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骨髓炎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2021-05-19 08:17沈玉萍
医药前沿 2021年4期
关键词:厌氧菌骨髓炎化脓性

尹 健,沈玉萍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临床检验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临床骨科中骨髓炎是一种较为棘手疾病,因为感染致病菌较为复杂,在治疗过程中常常因为不够了解致病菌以及药敏试验不及时,导致出现对患者用药不当或者盲目用药的情况,对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加大患者经济负担以及痛苦[1-2]。本次对200 例化脓性骨髓炎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旨在分析骨髓炎致病菌以及耐药情况,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使治疗效果更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8 年9 月—2019 年9 月我院收治的200 例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男142 例,女58 例,年龄24 ~54 岁,平均(35.65±5.47)岁,感染部位:74 例胫腓骨、31 例股骨、27 例肱骨、25 例尺骨、23 例髋骨、10 例其他。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各自疾病类型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无恶性肿瘤、血液疾病;(3)所有患者无神经疾病,能够样本取样;(4)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2)患者存在低血压、贫血等疾病;(3)患者存在恶性肿瘤、血液疾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骨髓炎细菌进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统计细菌培养结果,使用由生广州迪景公司生产的M-H 平板以及血琼脂平板,规格均为90 mm,使用三洋MLR-351H 型恒温恒湿培养箱;由浙江拱东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无菌棉拭子试管,使用由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 COMPACT 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使用由Oxoid 公司提供的抗菌药物药敏纸片,包括先锋V、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苯唑青霉素、羟芐青霉素、氨芐青霉素、青霉素、氨霉素以及环丙沙星。对患者窦道周围皮肤使用含量为3%的碘伏进行消毒,在无菌操作下将无菌棉签插入患者窦道深处,搅动1 圈后将其置入无菌试管中,封闭好试管,将标本直接在接种在血琼脂平板中,放置有氧条件下培养24 h,温度为37 ℃,对致病菌菌种进行鉴定,在M-H 平板上涂抹细菌菌液,贴上药敏纸片,放置温度为37 ℃环境下培养24 h,对抑菌环直径进行测量,记录药敏情况。

1.3 观察指标

分析细菌药敏试验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χ2检验,P <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细菌培养结果

在200 例标本中,阳性标本177 例,占88.50%,阴性标本23 例,占11.50%,其中最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79 例,占44.63%,其次为铜绿色假单胞菌29 例,占16.38%,见表1。

表1 177 例阳性标本细菌培养结果

2.2 药敏试验结果

对所有致病菌使用十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其中敏感率最高丁胺卡那霉素,敏感率为75.71%,其次为环丙沙星,敏感率为61.58%,敏感率最低为青霉素,敏感率为9.60%,见表2。

表2 177 株致病菌对10 种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

表2(续)

3.讨论

临床上化脓性骨髓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主要因为化脓性骨髓炎感染的致病菌较为复杂,混和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同时存在标本无菌生长的情况,因为实验中未做厌氧菌试验,导致对厌氧菌遗漏,未针对厌氧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导致临床上的抗感染治疗未彻底,对治疗效果造成极大影响。未做厌氧菌培养,会存在约25.7%病原菌不能被发现,其中针对单纯厌氧菌感染常常被诊断为无菌脓肿,因厌氧菌感染大部分情况为多菌性,其中常见的脆弱类杆菌产生的β 酰胺酶会降低病灶青霉素浓度,使其失活,在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考虑,在化脓性骨髓炎感染致病菌中,其特点为感染致病菌复杂,存在交叉性、多重性、混合型、厌氧菌、需氧菌,使用单一药物或者抗生素进行治疗效果不甚理想[3-4]。

在治疗化脓性骨髓炎中,发部分使用手术治疗加抗菌药物治疗,其中关键在于抗菌药物的使用,需要保证抗生素有效的控制感染,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中需要针对致病菌的特点,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合理用药[5-6]。(1)在治疗中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敏感性最高的药物;(2)使用药物治疗中需要联合用药,因化脓性骨髓炎感染中出现混合性感染,会导致单一药物或者抗生素难以有效治疗;(3)药物选择中需要选择对厌氧菌有效的抗生素,或者采取治疗厌氧菌的相应方式;(4)重视感染致病菌的多重耐药性,对患者进行多次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抗菌药物进行调整[7-8]。大量的临床研究表示,化脓性骨髓炎中最为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葡萄球菌属,也是革兰阳性菌的一种,典型为球形,直径在0.8 µm 左右,对营养要求不高,能够在普通培养基上良好生长,属于需氧、兼厌氧菌,是人体化脓感染中最为常见的致病菌,会导致人体出现局部化脓感染[9]。本次200 例标本中,阳性标本177 例,占88.50%,阴性标本23 例,占11.50%,其中最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79 例,占44.63%,其次为铜绿色假单胞菌29 例,占16.38%;对所有致病菌使用10 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其中敏感率最高丁胺卡那霉素,敏感率为75.71%,其次为环丙沙星,敏感率为61.58%,敏感率最低为青霉素,敏感率为9.60%。

综上所述,在化脓性骨髓炎中,出现细菌种类较多,需要进行细菌培养,分析出致病菌,同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多种抗生素进行联合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厌氧菌骨髓炎化脓性
2019年河北省血流感染厌氧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您想了解厌氧菌吗
骨髓炎的诊治原则
Gas from human waste
上海地区厌氧菌检验室间质量评价
聊聊猩红热与化脓性扁桃体炎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VSD在治疗急慢性骨髓炎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