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P 与HA 治疗膝早中期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对比分析

2021-05-17 04:34朱欣吴军张蜀平姜文凯谢应飞张大鹏吕元昊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骨性生长因子关节炎

朱欣 吴军 张蜀平 姜文凯 谢应飞 张大鹏 吕元昊

骨性关节炎是导致肌肉骨骼残疾的最为常见的关节疾病,关节软骨退变缺损是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病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4]。目前已有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早期为患者注射PRP 的临床疗效优于HA 的应用,为了能够比较自体PRP 与HA 在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本文抽取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于本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共95 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膝关节炎住院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其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5 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RP 组(47 例)与HA 组(48 例)。所有患者均随访6 个月;在进入研究前均提供书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PRP 组采用PRP 注射治疗,注射所需的PRP 均根据本院PRP 实验室的良好生产规范制备。为了避免食物摄入对纯净PRP 的影响,患者在注射当天采血前被指示禁食4 h。饮水不受限制。使用无菌技术,从肘前静脉抽取约50 ml 静脉血,通过PRP 试剂盒(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进行PRP制备。注射过程中,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保持伸直,通过触诊确定髌骨的边缘,并标记关节间隙的前外侧皮肤,消毒后方可进行关节腔穿刺注射,如有积液应先抽取完积液后再行注射。HA 组采用2.5 ml HA 注射治疗,注射体位与PRP 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WOMAC、VAS、IKDC 评分,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6 个月的WOMAC、VAS、IKDC 评分,WOMAC 及VAS 评分分值越高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IKDC 评分分值越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越好。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WOMAC、VAS、IKDC 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OMAC、VAS、IKDC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 个月,两组患者的WOMAC、VAS、IKDC 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PRP 组优于HA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表4。

表2 两组治疗前后WOMAC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WOMAC 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HA 组比较,b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HA 组比较,b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IKDC 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IKDC 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HA 组比较,b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报告有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临床上,膝骨性关节炎属于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功能丧失与疼痛是促使患者接受治疗的重要原因。关节局部疼痛为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活动之后疼痛程度会明显加重,通常出现在晨起时,稍微活动之后疼痛反而会有所减轻,若活动过度,则会增加疼痛感,休息之后会感觉关节僵硬,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出现摩擦感与弹响声,久而久之便会跛行,步态蹒跚。该疾病是老年人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中老年人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均产生了严重影响,同时也会明显加重社会与家庭负担。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目的在于促使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将退变病程延缓,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树立起了健康理念,倾向于选择舒适度更高、安全性更高的医疗手段进行治疗。现阶段,临床用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常见方式包括手术、理疗以及药物等,其中常见药物包括单纯镇静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现阶段,PRP 作为一种生物治疗方式,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中,治疗后1、3、6 个月,两组患者的WOMAC、VAS、IKDC 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PRP组优于HA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膝关节腔PRP 注射的新技术可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和改善日常活动。究其原因,PRP 属于一种自体血液制品,含有高浓度生长因子,在骨性关节炎治疗上相关的主要生长因子和生长因子家族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骨形态发生蛋白、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5-8]。以上生长因子可对局部血管生成进行促进,同时对炎症进行调节,对细胞因子与代谢酶分解进行抑制,促使局部成纤维细胞与干细胞在损伤部位聚集,并对附近健康细胞生成生长因子进行诱导,加快骨组织形成[9-11]。

综上所述,PRP 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延长膝关节使用年限,降低手术干预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是,需要进行更大的研究才能观察到患者的长期疗效。

猜你喜欢
骨性生长因子关节炎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