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脉留置针操作中同质化管理培训师模式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05-19 08:17谢莉莉刘万珍阮文红
医药前沿 2021年4期
关键词:培训师同质化导管

谢莉莉,刘万珍,阮文红,黄 婷,吴 昕

(1 潮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广东 潮州 521011)

(2 潮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广东 潮州 521011)

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微创等优势,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但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各种不规范操作常导致出现各种留置针相关不良事件,为此规范护理人员使用正确使用留置针,降低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各种不良事件尤为重要。既往采取传统的培训管理模式通常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型培训管理方法,使护理人员能够掌握正确的静脉留置针相关操作,达到成功穿刺、安全留置等目的[1]。同质化管理原本是一种市场营销中的概念,而后该概念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当中,将其应用于静脉留置针操作当中目前仍然属于空白,并没有相关参考文献作为参考数据。本文旨在探讨在静脉留置针操作中应用同质化管理培训师模式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 年1 月—2020 年9 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将2016 年1 月—2017 年12 月设置为对照组,对照组中选择896 例静脉留置针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 年4 月—2020 年9 月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选择1463 例静脉留置针为研究对象。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对我院25 个临床科室的护士作为培训对象,护士涵盖N0 ~N3 层级,学历涵盖中专、大专、本科,两组人员在层级、学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管理模式,由我院静脉组专业培训师对全院各科静脉组联络员进行静脉留置针使用标准化操作培训及考核,然后由各科联络员在规定时间内对本科室护士进行培训考核。

观察组采用同质化管理的培训师为主导的护理培训模式,具体内容如下:(1)在全院挑选护理师以上职称、具有3 年以上临床带教经验、取得经医院培训合格后颁发带教老师证书的护士成为静疗培训师,由静疗总教练员对培训师进行同质化培训及考核,培训内容包括静脉留置针相关理论与操作、临床教学方法。培训考核后所有培训师均逐一以示范操作步骤、讲解每一个步骤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不这样操作有什么后果的方式进行静脉留置针教学培训展示,总教练员对培训师的不足之处提出指正,使教练员在培训内容及方法上达到同质化。(2)利用同质化培训师连续3 年对全院临床护士进行静脉留置针相关操作培训考核。每年培训结束3 个月对临床护士进行抽考,评价护士对于相关操作掌握程度。(3)每年对临床科室进行静脉留置针使用现状横断面调查,了解培训后在临床的应用效果。在数据录入过程中,需要遵循“专人录入,双人核对”原则,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性。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在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导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静脉留置针相关操作方法合格率,其中静脉留置针相关操作合格率采用留置针使用现状调查结果体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静脉留置针操作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静脉留置针操作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静脉留置针操作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在静脉留置针操作过程中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留置针操作不当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留置针因操作不当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留置针操作不当比较[n(%)]

3.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护理队伍的不断壮大,对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的要求不断扩展,护理操作技能的复杂性及风险性也越来越高,对护理操作技能规范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静脉输液治疗是现代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静脉输液也是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最常用、最普遍的操作技术[2]。静脉留置针作为新一代的科研成果,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操作简便、刺激性小、留置时间长,可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有利于临床用药和应急抢救、减少职业暴露的危险、降低静脉炎发生率等优点,可以为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减轻多次穿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已经成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输液工具,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若操作及维护不规范常可导致患者出现皮肤损伤、静脉炎、药液渗漏、导管回血、堵管等相关并发症及导管不良事件,使静脉留置针无法达到预期使用效果及时间,造成病人痛苦及费用增加,导致患者满意度下降。所以,如何对护士进行静脉留置针培训,使护士能正确掌握静脉留置针相关操作,达到成功穿刺、保护血管、安全留置的目的尤为重要[3]。

本次研究中采用同质化培训师对全院临床护士进行静脉留置针相关操作同质化培训,预期达到提高静脉留置针相关操作的正确率,降低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及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目的。通过观察静脉留置针相关操作的合格率、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及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预期可达到对同质化培训做出合理评价的目的。目前临床针对同质化培训应用研究不多,在留置针培训领域未见相关报导,同质化培训本地区应用经验尚属空白。本研究在培训方面具有创新之处,对于探讨新型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4-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静脉留置针操作过程中其并发症发生率、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留置针现状不良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

综上所述,在静脉留置针操作过程中应用同质化管理培训师模式可有效减少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培训师同质化导管
还剩几只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企业内部兼职培训师队伍建设实践探讨
时事新闻报道如何避免“同质化”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戏曲“同质化”现象之思考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规培”同质化与医生“精英化”
导管人生
我国第一批FIDIC国际认证培训师候选人初审培训班在京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