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立替康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2021-05-19 08:17方佳彦陈永发曹红敏
医药前沿 2021年4期
关键词:西妥毒副单抗

方佳彦,陈永发,曹红敏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 广东 东莞 523000)

结直肠癌是发生率仅次于胃癌的消化道恶性肿瘤[1,2],结直肠癌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病情持续进展会导致局部腹痛、腹泻、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出现,而晚期以贫血、体重下降为主要表现。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手术根治机会已丧失[3],一般需要通过放化疗来延长生存期。含伊立替康的化疗方案是临床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常用方法,但存在一定的应激反应,会对患者的治疗耐受性产生影响。西妥昔单抗属于分子靶向药物,通过阻断EGFR信号传导途径可发挥抗肿瘤的作用,本文就伊立替康联合西妥昔单抗在该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提高该病患者的生存率。正文阐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 年10 月—2019 年9 月本院接收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随机选取74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中相关诊断标准并经肠镜、病理活检证实为结直肠癌者;(2)TNM 分期为ⅢB-Ⅳ期者;(3)神志清楚,能配合完成各项检查和治疗者;(4)卡氏评分在70 分以上者;(5)预计生存期超过3 个月者。(5)本次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签属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者;(2)存在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其他肝脏病变者;(3)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者;(4)对相关药物存在过敏反应者;(5)近期使用过影响此次研究疗效或预后的药物者。

脱落或剔除标准:治疗期间因不能耐受毒副反应而退出研究者;放弃治疗者。

对照组37 例,男19 例,女18 例;年龄为42 ~73 岁,平均(58.44±4.60)岁。病理分期:ⅢB 期24 例,Ⅳ期13 例。结肠癌19 例,直肠癌18 例。分化类型:低分化4 例,中分化19 例,高分化14 例。

观察组37 例,男22 例,女15 例;年龄为43 ~74 岁,平均(58.49±4.67)岁。病理分期:ⅢB 期25 例,Ⅳ期12 例。结肠癌20 例,直肠癌17 例。分化类型:低分化5 例,中分化20 例,高分化12 例。

组间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FOLFIRI 方案。第1d,在5%葡萄糖溶液中溶入伊立替康180 mg/m2,静脉滴注,时间为30 ~90 min;再依次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400 mg/m2、亚叶酸钙400 mg/m2,1 日1 次,1 周1 次,2 周为1 个周期,共计治疗4 个周期。

观察组采用在上述治疗措施的同时加用西妥昔单抗。西妥昔单抗起始剂量为150 ~180 mg/m2,静脉滴注,时间为30 ~120 min,1 周1 次。1 个治疗周期为2 周,持续治疗4 个周期。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1)抽取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 个周期后的空腹静脉血5 mL,以每分钟3 000 转的速率离心15min,分离出血清和血浆,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甲胎蛋白)。(2)对两组患者治疗4 个周期的疗效进行评估:在治疗后肿瘤病灶消失且持续时间超过4 周--完全缓解;肿瘤病灶缩小超过50%且持续4 周以上--部分缓解;肿瘤病灶缩小≤50、增大不足25%则为稳定;肿瘤病灶增大≥25%则为进展。计算疾病总控制率=(37 例-进展例数)/37 例×100%。(3)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发生的毒副反应情况。随访1 年,计算1 年生存率。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肿瘤标志物水平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与对照组相近(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如表1。

表1 对比两组的肿瘤标志物水平

2.2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总控制率同对照组进行比较显著更高(P <0.05)。如表2。

表2 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n(%)]

2.3 毒副反应发生情况、1 年生存率

两组患者之间对比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无较大区别(P >0.05);观察组患者的1 年生存率明显较对照组更高(P <0.05)。如表3。

表3 对比两组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1 年生存率[n(%)]

3.讨论

针对已错过手术根治时机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而言,化疗是首选的治疗手段,能够将肿瘤细胞杀灭[4],但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自身状况、营养状况均较差且免疫功能下降,对化疗的耐受性下降,因此会影响到预后效果,故需要合理选择化疗方案。

伊立替康属于喜树碱类衍生物[5],其特异性结合真核细胞DNA 拓扑异构酶,能够对肿瘤DNA 复制、细胞分裂进行干扰,对肿瘤生长进行抑制,促使肿瘤细胞凋亡[6]。含伊立替康的化疗方案可发挥协同作用,促使化疗疗效增加,降低肿瘤复发率,但由于癌细胞存在耐药性、患者对化疗耐药性差等因素的影响,取得的疗效未达到预期。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发为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促进了患者生存率的提升。西妥昔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其作为分子靶向药物,能够结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7],对信号传导、酪氨酸酶的磷酸化进行阻断,可抑制细胞增殖,促使肿瘤细胞凋亡。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下降,且数据低于对照组,疾病总控制率、1 年生存率均更高,毒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当,充分说明了伊立替康与西妥昔单抗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分析原因在于,加用西妥昔单抗能够增强含伊立替康化疗方案的抗肿瘤作用,且其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可发挥分子靶向作用,对肿瘤血管生成进行抑制[8],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提高,因此能够增强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故可获得更好的疗效,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能够延长生存期。

综上所述,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的用药方案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

猜你喜欢
西妥毒副单抗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vlimid combined with Rituximab in the treatment of follicular lymphoma: A meta-analysis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西妥昔单抗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治疗后的后续应用研究进展
FOLFIRI 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
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探讨
使用抗CD41单抗制备ITP小鼠的研究
EGFR表达与放疗抵抗的关系及西妥昔单抗用于直肠癌术前放疗增敏的研究进展
西妥昔单抗联合IMRT同步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预防化疗毒副反应中的作用分析
西妥昔单抗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