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流动力学检查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21-05-17 04:34潘楚灶吴文启曾健文曾鹏蒋鶴龄蒋重和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障碍性盆底尿道

潘楚灶 吴文启 曾健文 曾鹏 蒋鶴龄 蒋重和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在中老年女性中的发生几率较高,该病症的发病几率可高达40%,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病症。盆腔器官脱垂疾病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后壁膨出、阴道前壁膨出、膀胱膨出及肠膨出等[1]。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女性身体健康产生严重不良影响,我国致力于对盆底功能障碍病症进行研究,只有有效分析患者盆底功能障碍等级,才有利于合理采取治疗措施对病症进行干预[2]。本文选取本院122 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尿流动力学检查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本院122 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1 例。实验组患者年龄最大62 岁,最小24 岁,平均年龄(41.22±7.25)岁;其中Ⅰ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22 例、Ⅱ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5 例、Ⅲ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6 例、Ⅳ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6 例、Ⅴ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2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大64 岁,最小25 岁,平均年龄(41.39±8.51)岁;其中Ⅰ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20 例、Ⅱ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6 例、Ⅲ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7 例、Ⅳ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7 例、Ⅴ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 例[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盆底肌力检查患者盆底肌功能障碍情况,检查过程中嘱患者收缩阴道,以收缩持续时间及连续次数进行盆底肌收缩功能情况的划分,告知患者收缩阴道过程中不要收缩腹肌,将肛提肌与腹肌分开收缩[3]。若是Ⅰ级盆底功能障碍,检测人员能够轻微感到患者肌肉收缩,但是收缩时间并不持续;若是Ⅱ级盆底功能障碍,则可见患者肌肉明显收缩,且收缩时间能够维持2 s,患者能够自主完成2 次;若是Ⅲ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肌肉收缩能力能够令手指向上和向前移动,且移动时间能够长达3 s,患者可完成3 次;若是Ⅳ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肌肉较为有力的收缩,且能够对手指压力产生抵抗作用,持续时间能够长达4 s,能够自主完成4 次;若是Ⅴ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肌肉收缩有力,能够持续对手指压力进行对抗,持续时间可长达4 s 以上,患者可独立完成5 次以上[4]。

1.2.2 实验组 采用尿流动力学检查患者盆底肌功能障碍情况,检查过程中采用尿流动力学仪(加拿大莱博瑞公司,型号Aquarius TT Triton),检查前对患者的子宫脱垂组织采用手法进行复位处理,在检查过程中采用压力流率进行同步测定。患者取半卧位,对患者外阴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处理,于尿道内植入F7 规格双腔测压导管,并指导患者排空膀胱,记录膀胱内残余尿量[5]。于直肠部位置入导管,测量腹腔内压力,对压力线进行调零处理后采用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在室温下进行灌注,待患者膀胱充盈度达到200~300 ml情况下时,需要观察是否存在漏尿情况,并测定漏尿点压力。若是患者咳嗽过程中存在尿液溢出情况,则检测结果为阳性[6]。开展尿道压力测定,前期测试方式与压力流率方式相同,膀胱内留150 ml 生理盐水,灌注生理盐水过程中设置灌注速度为2 ml/min,灌注过程中需要采用牵引器进行牵引,以1 mm/s 速度进行牵引,在空气中同时暴露灌注管道系统和测压管道系统的远端部位,确保液面能够与受检查人员的耻骨位置上缘处相吻合,调零压力传感器[7]。调零完成后对各个管道进行封闭处理,让患者咳嗽,检查管路连接的正确程度,若是在咳嗽过程中,测压管路,包括Pura 和Pves出现增幅一致的情况下,尿道口闭合压力为零,则此情况下可说明测压管道系统连接较好,封闭状况较好[8]。启动尿动力学检查仪的按钮后,测定尿道闭合压力最大值,若是在80 cm H2O(1 cm H2O=0.098 kPa)情况下,则说明检验结果为阳性,其数据参数均为尿流动力学仪器提供的标准参数[9]。对压力性尿失禁进行诊断,诊断时间主要包括患者最大尿道压力水平、最大尿道关闭压力水平和功能性尿道缩短情况,采用本尿流动力学仪进行诊断过程中,患者大笑或者咳嗽后出现尿失禁情况,每周失禁次数在2 次以上,压力试验及指压试验显示患者为阳性,1 h 尿垫试验检验患者的漏尿量在0 g 以上,尿动力学检查过程中若是患者未存在尿道梗阻和逼尿肌不稳定情况,则可确定患者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10]。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n,%)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大都以子宫脱垂、排尿困难和尿失禁等表现为主,盆底组织及筋膜的薄弱程度会导致患者发生压力性尿失禁,且随着盆底功能障碍病症严重程度的提升,排尿困难程度也会增长[11]。其主要由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会对患者膀胱尿道产生折叠,导致尿道压力值的升高,影响膀胱出口的正常,出现膀胱口梗阻情况,诱发排尿困难[12]。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方式可反映尿路功能状态,可直接进行压力性尿失禁病症的分类,合理选择临床治疗方案[13]。

临床对压力性尿失禁情况大多采用尿流动力学方式进行检查,虽然部分患者的排尿日志中并未存在尿失禁状况,但是经尿流动力学检查可见患者尿失禁表现,随着患者盆底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增加,尿失禁症状也极易被掩盖,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可明确病情,优化临床治疗方案。尿流动力学检查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包括病理因素、生理性因素和物理性因素,所以该检查方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足,但是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程度越高,患者的排尿困难表现也会随之加剧,所以尿失禁更易出现,也更易被诊断[14]。为更好的提升尿流动力学检验的准确性,必须依据排尿日志结合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明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更好的鉴别诊断患者病症,合理制定临床治疗措施,提高疗效[1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98.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尿流动力学检查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检验中的准确率较高。

综上所述,尿流动力学检查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障碍性盆底尿道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陌生的尿道肉阜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