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吸附血液灌流对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胆红素及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

2021-05-17 04:34杨伟丽邓毅唐正荣谢勇莫林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灌流胆红素血症

杨伟丽 邓毅 唐正荣 谢勇 莫林荣

新生儿由于出生后体内胆红素代谢障碍,使得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增高,引起黏膜、巩膜及皮肤出现黄染现象,从而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加上新生儿血脑屏障未发育完全,无法有效结合胆红素,使得体内胆红素水平过高,当经过血脑屏障时易诱发脑损伤并发症,直接危害患儿生命安全[1]。血液净化技术属于急救手段,目前也被临床用于各种危重病救治中,获得了良好效果。为此,本次研究对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开展树脂吸附血液灌流治疗展开相应的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8 月~2019 年8 月本院接收的40 例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 例。观察组中男12 例,女8 例;日龄1~26 d,平均日龄(12.3±4.6)d。对照组中男11 例,女9 例;日龄1~26 d,平均日龄(12.4±4.6)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换血治疗:①患儿入院后需给予输注人血白蛋白与光疗,并在家属沟通同意后签署换血同意书,之后在3 h 内开展换血术治疗;②准备血源:采用新鲜AB 型血浆或O 型浓缩红细胞作为血源,并预热血液在37℃左右;③换血操作:妥善安放患儿在远红外抢救台上,在此前禁食1 次,换血量保持150~180 ml/kg,速度维持在每小时50 ml,按照患儿表现逐渐加大速度,但需每小时≤300 ml,每次换出血液100 ml 后,则加以10%1~2 ml 葡萄糖酸钙补液处理,同时密切关注患儿生命体征、呼吸及皮肤颜色等情况。

观察组接受树脂吸附血液灌流治疗:①常规治疗及灌流准备:在灌流前给予禁食,使用10~15 mg/kg 苯巴比妥静脉注射镇静处理、碳酸氢钠3~5 ml 碱化血液;②器械及药物准备:30 个50 ml 注射器、2 个三通活塞管、3 个留置针、100 ml 肝素氯化钠等渗盐水、6.5Fr双腔管儿童型管路、树脂血液灌流器(由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HA230 型)等;③血液灌流:在患儿出生后2~15 d 内进行灌注。安放患儿在患儿远红外抢救台上保持仰卧位,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选择颈静脉或股静脉插管,将血管回路、血泵及血液灌流器连接好,预冲洗血管回路与灌流器,先试用500 ml 5%葡萄糖溶液冲洗处理,之后采用2000 ml 肝素盐水反复进行冲洗处理,直到排空气泡为止;术前肝素化处理,起始用量为计量0.5~0.8 mg/kg,术中每半小时加量4~5 mg 肝素,血流速度维持在每小时80~100 ml,治疗时间保持在2~3 h,灌流完成后需给予1∶1 鱼精蛋白与肝素量中和。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②胆红素变化:检测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治疗后24 h)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③氧化应激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后(治疗后24 h)对两组患儿的MDA、SOD 水平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相关时间比较 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SOD、MDA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OD 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MDA水平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OD、MDA 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治疗相关时间比较(,d)

表1 两组治疗相关时间比较(,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比较(,µmol/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比较(,µmol/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U/m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U/m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3 讨论

新生儿是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发群体,主要是由于新生儿在出生后对外界适应能力较弱,且消化系统未发育成熟,导致体内胆红素明显升高,引起高胆红素血症发生,而胆红素神经毒性较强,当发展成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后会影响细胞代谢,对神经、皮肤造成刺激,阻碍心脏传导系统,并且容易形成肾小管胆栓,引起肾功能障碍,严重危害到生命安全[2]。因此,对于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积极采取有效治疗及干预对于患儿预后而言尤为关键。

目前临床对于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以换血疗法、血液灌流应用较频繁,换血疗法效率较高,但对于心肺功能不稳定、血压波动过大者耐受程度较低,还易造成血流动力学异常;同时换血疗法需要大量血液维持治疗,而该病是危急重症,需紧急换血,部分基层医院实现全血换血较为困难[3]。血液灌注属于血液净化技术之一,已有研究证实[4],可清除机体内结合血浆蛋白大分子物质、内源性毒素等,并且能够特异性清楚内毒素、炎性因子、胆红素等毒性物质,暂替肝脏代谢解毒功能,改善机体循环功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刘娟娟等[5]研究结果类似,表明树脂吸附血液灌流可有效改善患儿黄疸症状,降低机体胆红素水平,继而改善预后。树脂吸附血液灌流主要具备吸附作用,可吸附患儿血液中炎性介质,同时还能清除短链脂肪酸胆红素、芳香族氨基酚与氨基酸等,其具有吸附效率快、容量大及生物相容性佳等优点[6]。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均有改善,主要是通过大孔树脂吸附血液灌流,可有效且快速的将血液中胆红素等毒性物质清除,减少对机体造成的毒性作用,遏制恶性循环发生,不会过多的影响到血流动力学与电解质,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安全性较高,进而快速改善患儿预后效果[7]。

综上所述,针对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树脂吸附血液灌流治疗方案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灌流胆红素血症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1例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血液灌流治疗戊巴比妥钠中毒1例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