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检验价值

2021-05-17 04:34王葛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红细胞

王葛

贫血属临床常见的一种血液系统疾病,主要是由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或血红蛋白下降等因素造成。发病后,患者不仅会表现出全身乏力等症状,而且会引起多器官及系统的差异性反应,如皮肤苍白、头晕、头痛、心率加快、呼吸困难、食欲缺乏等[1]。随着物质、文化的进步与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直接导致贫血发病率的逐年增长,影响患者机体健康与生命质量的同时,还会造成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2]。根据相关诊断标准及分类来看,贫血可划分为地中海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类型。研究指出,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等患者,给予其尽早、有效的诊断能够对贫血治疗产生非常重大的意义[3]。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检验贫血的方法,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应用具有积极效果,同时还存在简单便捷、安全性高等特点[4,5]。基于此,本文选择了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100 例贫血患者和50 例体检健康体检者,均开展血液检验,并对其红细胞参数的差异性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100 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贫血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不具有影响本研究的其他重大疾病;③患者意识清晰,能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交流。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损伤者;②合并传染性疾病者;③其他恶性肿瘤者;④认知功能异常者;⑤合并神经功能障碍者;⑥内分泌疾病者。将贫血患者按照贫血类型不同分为缺铁性贫血组和地中海贫血组,每组50 例。另选择同期50 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缺铁性贫血组女38 例,男12 例;年龄最大65 岁,最小24 岁,平均年龄(43.48±7.24)岁。地中海贫血组女36 例,男14 例;年龄最大66 岁,最小25 岁,平均年龄(43.52±7.51)岁。对照组女34 例,男16 例;年龄最大63 岁,最小22 岁,平均年龄(43.51±7.19)岁。三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组后,三组均接受血液检验。在本次检验过程中,为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应统一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采集到受检者的血液标本后,应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管进行妥善保存。血液检验的具体方法:行血液检测前,三组受检者均应禁食禁饮约8 h,然后在晨起空腹状态下进行血液标本采集,采集外周静脉血约2~3 ml 到真空抗凝管中,颠倒混匀8 次,然后借助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检验。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三组红细胞参数水平,主要包括Hb、RBC、MCH、MCV、RDW 等。Hb正常参考范围:男120~160 g/L;女110~160 g/L。RBC正常参考范围:男(4.0~5.5)×1012/L;女(3.5~5.0)×1012/L。MCH 正常参考范围:27~34 pg。MCV 正常参考范围:80~100 fl。RDW 正常参考范围:10.5%~14.5%。当贫血患者的MCV<79 fl,MCH<28 pg,即可诊断为地中海贫血;当贫血患者的MCV<79 fl,RDW>14.5%,即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Hb、MCH、MCV、RBC 高于缺铁性贫血组,RDW 低于缺铁性贫血组;Hb、MCH、MCV 高于地中海贫血组,RBC、RDW 低于地中海贫血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中海贫血组的Hb、RBC、MCH 高于缺铁性贫血组,MCV、RDW 明显低于缺铁性贫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红细胞参数比较()

表1 三组红细胞参数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地中海贫血组比较,bP<0.05

3 讨论

在内科临床中,贫血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发病时,大部分患者会自觉耳鸣、头昏、眩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如未能及时接受针对性治疗,随着病情的持续进展与发作,不仅会加重贫血早期的临床相关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会造成休克反应,进而提高治疗难度[6,7]。因此,患者需要在入院后及时接受筛查诊断,通过血液检验的方法明确患者的红细胞参数,进一步确定患者的病情状况,然后在医护人员的建议下及时开展对症治疗[8]。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临床用于贫血诊断的方式越来越多,但是,血液检验因具有方便、简单、安全性高、检验效果好等优势,长期受到了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一致青睐[9]。据张霞等[10]学者研究指出,由于样本采集不规范、患者自身因素、送检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在临床检验期间造成误差,进而降低血液检验的准确性。研究提示,分析血液检验中的红细胞参数,能够有效鉴别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促使医护人员根据贫血的不同类型,予以患者针对性治疗[11-15]。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Hb、MCH、MCV、RBC 高于缺铁性贫血组,RDW 低于缺铁性贫血组;Hb、MCH、MCV 高于地中海贫血组,RBC、RDW 低于地中海贫血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中海贫血组的Hb、RBC、MCH 高于缺铁性贫血组,MCV、RDW 低于缺铁性贫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血液检验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参数,有助于鉴别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的类型,在提高诊断准确性的同时,还能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相关参考信息,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积极推广并应用。

猜你喜欢
缺铁性贫血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中医怎么防治贫血
春困需防贫血因
综合护理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严鲁萍教授治疗老年缺铁性贫血的经验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新生仔猪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