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益气养阴法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1-05-17 04:34王章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结肠传输意义

王章生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由于结肠动力障碍或结肠传输时间延长导致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的顽固性便秘。本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受多种因素及致病途径影响,长期发展可致肠梗阻、肛门疾病、甚至结肠癌,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1]。西医治疗本病无特效方法,多通过增强胃肠动力、缓泻等药物治疗,短期疗效尚可,停药后易复发,根治效果较差。中医认为,本病属“便秘”范畴,病位在肠腑,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导致气血津液输布紊乱、肠腑传导失司、津液输布失调,日久津亏化燥,津不润肠而致便秘,因此,治疗当以益气养阴润肠为主[2]。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中医益气养阴法治疗老年STC 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在本院肛肠科治疗的84 例老年STC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9 例,女23 例;年龄60~87 岁,平均年龄(72.2±6.8)岁;病程6 个月~10 年,平均病程(4.1±2.0)年。对照组患者中男18 例,女24 例;年龄60~89 岁,平均年龄(72.6±7.0)岁;病程6 个月~12 年,平均病程(4.5±2.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3]中SCT 诊断标准;行腹部X 片、CT 等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均有排便费力、粪质干硬、次数减少等症状;行结肠传输试验72 h 后仍有>20%的标记物不能排出体外;年龄均≥60 岁,确诊为老年STC;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证。排除标准: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和肌肉疾病所致便秘;合并肠道器质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抗抑郁药物、胃肠动力药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麻仁软胶囊(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40031)治疗,2 粒/次,1 次/d。观察组采用中医益气养阴法治疗,药用黄芪15 g,党参15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麦门冬15 g,玄参12 g,枳实15 g,厚朴15 g,柴胡10 g,炒槟榔15 g,当归15 g,白芍20 g,郁李仁15 g,肉苁蓉15 g,何首乌15 g[4];1 剂/d,水煎2 次,取汁300 ml,分3 次服用。两组均治疗2 周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排便症状积分、结肠传输实验结果、PAC-QOL评分。①疗效判定标准:痊愈:大便恢复正常,伴随症状全部消失,疗效指数≥90%,持续>2 周;显效:大便接近正常,伴随症状大部分消失,排便间隔时间明显缩短,粪质稍干,疗效指数为70%~89%,持续>2 周;有效:便秘有所缓解,伴随症状均好转,排便间隔时间有所缩短,粪质仍较干,疗效指数为30%~69%,持续>2 周;无效:便秘及伴随症状均无改善,疗效指数<30%[5]。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采用症状积分评估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包括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时间、排便困难、腹痛腹胀,每项0~3 分,得分越低症状越轻。③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结肠传输实验,包括48、72 h 标记物排出数及72 h 标记物排出率。④治疗前后评估PAC-QOL,包括社会心理状态、身体状态、焦虑和担心、满意度4 项,共28 个条目,每个条目0~4 分,分值范围0~112 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时间、排便困难、腹痛腹胀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时间、排便困难、腹痛腹胀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结肠传输实验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48、72 h 标记物排出数及72 h 标记物排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48、72 h 标记物排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72 h 标记物排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前后PAC-QOL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社会心理状态、身体状态、焦虑和担心、满意度评分以及PAC-QOL 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社会心理状态、身体状态、焦虑和担心、满意度评分以及PAC-QOL 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表3 两组结肠传输实验结果比较()

表3 两组结肠传输实验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PAC-QOL 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PAC-QOL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3 讨论

老年STC 的发病机制复杂,一般认为与慢性疾病、纤维素摄入不足、精神心理因素、腰部不良反应等有关,检查无肠道器质性病变,属于功能性疾病范畴。流行病学统计显示,60 岁以上老年STC 的发病率约为22%,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6]。西医治疗本病主要依赖各种缓泻剂,短期疗效尚可,但根治效果较差,且副作用较大。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虚秘,气阴两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病位在肠腑,与脾、肺、肾等脏腑密切相关,本质上是由脏腑功能障碍引起。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运行无力,使得阴血亏虚、津液不足,肺、肾主水液、津液输布,脏腑亏虚则肠腑失于濡养,传导无力,最终导致大便干结、排便艰难[7-10]。此外,老年多素体亏虚、气血两虚,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血虚则津枯不能滋润大肠,甚至损及下焦精血,以致本元受亏,发为便秘[11,12]。本研究使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促进气血运行;生地黄、玄参、麦门冬为增液汤之主药,具有滋阴增液、润肠通便之效,达“增水行舟”之意;枳实、厚朴、柴胡三药轻下热结、疏肝、利气、通便;炒槟榔下气消积;郁李仁润肠通便、兼行大肠之气;白芍、当归相配可养阴补血、缓急止痛;何首乌与肉苁蓉补益肝肾、润肠通便。诸药合用补中有通、调气与滋阴并用,泻下而不伤阴,使诸证自除[13-15]。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本方可促进肠蠕动及胃肠分泌,增强胃、小肠平滑肌的紧张程度及收缩能力,抑制小肠对水分的吸收,并可增强机体免疫力,达到良好的改善肠道功能、促进排便的效果[16,17]。动物实验证实,本方可改善肠肌运动、推动肠内容物运行,抑制小鼠大、小肠水分吸收,达到促进排便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时间、排便困难、腹痛腹胀积分分别为(0.67±0.26)、(0.72±0.31)、(0.76±0.33)、(0.68±0.30)、(0.39±0.1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8±0.34)、(1.37±0.36)、(1.39±0.37)、(1.23±0.34)、(1.06±0.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48、72 h 标记物排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72 h 标记物排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社会心理状态、身体状态、焦虑和担心、满意度评分以及PAC-QOL 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中医益气养阴法在改善便秘证候、排便质量方面有显著效果,可获得较为稳定而持久的疗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正常调节机制,逐步建立正常排便规律,缩短结肠运输时间,改善排便障碍,提升生活质量[18-20]。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益气养阴法治疗老年STC 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胃肠动力、临床症状,软化大便、促进排便,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结肠传输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混合型随机微分方程的传输不等式
牵引8K超高清传输时代 FIBBR Pure38K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关于无线电力传输的探究
支持长距离4K HDR传输 AudioQuest Pearl、 Forest、 Cinnamon HDMI线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