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治疗对新型毒品滥用患者神经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2021-05-17 04:35翁胜忠姜微高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毒品医师

翁胜忠 姜微 高明

毒品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精神状态等带来极为严重的危害,如果出现吸毒、毒品滥用的情况,不仅会导致自身健康状况下降,更会危害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并且降低吸毒者的生活质量[1]。与此同时,吸毒、毒品滥用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治安方面的问题[2]。目前,受到相关技术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新型毒品层出不穷,类型变得更为丰富,且危害力也提高。新型毒品滥用会导致吸毒者毒品依赖性增强,也会提高我国毒品犯罪率,单纯针对新型毒品滥用者进行强制性戒毒,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应当对其个人认知行为等进行改善、调整[3]。本次研究针对新型毒品滥用患者的治疗,选择两种不同的方式,现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84 例新型毒品滥用患者,本次研究的内容符合伦理委员会的审核要求,且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探究组,每组42 例。对照组男29 例,女13 例,年龄24~46 岁;探究组男31 例,女11 例,年龄25~47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为: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 中的诊断标准内容;②个人资料完整;③经临床检查存在身心症状与睡眠障碍等情况。患者的排除标准为:①合并其他物质滥用;②中途退出研究;③临床资料不全;④合并心血管疾病;⑤肝肾功能不全;⑥恶性肿瘤患者;⑦无家属照管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式治疗,医生选择科学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基础的健康指导,包括用药监督、疾病知识的宣讲、心理疏导与安抚等。

探究组患者则同时接受认知行为治疗,主要方法如下所示:医院方面选择接受过专业培训且有至少3 年认知行为治疗经验的心理治疗医师进行治疗,所选择的心理治疗医师对于戒毒等专业有详细了解,每周为患者实施2 次治疗,每次时间为1 h,需要让患者接受8 次治疗。心理治疗医师通过小组讨论会与讲解等方式,对患者存在的错误认知进行针对性分析、指导,之后对其错误认知进行矫正,帮助患者不断改变错误认知,形成科学认知,并且对其不良行为、不良情绪等进行疏导。心理治疗医师需要帮助患者充分认识到毒品复吸的严重危害,并为其展示一些复吸的高危情景等,帮助患者掌握、了解对应的应付技巧,提高抵御新型毒品的意识和能力。心理治疗医师也会选择《药物成瘾外科治疗手册》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帮助患者掌握高危情景的应付技巧。对于取得一定程度进步的患者,心理治疗医师需要及时给予患者鼓励,帮助患者提高信心,这样可以让患者更加主动地参与、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认知行为治疗的开展,避免患者因为不配合而导致治疗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在认知行为治疗当中,心理治疗医师也需要不断向患者强调,遵医行为的重要性,让患者遵照医嘱进行服药,并且听从医护人员的指令,从而保证治疗效果较好。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L-90、SRHMS、SF-36 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精神症状得分选择SCL-90量表分析,量表内容共分为五级,患者得分越高,精神症状越好。健康得分通过SRHMS量表进行分析,内容分为48 个条目,患者分数越高,健康状况越好。生活质量则选择SF-36 量表统计,内容包括患者的精神功能、社会功能、健康状态等,总分值为100 分,患者得分越高,生活质量就越高。此外,通过科室自制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的满意度,患者接受治疗且情况稳定后,进行自评打分即可。分值≤60 分为不满意,61~85 分表示较为满意,≥85 分为十分满意。总满意度=(较为满意+十分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L-90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SCL-90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探究组SCL-90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L-90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L-90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RHM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SRHM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探究组SRHM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RHM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RHM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SF-3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探究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 两组满意度比较 探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在社会不断发展、相关技术不断演变的背景下,社会中出现了多种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相比,新型毒品的类型更为丰富,且对于人体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更强[4]。如果出现了新型毒品滥用的情况,很容易诱发急性中毒等,这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并且诱发严重的精神疾病、躯体疾病等,产生严重危害。对于新型毒品滥用的患者,常规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改善具体症状,并让患者接受强制戒毒。但是,这种治疗方案的机械性较强,无法达到较好的效果,且很多患者治疗后仍然会出现复吸情况,甚至在复吸后出现极端行为[5]。

本院针对新型毒品滥用患者的治疗,选择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认知行为治疗,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心理治疗方案,主要是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行为等,从而帮助其改变不良认知、不良行为。新型毒品滥用患者容易在吸食毒品之后,出现严重的负性情绪、极端思想行为等,并且危害自身与社会。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改变患者的个人传统思维,帮助患者建立新的思维方式,也能提高患者的个人信心。心理医师通过认知行为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变自身对于毒品的认识,帮助患者认识到毒品的不良后果、严重危害,让其产生较强的警惕性,帮助患者自觉抵御新型毒品的诱惑,从而远离毒品。心理治疗医师会帮助患者从根本层面认识到毒品吸食、复吸的严重危害,提高健康意识,改善其精神状况,患者的健康行为也会得到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针对新型毒品滥用患者,对其实施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改善其精神症状,也能提高生活质量,该方案的可行性较强。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毒品医师
销毁毒品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火烧毒品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