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联合射频治疗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下肢痛的效果观察

2021-05-19 08:17崔志强
医药前沿 2021年4期
关键词:臭氧射频腰椎

崔志强

(阿克苏第一人民医院 新疆 阿克苏 843000)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极为多见的疾病,其病情的发生率较高,这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常发于中老年人群。在患者发病后,会出现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行走困难、瘫痪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在病情严重后,常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损伤的腰椎间盘进行修复。但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 FBSS)下肢出现剧烈的疼痛,降低患者的预后[1]。为此对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进行有效的治疗,缓解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将对臭氧联合射频治疗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下肢痛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现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11 月—2019 年11 月收诊的出现下肢痛的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患者176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88 例。纳入标准:(1)符合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判断,并没有其他疾病的病症影响;(2)患者愿意接受此次实验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3)本次研究的方案经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排除标准:(1)患有恶性肿瘤、全身性传染疾病等重大疾病;(2)存在严重认知障碍、精神疾病或明显记忆损害;(3)患者为过敏体质,对本次治疗使用的臭氧过敏。对照组88 例中,男性46 例,女性42 例,年龄23 ~60 岁,平均(42.3±0.3)岁;观察组88 例中,男性48 例,女性40 例,年龄22 ~63 岁,平均(41.1±1.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臭氧治疗。对患处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后,对患者采用1%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在CT 的引导中,对穿刺位置进行确定,采用射频穿刺针进行穿刺,确保针头位于椎间盘的中央,将15mL 的臭氧(50μg/L)缓慢注入,在CT 观察下,保证臭氧的均匀分布,随后将针头拔出,进行止血,采用医用的无菌胶布对穿刺点进行遮盖。

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射频治疗。臭氧治疗的操作与对照组相同,在完成臭氧治疗后,在对患者进行10 ~15 min 的观察后,若无异常情况,则可患者进行射频治疗。将穿刺针退至靶点,将Baylis 射频治疗仪接入穿刺针上,依次进行阻抗测试、感觉神经刺激、运动神经刺激,在确定针尖周围无神经后进行射频治疗。在治疗完成后,对穿刺点进行消毒、遮盖。患者均卧床休息3 d,在3 个月内禁止腰部的负重运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分值为10 分,区间0 ~10 分,0 为无疼痛,10 为疼痛剧烈。(3)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障碍指数法(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的评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功能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59%高于对照组的8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

治疗后1 个月、治疗后3 个月观察组患者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分,±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分,± 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后1 个月 治疗后3 个月观察组 88 6.15±1.35 1.83±0.98 2.58±1.25 2.31±1.15对照组 88 6.14±1.32 1.88±1.05 3.12±1.32 3.25±1.68 t 0.050 0.327 2.786 4.331 P 0.960 0.744 0.006 <0.001

2.3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ODI 评分比较

治疗后、治疗后的1 个月、3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ODI 评分比较(分,± s)

表3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ODI 评分比较(分,± 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后1 个月 治疗后3 个月观察组 88 46.15±6.86 18.26±6.79 19.88±5.16 21.23±5.61对照组 88 45.55±6.34 21.26±6.81 23.19±6.09 24.56±6.39 t 0.603 2.829 3.890 3.563 P 0.548 0.005 <0.001 <0.001

3.讨论

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主要指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的手术治疗之后,所出现的持续性、反复性的慢性疼痛,所出现的症状在不同的患者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在患者出现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后,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

为了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对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2]。在3 种治疗中,保守治疗对症状较轻的患者有所改善,但对病情严重的患者,临床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此种方式更适用于进行辅助治疗;在手术治疗中,经相关研究显示,手术治疗虽能松解瘢痕、黏连,但远期疗效欠佳,术后易复发瘢痕、黏连,引发下肢放射性疼痛等[3]。因此,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介入治疗是在临床治疗的最佳方式。臭氧治疗和射频治疗都是临床对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的主要措施。臭氧属于强氧化剂,能够缩小髓核体积,减轻患处的压迫感,并且对患者的疼痛进行缓解,射频治疗可以通过穿刺针改善病灶内部水分子运动状况,使其产生共热现象,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4-5]。

在本次的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的单一臭氧治疗与观察组患者进行臭氧联合射频治疗中,通过对比,能够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59%,较对照组患者88.64%的治疗有效率相比更高。在VAS评分和ODI评分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3 个月的观察中,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了采用臭氧联合射频治疗对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下肢痛的治疗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下肢痛的治疗中,采用臭氧联合射频治疗能够更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臭氧射频腰椎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文印室内臭氧散发实测分析及模拟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利用臭氧水防治韭菜迟眼蕈蚊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臭氧分子如是说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