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地区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

2021-05-19 08:17陈俊斌杜雪霞严文娜李雪莲
医药前沿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脂血症筛查危险

陈俊斌,杜雪霞,严文娜,李雪莲

(广东粤北人民医院 广东 韶关 512026)

脑卒中属于现阶段高发的一种疾病,同时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第一病因[1]。对脑卒中疾病一直以来都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虽然目前静脉溶栓与介入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满足溶栓条件的脑卒中患者少之又少,并且经治疗的患者或多或少的残留部分后遗症,使得患者生活无法完全自理,需要家属长期照料,这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所以对脑卒中重在预防,通过掐断发病源头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2]。本次研究中,选取了粤北地区南雄珠玑镇不小于40 岁2019 年12 月—2020 年1 月参与脑卒中筛查的当地人群4 000 例,分析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干预策略,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粤北地区南雄珠玑镇不小于40岁,2019年11月—2020 年1 月参与脑卒中筛查的当地人群4 000 例,其中男性1 777 例,女性2 223 例,平均年龄(66.21±1.42)岁,收集可影响疾病发生因素的相关资料,做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主要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干预策略包括(控制饮食,控制体重,戒烟,药物等),高危人群3 个月随访1 次,中期1 年所有人群复查1 次,同时选取4000 例非脑卒中体检者为对照组。

1.2 方法

对脑卒中组每一病例的资料进行详细调查,内容涵盖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合并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酗酒)。在调查的方式上主要是可通过询问或者是发放问卷的方式,其中在询问上是可同时询问患者及其家属,要求患者需要如实的回答,而问卷发放上则是采取现场回收及填写方式,若患者对相关内容不理解,可以让护理人员讲解让患者填写,并详细体检(包括血压、身高、体重、腹围等)。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1.0 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使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χ2检验,危险因素采取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对危险因素回归系数计算,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长期吸烟与酗酒占比上脑卒中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性别、受教育程度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影响脑卒中发生的单因素分析结果[n(%)]

2.2 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存在差异的指标为变量,经多因素分析、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长期吸烟、酗酒均为脑卒中危险因素,详见表2。

表2 影响脑卒中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3.讨论

脑卒中属于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疾病的高发群体为中老年,疾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均非常高[3-5]。统计结果表明,我国每年新发的脑卒中患者超过200 万,大约1 万人中就有12 例脑卒中患者,除了患病的人数,还有7 000 万的群体存在脑卒中发病的高危因素,如此高的疾病发病率也使得临床中对脑卒中诊治的关注度也明显提高[6]。

对于脑卒中目前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及介入治疗方式只有极少数病人能使用,脑卒中的复发率非常高,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7-9]。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早期识别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加以科学干预,预防患者演变为脑卒中就是重要的举措[10]。在本次研究中对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经对比、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显示了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吸烟与酗酒。分析原因如下:(1)年龄。脑卒中的发生同年龄存在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功能降低,免疫力降低,代谢缓慢并合并诸多疾病,常容易存在脑部血流阻碍的问题,这样使得脑卒中发生率明显提高[11]。(2)合并疾病。糖尿病、高血压与高脂血症均是常见的慢性病,这些慢性病一直以来都是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比如糖尿病与高脂血症引起脑卒中的机制类似,主要是两种疾病若持续的进展,均可引起代谢异常情况,并且让胆固醇的水平也进一步的增高,这样极容易引起血栓形成,最终就会引起脑卒中发生,因此调对于糖尿病需要对血糖进行及时控制,对高脂血症也需要控制血脂水平,便于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高血压引起脑卒中的机制主要是高血压能会促进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在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管壁会增厚、管腔狭窄,继而使得血栓形成,一些大动脉血栓也会引起脑动脉栓塞情况,这均可导致脑出血以及脑卒中发生。实际中虽然经过合理的方式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对稳定病情有良好帮助,但是却时常存在控制不佳的情况,这样就可能引起脑卒中的发生[12]。(3)吸烟和酗酒。大部分的研究认为,吸烟会刺激动脉壁引起动脉硬化,少量饮酒对血管有扩张作用并且可对抗血小板聚集,降低纤维蛋白含量,但受长期饮酒及酗酒则反而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及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糖代谢紊乱,这样容易导致脑卒中的发生。

针对脑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在临床防治上应采取综合干预的手段,具体干预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1)定期筛查及宣教。进一步加大对脑卒中的筛查力度,掌握该地区脑卒中发病群体及相关危险因素,便于合理控制[13]。针对存在脑卒中高危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等的高危群体需加强教育,一旦出现脑卒中前驱症状要及时的治疗,并且还需要将患者家属也纳入到教育成员中。(2)做好心理干预。脑卒中高危风险者,常会因出现身体不适而出现紧张、焦虑及悲观等异常情绪,不良情绪可能为引起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对此需要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从认识上进行调整,给予患者鼓励、安慰,帮助患者建立正确情绪反应,激发患者主观能动性,提高依从性及配合度[14]。(3)强化群体宣教工作。医院、社区、卫生部门、媒体机构应承担起对脑卒中预防的宣教工作,如医院可在门诊及住院派发关于脑卒中知识的宣教手册,且可在候诊区播放关于脑卒中防治的相关视频,提高认识;社区通过定期的集中宣教,邀请社区人员积极参与,普及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媒体传播机构则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进行广泛的知识宣教,提高民众自我保健意识及保健能力[15]。(4)危险因素预防。针对引起脑卒中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需积极转变此类人群的不良生活方式,具体做到戒烟戒酒、合理饮食、科学运动、控制情绪等,且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及开展积极预防,在社区、医院开展对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定期筛查,尤其需对中老年的群体应增加筛查频率,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疾病的发生率。(5)卫生部门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促使政府制定出相应的公共卫生政策,协助基层医院、社会开展关于脑卒中的宣传以及社区保健服务。具体在社区可开展对高血压、糖尿病等一系列危险因素的筛查,并且要求中老年群体定期的检查,教会其如何对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预防。

本研究通过对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初步得出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吸烟与酗酒是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此类危险因素护理人员通过强化宣教、心理疏导、定期筛查等可一定程度上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高脂血症筛查危险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喝水也会有危险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食物不耐受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拥挤的危险(三)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长爪沙鼠高脂血症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