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5-19 08:17邱奕华吴春华王燕珍
医药前沿 2021年4期
关键词:贝拉恶心病症

邱奕华,吴春华,王燕珍

(1 恭城瑶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内二科 广西 桂林 542500)

(2 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内二科 广西 桂林 542500)

十二指肠炎指的是患者十二指肠部位上发生的炎性病变,主要包括原发性十二指肠炎和继发性十二指肠炎两种,原发性十二指肠炎也被称之为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发病后,可见患者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呕血和黑便症状,常与十二指肠溃疡区分困难,且大部分患者合并慢性胰腺炎、胆道疾病、肝硬化、慢性肝炎和慢性胃炎病症[1],分析十二指肠炎的发病原因,大都是由于患者长期饮酒、服药或者食用刺激性食物相关,受到放射线照射也可诱发这一病症,萎缩性胃炎和前表象胃炎可诱发十二指肠溃疡。此外,感染、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也会诱发十二指肠炎病症的发生[2]。尽早采取措施对患者并行进行治疗,可提升患者机体舒适感,所以本文就对十二指肠炎应用雷贝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论述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实验研究的132 例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十二指肠炎病症,入组时间为2018 年5 月—2020 年5 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66 例,男女比例为34:32,最大与最小年龄分别为72岁和18岁,均值(51.24±6.26)岁,其中包含继发性十二指肠炎患者28 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炎患者38 例;对照组66 例,男女比例为35:31,最大与最小年龄分别为75岁和20岁,均值(51.36±6.18)岁,其中包含继发性十二指肠炎患者30 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炎患者36 例。纳入标准:(1)两组患者均经影像学诊断确诊为十二指肠炎病症;(2)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研究协议书;(3)患者年龄18 ~80 岁;(4)患者均无严重恶性肿瘤病症。排除标准:(1)排除药物使用过敏或者存在过敏史的患者;(2)排除妊娠期、哺乳期患者;(3)排除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等器质性疾病患者;(4)排除思维异常、意识障碍、精神疾病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病症干预,在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指标的检查,包括血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消化内镜检查,以对患者机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令患者服用克拉霉素片联合阿莫西林进行病症治疗,克拉霉素片(生产厂家:济南利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83810;产品规格:0.25 g×6 s),用法用量为口服,每次0.25 g,2 次/d,若是患者病症严重,可增加药物用量至0.5 g。阿莫西林(生产厂家: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C20150055;产品规格:

0.25 g×24 s),药物用量应为1 ~2 粒每次,2 次/d,可空腹服用,也可与食物共同服用。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药物雷贝拉唑进行治疗,雷贝拉唑(生产厂家: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091;产品规格:10 mg×7 s),口服1 次/d,晨起时服用,餐前服用以发挥药物治疗效果[3]。

1.3 疗效判定及观察指标

1.3.1 疗效判定 分析临床疗效,显效:患者临床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及便秘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4],消化内镜检查胃黏膜无异常表现,无异常病灶,炎性指标恢复正常水平[5];有效:患者临床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及便秘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消化内镜检查胃黏膜基本无异常表现,基本无异常病灶,炎性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水平;无效:患者临床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及便秘等临床症状未见变化甚至加剧,消化内镜检查胃黏膜存在异常表现,存在异常病灶,炎性指标处于异常水平。

1.3.2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发生胃灼烧、口干、味觉异常和头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主要包括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部疼痛和黑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发生胃灼烧、口干、味觉异常和头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实验组的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部疼痛和黑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s)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s)

组别 例数 消化不良 恶心呕吐 腹部疼痛 黑便实验组 66 1.69±0.58 1.09±0.52 1.05±0.66 2.12±0.53对照组 66 3.12±0.87 2.23±0.78 2.68±0.74 4.69±0.49 t 11.111 9.879 13.355 28.926 P<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十二指肠疾病属于临床多见的消化道类病症,当前,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饮食种类日益丰富,饮食习惯逐渐改变,食物烹饪方式加之饮食类型的影响,均直接导致十二指肠炎患病人群数量的增加[7]。雷贝拉唑属于分泌抑制性药物的一种,属于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的一种,其在进入人体以后,能够在胃壁细胞部位附着,以此发挥对胃酸的抑制作用,对十二指肠的逆蠕动产生抑制效果,提升胃排空的效率,可有效缓解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改善胆汁反流表现,对体内微循环实现调节目的。雷贝拉唑药物在服用后的1 h 内,会产生药物治疗效果,可发挥长时间的胃酸抑制作用,初次服用药物后,23 h 内会对食物刺激产生的酸及胃酸量产生明显抑制效果[8]。雷贝拉唑应用以后,代谢产物会随患者的尿液排除患者体外,部分药物会随粪便排出患者体外。应用药物后,可发挥胃肠交感神经的抑制效果,对神经血管痉挛情况进行缓解,提升炎症消除速度,尽快缓解患者病痛,治疗效果显著。

研究表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80.30%,实验组发生胃灼烧、口干、味觉异常和头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21.21%,实验组的消化不良(1.69±0.58)d、恶心呕吐(1.09±0.52)d、腹部疼痛(1.05±0.66)d 和黑便(2.12±0.53)d 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可见,采用雷贝拉唑对十二指肠炎患者病症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胃肠部位异常病灶,恢复炎性指标的正常化,药物应用后的不良反应比较少,且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短。

综上所述,雷贝拉唑对十二指肠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贝拉恶心病症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老狗贝拉
青春期病症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题出的太恶心
四十九条围巾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观察
HPLC法测定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的有关物质
夏季常见病症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