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模式在ICU 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05-19 08:17彭文婷黄艳楠冯慧梅
医药前沿 2021年4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专科护士

彭文婷,黄艳楠,冯慧梅

(中山市横栏医院 广东 中山 528478)

通常情况下,需要入住ICU 的患者都是病情严重的危重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也需要进行全天候的监护,防止患者病情出现突发性的转变或受到致死性并发症。所以,针对ICU 患者而言,一定要对其实施科学、完善、规范的护理服务,加强病区环境以及患者病情的管理。随着医疗改革和优质护理的开展,医疗结构迫切需要一批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扎实的护理人员,培训已成为护理人员进行筛选、竞争、培养的一个关键手段,如何通过有效的培训活动来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当前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对于ICU 专科护理人员来说,不但需要掌握熟练的专业技术,对各类医疗仪器进行熟练操作,同时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科监护知识,最重要的是需要拥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对于刚入职的ICU 护士来说,怎样在短时间内尽快上岗,确保临床护理质量、增强重症病患安全等则是科室负责人需要思考及处理的一个关键问题。对于传统的培训体系来说,一般是以课堂授课为主导,带教教师利用课件讲解的方式进行教育与指导,并借助于图片、视频等工具对理论知识进行解析与传授,对临床医疗仪器、专科监护技术等进行示教演练等,再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指导等,这属于比较传统且典型的培训模式,与护理人员的认知规律相吻合,不过这种培训模式相对单一,无法和实际临床护理工作相结合,无法直接增强新入职护理人员的临床操作技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利于培养ICU 新入科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意识及能力。我科室于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对24 名ICU 专科护士进行多元化模式培训,取得较好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 我 院ICU 对24 名ICU 专科护士中,年龄为20 ~46 岁,平均年龄为(23.34±4.61)岁,职称分布:主管护师、护师及护士均是8 人;学历:本科20 人,专科4 人;ICU 工作年限:10 年及以上8 人,5 ~9 年12 人,5 年以下4 人;婚姻状况:已婚12 人,未婚12 人。经过护理理论和技能操作培训,且成绩不错,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24 名ICU 专科护士实施多元化培训模式。其培训步骤包括:(1)设置具体的培训要点及目标:了解ICU 室的护理职责、特点及发展方向;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微课、PBL 等教学方式帮助护士人员掌握急危重症的临床表现、病理以及治疗护理;利用翻转课堂培训的优势,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增强专业能力。对于患者的疼痛诉求及时给予回复;可以通过循证护理对ICU 病人进行监护;了解ICU 感染防控要点。同时组织护士人员进行三级护理业务查房,将查房相关的内容引入培训和考核中,转变护士人员的工作态度,由以前的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1]。(2)选择师资。科室主管护师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实践技能培训由护师进行一对一培训,确保受培训的护理人员可以完成规定的培训项目。(3)培训时间和方式:每个月集中授课两次,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利用20min 小讲课学习,按照卫计委制定的具体培训制度给予培训。总带教通常由护士长兼任,其职责是:编制具体的培训内容及计划,并明确培训期间的质量监督考核要点:一对一导师一般是由护理组长或资历丰富的护师兼任,其职责是:对刚入科护士的临床实践操作技能进行培训与考核,并加强心理干预。①床边示范相应的临床操作技能。对ICU 常规护理仪器进行熟练应用,通过示范教学之后安排新入科护士回答具体的操作要点,并现场安排一名新入科护士进行口述,之后分期对所有新入科护士实施考核与评估。②理论知识考核通过PBL教学法来推进。ICU 常见病症的护理注意事项、一些护理监护技能等相关的理论知识一般需要利用相关病例根据多媒体平台,并结合科室中现有患者存在的问题,鼓励新入科护士提出相关问题,并展开研究与讨论,然后总结出相应的护理方案,最后带教老师需要对其进行总结与归纳,护士长需要每周进行提问、监管、巩固。③护理任务流程培训通过情景模拟法进行推进。对重症室病人的出入科处置、临床护理文书记录、医嘱记录、危重患者转移、卧位指导、相关ICU 应急预案等实施情景模拟指导,并按照实际工作要求,探讨其具有的意外及突发问题,然后明确相应的处理方案,并对其进行系统考核。④实践操作技能培训模式及时间调整:根据本科室的实际需求,增设或调整实习项目约150 个,待理论知识培训结束后,安排护理人员进行临床实践,护理人员可以按照专业特点进行轮岗训练[2]。

1.3 观察指标

24 名ICU 专科护士培训前后惊醒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成绩比较。(1)理论知识考核:培训前后的考核要点主要以培训重点为主导,其考核题型一般包括填空、判断题、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答题和病例分析等,理论成绩≥60 分为合格。(2)专业技能考核:技能考核贴近临床实际,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着重分析护理人员的医疗设备实践操作技能、小组合作能力、预先设计考试题目,利用ECS 呈现病情及具体指标变化,24 名ICU 专科护士采用抽签方式随机分为3 组,由主管护师进行现场考核;个人考核一般是按照ECS 监护呈现的实际病况、指数变化等给予评估与判断,且利用科学、严谨的护理模式及急救策略。小组与个人的分值均占一半,成绩≥80 分为合格[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培训后,ICU 专科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培训成绩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24 名ICU 护士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成绩比较(分, ± s)

表1 培训前后24 名ICU 护士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成绩比较(分, ± s)

时间 例数 理论成绩 技能操作成绩培训前 24 54.27±12.69 67.98±11.74培训后 24 79.36±6.87 94.62±3.57 t 8.518 10.636 P 0.000 0.000

3.讨论

通常情况下,需要入住ICU 的患者都是病情严重的危重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也需要进行全天候的监护,防止患者病情出现突发性的转变或受到致死性并发症[4]。所以,针对ICU 患者而言一定要对其实施科学、研究的护理服务,逐步增强病区环境以及患者病情的管理[5]。

由于住院患者对医院护理技术提出了愈发严格的要求,增强ICU 护理人员的实践技能、专业素质等是非常重要的。夯实的基础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开展高质量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必要条件,必须将ICU 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重视起来[6]。

本文研究结果提示,经过统计学计算得出,培训后,ICU 专科护士的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培训成绩都得到大大提升,其中培训前理论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分别为(54.27±12.69)分、(67.98±11.74)分,培训后理论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分别为(79.36±6.87)分、(94.62±3.57)分,分析原因:通过对ICU 护理人员实施多元化培训,让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中,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结合实践的护理操作,将护理工作有序的连接起来[7];护理人员通过培训可以对自己日常的护理工作查缺补漏,有利于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进而提高自身的临床护理能力,通过小组协作可以加强小组成员的默契度,能够进一步增强护理人员的岗位技能及综合能力,满足ICU 护理工作的需求[8]。

综上所述,对ICU 护理人员实施多元化培训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而提高ICU护理工作的效果。因此在ICU 专科护士培训中,可应用多元化的培训模式。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专科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