁接苗青枯病发病率与CK 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冬暖×桂砧1 号发病率最高,为11%,与CK 存在极显著差异;冬暖×健壮11 号组合青枯病发病率为9.72%,显著低于CK;冬暖×爱好组合几乎不发病,与CK 存在极显著差异;冬暖×农福组合发病率也极低,仅为0.8%,与CK 存在极显著差异。可见在越冬季节栽培条件下,冬暖×爱好组合的抗病性最强,冬暖×农福组合次之。

表2 不同番茄砧木嫁接成活率及青枯病发病率比较

2.4 不同砧木嫁接番茄坐果数和产量情况

不同番茄砧木小区单株结果数和小区产量统计(见表3)。所有砧木嫁接冬暖单株平均结果数都比自生苗高,冬暖×爱好组合单株结果数最多,比自生根苗多5.5 个,冬暖×桂砧1 号组合结果数次之,比CK 多4.9个,冬暖×亲农组合单株结果数最少,只比CK 多0.8个。各处理单株结果数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冬暖×爱好>冬暖×桂砧1 号>冬暖×番茄砧木2 号>冬暖×钢木一号>冬暖×农福>冬暖×健壮11 号>冬暖×长生>冬暖×亲农>CK。

表3 不同番茄砧木嫁接产量比较

各处理小区折合667m2产量比CK 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667m2产量在5980~7583.8kg,冬暖×爱好折合667m2产量最高达到7583.8kg,比CK 增产26.8%,产量差异极显著;其次为冬暖×健壮11 号,667m2产量为7128kg;再次为冬暖×桂砧1 号,667m2产量达7043.5kg,比CK 增产17.8%,产量差异极显著。冬暖×亲农667m2产量达6156.86kg,是所有嫁接组合中产量最低的组合,但仍然比CK 增产2.9%,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番茄土传病害已成为阻碍番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阻碍,通过选择适宜的砧木进行嫁接栽培是防止蔬菜土传病害大面积暴发,克服设施番茄连作障碍,提高病虫害防控水平,减少农药施用,提升茄果类蔬菜产量及品质的重要途径[9-10]。采用冬暖番茄品种为接穗,与8 个番茄砧木材料进行嫁接,从多个方面考察不同嫁接苗优劣,以期筛选出适宜福建地区的优良砧木品种。

试验结果表明,这8 个砧木番茄材料嫁接后的植株株型、果色、果形、果实硬度未受砧木影响,嫁接成活率在89.3%以上,说明所有试验材料亲和性较好。嫁接番茄抗青枯病能力、产量、结果个数、单株质量较CK 均有所提高,说明采用抗性砧木嫁接的方式达到了高产、高效的目的。综合以上各性状比较结果得出,其中,冬暖×爱好组合综合表现最好,株高适中,茎秆较粗,与冬暖嫁接亲和性好,嫁接成活率达95%。单株结果数量最多,单株质量最大,折合667m2产量达7583.8kg,比CK 增产26.8%,产量差异极显著,嫁接苗表现高抗青枯病,整个生育期几乎没有发现青枯病植株。

冬暖×健壮11 号综合表现居第2 位,株高适中,茎秆粗壮,生长势强,嫁接成活率高,达到96%,单株结果数量较多,折合667m2产量达7128kg,比CK 增产19.2%,产量差异极显著。嫁接苗表现较抗青枯病,可以通过种植在青枯病害少发区克服。因此,建议在福建地区番茄越冬栽培首选爱好作为砧木进行嫁接栽培,健壮11 号砧木可作为备选品种,在追求产量为主的区域进一步试验后推广,下一步应重点考察嫁接后果实的口感、酸甜比及其他病害抗性情况。

猜你喜欢
青枯病砧木单株
不同砧木对设施葡萄果实硒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研究*
新型生防菌组合防治烟草青枯病田间药效评价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烟稻轮作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青枯病发生的影响
烟草青枯病防治研究进展
桃砧木耐涝性研究进展
影响间作马铃薯单株块茎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
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技术
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优良单株品比试验初报
5TR—20型水稻单株单穗脱粒机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