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园林苗圃中薇甘菊治理方法研究

2021-05-13 08:52罗伟聪黄勇王佳嵩
现代园艺 2021年8期
关键词:甘菊苗圃珠三角

罗伟聪,黄勇,王佳嵩

(广州华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00)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是为害性极强的恶性入侵杂草,是破坏物种多样性的元凶之一,世界十大有害杂草之一,是我国首批16 种外来入侵有害物种之一[1]。薇甘菊的传播、生存、蔓延、繁殖等能力都极强,能够迅速蔓延全部地面形成整株覆盖,不少园林苗圃出现大面积薇甘菊,并且向周围植物迅速蔓延。薇甘菊还能控制其他植物的生长,从而造成绿化苗木枯萎。根据近年的实践与研究,薇甘菊不仅具有为害性和毁灭性,还具有治理上的长期性、艰巨性[2]。

1 薇甘菊生物学特性

薇甘菊为菊科假泽兰属多年生藤本植物,茎圆柱状,具棱。叶薄,淡绿色,卵心形或戟形,渐尖茎生叶大多箭形或戟形,具深凹刻,近全缘至粗波状齿。花白色,圆锥花序顶生或侧生,复花序聚伞状分枝,果细小,长椭圆形、亮黑色,先端有一圈白色冠毛[3]。在珠三角地区,薇甘菊一般在3 月开始生长,6~8 月生长最快,花期11~12 月,果期为翌年1~2 月。幼苗初期生长缓慢,在合适的气候中生长随之增快,茎节处极易出根,并伸入土壤中吸取营养和水分。薇甘菊种子细小而轻,且基部有冠毛,易借外力或动物的活动进行远距离传播。

2 薇甘菊在珠三角地区园林苗圃生产中的为害

薇甘菊源于热带美洲地区,目前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太平洋诸岛及南方地区。珠三角地区气候跟其原生境非常相似,在低海拔地区可以迅速蔓延,蔓延特点是迅速覆盖草坪、灌木、小乔木、大乔木。覆盖的植株由于缺少光照、水分、养分等,不能有效进行光合作用,导致导致植株死亡,因此,薇甘菊被称为“植物杀手”。

目前,珠三角地区山坡地园林苗圃规模大,薇甘菊大面积扩张,给园林苗圃企业造成了较大困扰。若进行人工清除,虽然有效,但成本高昂,很多企业无法承受;若采用化学方法,既不能根治薇甘菊,又会对绿化苗木造成伤害。因此,需要将人工和化学方法相结合,以化学防治法为主,而研制出一种能抑制、杀死薇甘菊,但对绿化苗木没有伤害性的药剂尤为重要。

3 薇甘菊治理试验材料和方法

3.1 试验地概括

试验地设置在广东省江门恩平市君堂镇创林苗圃,平均海拔83.26m,东经112°58′46″,北纬22°40′09″,属于酸性土壤。场地内种植了常用园林绿化苗木,主要品种有樟树、水蒲桃、黄花风铃木、凤凰木等,薇甘菊在苗圃内分布较广。

3.2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共7 个处理,每处理3 种不同梯度浓度,每个梯度试验面积10m2,连同绿化苗木和薇甘菊一同喷洒,各处理(见表1)。

表1 试验设计

3.3 施药时间和方法

喷药时间为2020 年6 月30 日,喷洒方法为茎叶处理,并连同绿化苗木一同喷洒,采用背式电动打药机,浓缩药剂按比例兑水后喷洒。

3.4 试验结果分析

于2020 年6 月30 日喷洒,分别在2020 年7 月8日和2020 年7 月17 日观察记录并对比,具体对照情况(见表2)。

表2 试验对照情况

7 月8 日观察发现,在各组试验中,B 组效果较好,薇甘菊叶片出现枯萎或死亡,茎明显变黄;C 组、E 组有一定效果,薇甘菊部分叶片出现发黄、萎蔫的趋势;A组、D 组、F 组无效果。B 组、C 组为稀释10 倍液喷施,其他组为稀释100 倍液喷施,各组配方不排除有药剂浓度的影响,接下来的试验会把A 组、D 组、E 组、F 组所剩下的药剂,降低稀释倍数重新喷施,观察提升喷施浓度后的效果。

7 月17 日观察发现,B 组中的主要成分草铵膦和草甘膦,被喷洒到植物体上时,能够迅速通过茎叶被吸收入体内,起到灭杀效果。但草铵膦接触土壤后,会被土壤中的微生物迅速分解而失效,草甘膦入土后很快与铁、铝等金属离子结合而失去活性。B 组除草剂在喷施前期效果显著,但未能完全杀灭薇甘菊,其茎仍有活力,还能继续生长。C 组中主要成分为苯达松、2,4-D 和甲嘧磺隆,其中,甲嘧磺隆灭杀效果慢,但残效期、作用时间长,除草中后期也能对薇甘菊起到明显的灭杀效果,且对绿化苗木基本没有影响。

以上结果表明,苯达松、2,4-D、甲嘧磺隆组合处理表现较为理想。

4 结语

薇甘菊以其较强的生命力和扩张能力,对山坡地园林苗圃生产带来较大为害。而经过以上试验,找出了既能抑制薇甘菊生长,且对绿化苗木基本没有影响的药剂,希望能对业界治理薇甘菊有一定积极作用。要想做好薇甘菊防治工作,(1)喷洒药剂必须选择在薇甘菊开花前进行,即11 月以前,否则开花结果后种子通过其他渠道散播后,喷洒药剂起不到作用。(2)喷洒药剂应避免中午日晒、雨水来临前及暴风时间段,会影响药剂效果。(3)即使药剂对薇甘菊有抑制或杀灭效果,也很难做到一次性杀死,一般会在喷洒药剂2 周后,针对没杀死的薇甘菊再次喷洒药剂。(4)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发现有少量薇甘菊时应立即处理,抑制其迅速蔓延。防治薇甘菊需要结合生产管理,采取多项措施,不能依靠单一的处理方式。

猜你喜欢
甘菊苗圃珠三角
薇甘菊光能利用及叶绿素合成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响应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林业苗圃设计与苗圃管理分析
pH值对甘菊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可爱的德国甘菊
车顶苗圃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苗圃
珠三角企业营销团队建设
苗圃,做演员不是我生活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