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5-17 04:34吕冰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胸片西沙肺结核

吕冰

慢阻肺,是一种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以呼吸困难、慢性咳嗽、胸闷、气短为主要症状,主要多发于老年群体[1,2]。老年慢阻肺患者由于自身机体功能减弱,加之合并基础疾病较多、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很容易合并肺结核等疾病,增加临床治疗难度,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3]。因此,寻找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治疗方案,对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慢阻肺合并肺结核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选取了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249 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对其应用不同方案治疗的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249 例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其中男188 例,女61 例;年龄50~75 岁,平均年龄(67.83±4.65)岁。纳入标准:①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气喘、咳嗽和胸痛等症状;②均符合慢阻肺和肺结核相关诊断标准:③年龄≥60 岁;④知晓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损伤;②伴有原发性或继发性痴呆疾病;③对本研究药物过敏;④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129 例)和对照组(120 例)。研究组,男98 例,女31 例;年龄60~81 岁,平均年龄(77.95±5.99)岁;病程2~10 年,平均病程(5.98±1.35)年。对照组,男90 例,女30 例;年龄61~82 岁,平均年龄(78.14±5.88)岁;病程1~10 年,平均病程(5.97±1.66)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常规给予X 线检查,并予以静脉补液、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结核治疗,口服利福喷丁(无锡福祈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40012),0.6 g/次,1 次/d;口服异烟肼(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636),0.3 g/次,1 次/d;口服乙胺丁醇(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349),0.75 g/次,1 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406)治疗,口服0.4 g/次,1次/d。严密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病情改善情况,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酌情调整药物剂量。两组均治疗3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患者治疗后喘息、胸闷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为显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所好转为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善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FEV1、FEV1/FVC 进行比较。③治疗3 个月后,统计两组痰菌转阴率、双肺阴影消失率和胸片空洞好转率。④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口干、恶心呕吐、乏力、失眠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FEV1、FEV1/FV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 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治疗后FEV1、FEV1/FVC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痰菌转阴率、双肺阴影消失率及胸片空洞好转率比较 研究组痰菌转阴率、双肺阴影消失率以及胸片空洞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表3 :两组痰菌转阴率、双肺阴影消失率及胸片空洞好转率比较[n(%)]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中发生恶心呕吐2 例,乏力1 例,口干1 例,失眠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8%(5/129);对照组中发生恶心呕吐2 例,失眠、乏力各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4/12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3,P>0.05)。

3 讨论

慢阻肺是常见慢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机体功能减退的老年人群,多以肺气肿形式存在,临床伴有持续气流受限,并可呈进行性发展,引起呼吸系统多种疾病,如肺心病、呼吸衰竭等。慢阻肺临床常见慢性咳嗽、气短、喘息等表现,其中慢性咳嗽为最早期临床表现,随病程进展往往可发展成为终身性病症[4]。随着人们生活方式转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慢阻肺发病率也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老年慢阻肺患者由于自身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很容易合并肺结核等疾病,给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肺结核主要因结核分歧杆菌感染所致,其临床表现与慢阻肺临床表现较为相似,可表现为胸痛、乏力、呼吸困难、盗汗以及咳嗽咳痰等症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诸多临床研究发现,合并肺结核的慢阻肺患者,患病后会出现较长时间的反复咳嗽症状,部分患者还会伴有消瘦、乏力等症状[5]。对于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主要采用解痉、平喘和抗感染等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酌情调整治疗方案,虽然具有较好效果,但是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功能减弱,长期应用大量抗生素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影响患者治疗效果[6]。因此,在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极为重要。

莫西沙星属于人工合成的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半衰期长等优势,患者使用后不易产生耐药性,且容易被机体吸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作用,且所需服用的剂量较少,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药物。有资料显示,莫西沙星在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不仅见效快,而且只需使用较少的剂量就能获得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患者的耐药风险[7]。对于莫西沙星的抗菌效果已有诸多研究证实,是临床常用抗菌药物[8]。杨飞等[9]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给予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常规抗结核等对症治疗的同时,加用莫西沙星治疗的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莫西沙星与异烟肼、乙胺丁醇以及利福喷丁等药物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研究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更佳,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从而促进患者病情缓解和预后改善,增强患者治疗效果。经治疗后,研究组痰菌转阴率、双肺阴影消失率以及胸片空洞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治疗方法可促进患者双肺阴影消失和胸片空洞好转,对患者的痰菌转阴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与王晓红等[10]学者的研究结果类似,证实了该治疗方法的可行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方案治疗的不良反应相当,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治疗并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

总之,在予以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应用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抑制患者机体炎性反应,促进患者痰菌转阴和肺功能改善,从而提升患者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胸片西沙肺结核
不同千伏的X线胸片检查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放射线胸片联合CT胸片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分析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鹰击”护西沙
高仟伏X线胸片和DR胸片在尘肺病影像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砗磲采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破坏——以西沙北礁为例
DR胸片与高仟伏胸片诊断尘肺病影像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