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5-19 08:17陈培生
医药前沿 2021年4期
关键词:灌洗支气管镜肺泡

陈培生,叶 铭

(1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 广东 珠海 519000)(2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医院药剂科 广东 珠海 519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临床中常见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与遗传、吸烟、年龄、慢性肺部疾病、环境等多因素有相关性,近年临床发病率逐年升高,是影响人们健康、生活质量重要疾病之一。COPD 表现为肺功能下降,呼吸衰竭为COPD 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为肺通气、肺换气功能障碍所致,可引起患者机体代谢功能紊乱、血气指标异常等,如不能即使纠正,危及患者生命。机械通气是临床中治疗呼吸衰竭主要方法,有创机械通气采用有创呼吸机、气管插管方式,维持患者呼吸功能,保障气体交换、氧气供应,对于自主呼吸丧失或自主呼吸不完整患者有良好辅助治疗作用[1]。研究指出,COPD 患者在长期缺血状态下,能影响呼吸肌正常功能,肺部分泌物不能有效排出体外,肺泡内大量分泌物可影响气体交换,不仅能增加肺部感染发生风险,还能影响呼吸机治疗效果[2]。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为临床中呼吸系统常见检查和治疗方法,为探讨支气管镜联合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 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9 月—2020 年3 月我院诊治40 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研究。纳入标准:(1)患者有COPD 病史,有咳嗽、喘息等症状,结合实验室、影像学和肺功能检查,诊断符合COPD 合并呼吸衰竭;(2)对患者病情、一般情况等进行评估,患者均有支气管镜下灌洗、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指征;(3)与患者家属讲解本治疗和研究方法,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有支气管梗阻、支气管畸形等不能进行支气管镜或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2)休克、生命体征不稳定;(3)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4)合并有消化道出血;(5)存在脓毒血症、免疫功能缺陷、严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用随机分组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经验性或针对性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给予营养支持、止咳化痰、呼吸兴奋剂等对症治疗,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给予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气管插管,采用VERA 有创呼吸机,连接气管插管,根据患者血气情况采用SIMV 和A/C 模式,设置呼吸机参数量:静态呼出和呼入比例为1∶1.5,潮气量根据患者体重设置为7 mL/kg,呼吸频率为16~20 次/min,吸入氧气浓度为33%~50%,呼吸压力支持为1.2 ~1.9 kPa。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情况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入支气管中,对肺泡进行灌洗治疗,每隔2d 治疗1 次,灌洗完成后再进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1.3 观察指标

(1)肺功能:治疗前、治疗10 d,采用肺功能检查仪,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第1 秒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及第1 秒用力呼气量占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2)血气指标:治疗前、治疗10 d,抽取患者动脉血,送检验科检测患者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3)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4)预后:对两组患者随访到出院,对两组患者好转、死亡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10 d,研究组患者FEV1%、FEV1/FVC、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比较( ±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比较( ± s)

组别 例数 FEV1% FEV1/FVC治疗前 治疗10d 治疗前 治疗10d研究组 20 35.1±3.2 63.5±7.4 39.1±4.1 67.9±6.9对照组 20 35.8±3.5 52.8±5.5 39.0±4.8 53.1±7.0 t 0.697 5.190 0.070 6.733 P 0.489 <0.001 0.944 <0.001组别 例数 PaO2/mmHg PaCO2/mmHg治疗前 治疗10d 治疗前 治疗10d研究组 20 51.1±4.6 91.3±3.5 73.1±5.4 45.1±5.4对照组 20 50.9±5.6 81.6±7.4 72.9±5.8 58.7±6.1 t 0.123 5.299 0.112 7.465 P 0.902 <0.001 0.910 <0.001

2.2 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d,± s)

表3 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d,± s)

组别 例数 呼吸机使用时间 住院时间研究组 20 3.5±0.9 11.5±2.3对照组 20 5.4±1.1 15.4±3.0 t 5.978 4.613 P<0.001 <0.001

2.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研究组20 例患者治疗后均好转,好转率为100.00%,对照组20 例患者治疗后好转16 例,好转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35)。

3.讨论

呼吸衰竭为COPD 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为呼吸科常见危重症,需要积极治疗和干预,以减轻水电解质紊乱,降低患者死亡率[3]。COPD 患者长期处于缺氧状态,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下降,肺功能随之下降,呼吸衰竭患者多合并有呼吸肌麻痹,自主呼吸功能较差,辅助通气为主要治疗措施。有创呼吸机为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主要辅助通气治疗方法,通过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调节参数通过正压通气以维持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提高氧分压,达到治疗效果[4]。

但临床研究指出,多数COPD 患者合并有肺部感染,由于患者呼吸肌功能下降,加之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影响患者肺部痰液、分泌物排出,痰液和分泌物在肺泡中储积,可进一步影响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进而影响呼吸机治疗效果。支气管镜为呼吸系统常用微创检查和治疗方法,支气管镜下可观察支气管内病变情况,并能对支气管内相关病变进行治疗,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能协助清除肺泡内分泌物,舒张肺泡,提高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本研究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给予支气管镜灌洗辅助治疗,改善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P <0.05)。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患者中,每隔2d 进行1 次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及时清除肺泡内分泌物,以提高肺通气及肺换气功能,提高有床呼吸机通气治疗效果。有学者在有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中采用支气管镜下灌洗治疗,协助患者提高通气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5]。另有学者在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同样采用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后实施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对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更显著,协助提高患者疗效。本研究结果同样得出,支气管镜联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 合并呼吸衰竭,显著改善患者预后(P <0.05)。

综上所述,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支气管镜联合有创呼吸机治疗,更有效改善患者血气、肺功能指标,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灌洗支气管镜肺泡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对于肺外周病变诊断价值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钙结合蛋白S100A8、S100A9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类肺炎表现的肺泡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导管无水乙醇灌洗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分析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