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联合神经节苷脂综合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神经功能重建的效果

2021-05-17 04:35林涌泉胡晓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神经节针灸神经功能

林涌泉 胡晓玲

脑梗死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危险系数也始终高居不下,伴随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该病的病死率虽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存活下来的患者也多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使得患者不能正常生活、工作,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通过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来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让患者能够生活自理,改善生存质量成为了临床医学工作者的研究重点[2]。神经节苷脂存在于脑灰白质中,对神经再生有重大促进作用,但单一的治疗效果欠佳,且容易出现皮疹、四肢发颤、心悸等多个副作用[3]。针灸作为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脑梗死这一病症是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式的[4]。本次研究采用中医针灸联合神经节苷脂对脑梗死恢复期神经功能重建进行综合治疗,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本院收治的91 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5 例)与对照组(46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0~82 岁,平均年龄(66.71±8.91)岁;病程3~9 个月,平均病程 (6.62±1.56)个月;观察组年龄46~83 岁,平均年龄(69.48±7.83)岁;病程2~7 个月,平均病程(6.59±1.53)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诊断符合脑梗死诊断指标;②均为首次发病;③病程均>2 个月;④恢复期间患者生命体征无异常;⑤意识清醒,能够进行交流;⑥脑部无外伤,既往无脑出血病史。

1.2.2 排除标准 ①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②严重的感染性疾病;③合并其他神经功能异常疾病;④对干预药物有过敏史;⑤患有皮肤疾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即每天定时协助患者翻身,调整体位,四肢肌力锻炼等。对照组采用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具体措施如下,给予神经节苷脂(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299,规格:2 ml∶40 mg×5 支/盒)60 mg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时间30 min,2 次/d,疗程3 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进行干预,具体措施如下:针刺风府、胃俞、风池、脾俞,酸胀感出针;肢体选择极泉、足三里、丰隆、肩髃、曲池、阳陵泉、手三里、外关、中渚、昆仑、环跳、冲阳、解溪;头针则选择顶颞前斜线、顶旁1 线、顶旁2 线、顶颞后斜线;腹部选择中脘、天枢穴。言语障碍加廉泉、金津、玉液;吞咽困难可加翳风,尿失禁加关元、中极。留针半小时,1 次/d。治疗时间为4 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的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于治疗前后使用Barthel 指数、NIHSS 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其中Barthel 指数总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生活能力越强;NIHSS 总分42 分,分值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②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降低90%~100%,病残程度显示0 级,为痊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相比降低45%~89%,病残程度显示1~3 级,为显著;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17%~44%,病残程度4~6 级,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17%,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著+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 指数及NIHSS 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Barthel 指数、NIHS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arthel 指数高于治疗前,NIHSS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 指数及NIHSS 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 指数及NIHSS 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发脑血管出现严重狭窄或者闭塞,进而导致脑局部出现供血不足,或供血中断,使脑部组织出现缺氧状态、缺血性坏死,最终引发血管供应区神经症状异常和脑功能损害的临床疾病[5-7]。该病特征为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等[8]。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如今大部分患者在经过及时的治疗后,基本都能够安全进入恢复期,并且生命体征表现较为稳定,但无一例外,在恢复期的患者均存在一个问题,那便是在恢复期间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工作质量,给患者带来困扰[9-12]。因此,如何有效促进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成为了医疗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例如以抗氧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降糖降压控制危险因素等一系列常规治疗,但这些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并不理想,过程中还需要配合其他治疗来提高临床疗效。

神经节苷脂,又叫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是一种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内,对神经功能具有调节改善作用的物质,它能够促进神经细胞进行重塑,神经再生,对脑损伤后的恢复和衰退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它对特异性钙离子还具有抑制作用,能够缓解脑部的水肿情况,增加受损脑组织内的血流量,使神经毒性减弱,但单一的使用神经节苷脂,对患者容易造成四肢抽搐,寒颤等不良反应[13-17]。因此,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中医疗法与神经节苷脂进行联合治疗,在中医学中,脑梗死被纳入“中风”的范畴内,在治疗时需要采取辨证论治。本研究选取的人中穴为督脉经穴,可开窍醒脑、解痉通脉、调和阴阳;风池穴隶属足少阳胆经,刺激可益气壮阳;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作用;极泉穴可活血通络、理气宽中,阳陵泉穴为八会穴之筋会,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18]。另一方面,针灸通过对游离神经末梢较为集中穴位予以刺激,使神经冲动的传入增加,从而达到促进神经元再生及神经功能重建的目的[19,20]。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干预后,两组Barthel 指数高于治疗前,NIHSS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Barthel 指数(63.41±2.17)分高于对照组的(56.33±2.08)分,NIHSS 评分(14.33±1.03)分低于对照组的(17.68±1.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联合神经节苷脂综合疗法可以更好地促进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研究。

猜你喜欢
神经节针灸神经功能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甲泼尼龙与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脊髓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