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分析以及其应用于药学服务中的意义

2021-05-19 08:17李东亮
医药前沿 2021年4期
关键词:不合理处方医师

李东亮

(广东省中医院药剂科 广东 广州 510000)

中药治疗效果明显并且副作用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应对流感和慢性疾病等方面[1]。中药处方是中药调剂人员的工作依据,部分中药存在毒性,剂量和配伍都应该把握清楚。不合理的用药会造成药物资源浪费、延误患者的治疗、引发不良症状等[2]。为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中药处方分析是发现中药处方中的不合理情况,及时进行纠正的关键途径。本次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

1.方法

随机选取2 000 张2017 年5 月开具的中药处方作为研究组和2 000 张2019 年5 月(实施中药处方分析后)的中药处方作为对照组。处方来源我院肿瘤科。分析其处方的味数组成,处方中的中药使用频率、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以及具体不合理情况。

2.结果

2.1 处方味数统计

单张处方的中药味数频率最高是16 ~20 味,分别占研究组和对照组的51.95%和50.75%,见表1。

表1 处方药味分布情况

2.2 中药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率分析

在研究组的中药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有甘草、红豆杉、白花蛇舌草、薄树芝、茯苓等,使用比例为30%以上;对照组的中药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有甘草、红豆杉、白花蛇舌草、茯苓、党参等,使用比例为30%以上。具体数据,如表2。

表2 中药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率分析

2.3 中药处方中的不合理现象分析

在本次研究的中药处方中,不合理现象主要为诊断与用药不符、药名使用不准确、用量错误、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未标脚注,其中占比例较大的是用量错误和未标脚注,见表3。

表3 中药处方中的不合理现象分析

2.4 比较合理处方比例

按照处方上的时间分别将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处方按照开具日期分为4 组份,计算其平均用药合理率分别为(89.70±0.59)%、(97.69±1.34)%,将中药处方分析运用于药学服务后,合理用药率明显提升(P <0.05)。

3.讨论

3.1 中药处方味数和中药用药频率的研究

中药处方分析能总结出某病症用药规律,从而辅助临床和门诊用药。肿瘤科的中药处方总体多为16 ~20 味的中药。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肿瘤本身起治疗作用,第二类是对肿瘤引发的兼症起治疗作用。第一类中药处方,常用的中药有红豆杉,白花蛇舌草,石见穿等。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蒽醌类、甾醇类等,其水提取物或醇提物对前列腺癌,乳腺癌等有显著疗效[3]。红豆杉水提物能抑制癌细胞增殖,这类中药的使用频率较高[4]。第二类处方多为经典方加减,例如肿瘤引起肺部病症的病人多使用二陈汤或者清气化痰汤并在此加减,部分肺部功能减弱导致痰症会考虑使用生半夏作为君药,起到燥湿化痰作用,佐以茯苓,陈皮,疏散湿痰。生半夏具有一定的肾毒素和粘膜刺激性,用量大应加生姜相杀减低毒性。中药处方分析可以把这些特点统计整理,成为门诊处方治疗的辅助资料。

3.2 常见中药处方不合理现象讨论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不合理中药处方共有206 张,对照组则为46 张,P <0.05,表明两局数据有显著差异,说明实行中药处方分析能有效减少不合理处方。

中药处方分析能够发现中药处方诊断和用药的之间的关系。中药师需要与医师进行沟通,判断其是否与临床诊断相一致,确保方证对应后,才能开始进行依方调剂[5]。中药师发现法方药不一致时应当及时与医师联系,对处方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经过医师确认后更改处方调剂。此外,还需注意是否存在医师将外用药物作为口服药物开出处方的现象。对比数据,对照组的诊断与用药不符的不合理处方有轻微的下降。

中药由于地缘文化的差异,同一中药存在多个中药名称[6]。中药处方应该使用药典的中药的名称。肿瘤科的处方使用部分中药有生品和炮制品的区分,例如半夏和川乌。医生应该详细说明,部分毒性中药材如果不注明生品,中药师一般交付炮制品。实行中药处方分析后,这方面的不合理处方有轻微的减少。

中药的药物化学成分相对较为复杂,部分需要长期服用的患者,可能因为某些药物出现毒副作用,比如为治疗部分肿瘤病人出现失眠的症状而开的安神药朱砂中含有汞物质,大量使用该药物可能出现金属中毒现象;部分医生开大量的苦杏仁治疗化疗引起的咳嗽气喘,但是过量的苦杏仁苷会使病人出现呕吐,心悸等症状。对比数据,研究组为73 张,对照组为11 张,表明实施中药处方分析之后,这类型不合理处方药大量减少。因此药剂师在调剂时,对中药的用量用法进行核对之后进行准确的调配;毒性中药根据药典规定进行开具,能够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毒副作用。

中药配伍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按照君臣佐使互相配合才能发挥最大治疗作用。配伍不当会引起副作用,影响疗效。中药师要分析处方配伍的禁忌,如果处方中出现不合理之处应及时与医师沟通,并告知医师更改处方[7]。从结果显示,研究组为17 张,对照组为5 张,不合理处方显著减少。极少数医生开具处方使用海藻与甘草,丁香与郁金,人参与五灵脂配伍,这是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禁忌,作为药学工作者应当向医师指出,更改处方。

脚注是中药处方中对各种药物的简明要求,标注在中药名称旁边的右上角,比如薄荷,荆芥等含由挥发性成分的药物所煎煮时间不宜过久;矿石、贝壳类的药材需要先煮15分钟,再与其他药材同煎;种子、果实类药物,如砂仁,益智仁等应先打碎后再煎煮等;部分滋补类的中药,如人参,红参等,应标注久煎。规范中药处方脚注,能够确保患者准确用药,确保药效的正常发挥。对比数据,未标脚注占不合理处方比例最大;实行中药处方分析之后,未标脚注的比例减少最为明显,说明中药处方分析对实行精准用药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中药处方分析辅助门诊和临床开具处方,能纠正处方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有效减少用量错误,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和未标脚注等不合理中药处方。因此中药处方分析能提高中药处方的用药合理率,对改善药学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不合理处方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人间处方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处方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