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1-05-17 04:34曾亮亮钟宝琼曾舒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芬太尼

曾亮亮 钟宝琼 曾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的常见方法,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但由于手术均具有一定侵入性,易使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对手术顺利施行十分不利,故常需给予麻醉干预[1-3],而出于安全性考虑,应选择苏醒迅速、安全有效的麻醉药物[4]。七氟醚、丙泊酚、瑞芬太尼均属于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麻醉药物,但较多研究显示,单独使用一种麻醉药物的效果欠佳,故常采取复合麻醉形式[5,6]。为探究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效果,本院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干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2018 年2 月~2019 年10 月本院66 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33 例。实验组患者年龄32~72 岁,平均年龄(56.05±8.19)岁;男20 例(60.61%),女13 例(39.39%);体重46~80 kg,平均体重(58.32±7.61)kg。对照组患者年龄33~71 岁,平均年龄(56.10±7.88)岁;男19 例(57.58%),女14 例(42.42%);体重45~79 kg,平均体重(58.28±6.97)kg。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后开展研究。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具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指征者;②年龄≥18 岁者;③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者;④对研究知情者;⑤不存在手术或麻醉禁忌证者。

1.2.2 排除标准 ①重要脏器功能严重异常者;②长期服用阿片类或安定药物者;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者;④精神障碍者;⑤1 年内接受其他类型手术治疗者;⑥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禁食12 h、禁饮8 h,入手术室后接监护仪对其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测。给予患者行快速麻醉诱导,即给予患者静脉推注1.5~2.5 g/kg 丙泊酚+0.4 μg/kg 舒芬太尼+0.6 mg/kg 阿曲库铵,诱导成功后,于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接麻醉机控制呼吸,确保呼吸频率12~14 次/min、潮气量控制在6~10 ml/kg,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35~40 mm Hg。实验组患者给予吸入1%七氟醚,氧流量控制在2 L/min,并给予患者静脉泵注4 mg/(kg·h)丙泊酚+0.1 μg/(kg· min)瑞芬太尼。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泵注5~6 mg/(kg·h)丙泊酚+0.15 μg/(kg·min)瑞芬太尼。所有患者在手术开始时静脉推注10~15 μg 舒芬太尼,实验组手术时间>45 min,对照组手术时间>30 min追加10 mg阿曲库铵。气腹关气时,停止吸入七氟醚,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调低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手术结束时,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T0、T1、T2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VAS 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效果判定标准[7]:患者安静,生命体征指标平稳,手术操作时无肢体活动为优;术中患者出现轻微无意识活动,生命体征指标存在一定波动,但不影响手术操作为良;术中患者出现明显肢体活动,影响手术操作,需追加其他药物才可完成手术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VAS 评分[8]:于术后1、6、12 h 判定,总分0~10 分,评分越接近10 分,则痛感越强。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者T1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T0、T2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表4。

2.3 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略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4 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术后1、6、12 h 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6。

2.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1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的心率对比 (,次/min)

表2 两组患者的心率对比 (,次/min)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表3 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对比(,mm Hg)

表3 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对比(,mm Hg)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表4 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对比(,mm Hg)

表4 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对比(,mm Hg)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表5 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对比(,min)

表5 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对比(,min)

注:两组对比,P>0.05

表6 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对比(,分)

表6 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表7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以往临床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常采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干预,其中丙泊酚具有起效快、镇静效果强等优势,但较多研究显示[9,10],上述药物的镇痛效果欠佳,而瑞芬太尼属于新型哌啶衍生物,亦具有起效快等优点,镇痛效果较佳,但上述药物的药效持续时间较短,进入体内后可被非特异性酯酶迅速降解,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联合使用可加快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但患者苏醒后极易因术后疼痛发生躁动,且丙泊酚使用剂量过多,可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安全性较难保证,故较多学者认为,可在上述麻醉方案基础上对患者加用其他麻醉药物,七氟醚亦属于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麻醉药物,本研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麻醉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是由于七氟醚属于吸入型麻醉药物,无刺激性,且血气分配系数低,能有效抑制心率过快问题,扩张血管,降低动脉压[11,12],且较多研究证实[13],七氟醚能有效松弛气道平滑肌,减少气道阻力,对减小麻醉风险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对患者联合使用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可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且不会对肝肾功能产生影响,安全性较高。

此次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T1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T2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相当,但更不易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对手术顺利开展具有积极影响。同时,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略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低于对照组的24.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采取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安全性更高,有助于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此外,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1、6、12 h 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亦提示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效果更佳,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感,对增加患者术后治疗体验感具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可有效延长肌松时间,减少肌松药的用量,且有助于减轻术后的疼痛感。

猜你喜欢
七氟醚丙泊酚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