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5-22 03:14陈王注何瑞琼涂明中李海涛王春江杨志勇茂名市中医院骨科中心广东茂名525000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髋臼股骨颈股骨头

陈王注 何瑞琼 涂明中 李海涛 王春江 杨 耿 杨志勇(茂名市中医院骨科中心,广东 茂名 525000)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一种常发生于老年患者的骨折类型,并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生率也不断呈现上涨的趋势。发生原因一般可见老年人骨质疏松、骨强度下降以及老年人髋部肌群退行性改变等导致[1]。但临床以往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往往会出现骨折不愈合以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两个手术治疗难点[2]。本文将结合对患者分别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置换术,观察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于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就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并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70.11±5.26)岁,予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为60-75岁,平均年龄为(67.18±5.69)岁,予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且均满足手术治疗指征。排出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意识障碍、糖尿病以及全身其他重要脏器功能损伤的患者。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2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以比较。

2 方法:术前拍摄双髋关节正位X线片,并对智能化的心率、血压、血糖水平进行严密监护,做好术中并发症防治,2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予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患者取侧卧位,选择切口切开,显露关节囊,探查以及切除股骨头,修整股骨颈,安放人工股骨并进行复位,之后安放负压引流管并缝合创口;观察组予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结合患者的双髋关节正位X线片,选择适宜的人工全髋关节。手术时结合检查情况选择前外侧做切口,患者平卧,显露髋关节囊、滑模,并予以切除,将髋关节股骨头通过外旋内收使其脱位,并松解软组织挛缩,切除股骨头,修整股骨颈,扩大髓腔,并切除清理髋臼周围组织,显露髋臼,将人工髋臼、人工股骨头进行安放置换,止血清理并在附近放置负压吸引管,并分层缝合创口,加压包扎。

3 观察指标:对2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指标结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合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身体功能、社会功能进行对比,每项各占100分,分值越高,功能效果越好;对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髋臼松动、髓臼中心脱位、髋臼磨损等并发症进行观察。

5 结果

5.1 2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指标对比

5.2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身体功能、社会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5.3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讨 论

老年人平地摔倒或下肢扭转等后主诉髋部疼痛且难以站立以及行走时,一般考虑发生股骨颈骨折[3]。骨折体征表现一般可见患者有轻度的屈髋屈膝或是外旋畸形等症状,并具有明显自发痛以及不能坐下以及站立等功能障碍表现,同时移动患肢时疼痛更为严重,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常有压痛[4]。一般患者经由髋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诊断有无骨折线,对于无骨折线的患者要予以CT检验或是MRI检验方式进行确诊,诊断时还需注意对患者发生线状骨折或是嵌插骨折进行观察[5]。

目前临床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的治疗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并且以早期无创伤复位,合理多枚钉固定,早期康复等作为手术治疗原则[6]。对照组所应用的股骨头置换术,也是临床对于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式,能够对股骨颈骨折以及髋关节脱位的髋部外伤所导致的股骨头坏死以及股骨头血液中断和受损进行治疗。目前国内一般应用微孔型,使骨组织能够长入微孔内起固定作用,也可在髓腔内假体远端嵌入骨栓,但是临床具体操作时,若人工股骨头周围软组织之间软硬度欠佳,过紧时容易造成髋臼磨损,过松时假体不稳,髋臼易被损毁[7]。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即是结合患者经由双髋关节正位X线片检验之后,采用适宜的人工髋臼以及人工股骨头,一般手术多采用硬膜外麻醉,并依据患者的具体骨折类型选择前外侧或是后外侧手术方式,且后外侧需患者侧卧,前外侧一般仰卧或平卧,切口的选择也需结合髋关节畸形、软组织挛缩情况选择能够方便软组织松解、关节充分显露和假体置入的方式,在按照手术要求显露髋关节囊、切除股骨头、清理髋臼,安放髋臼以及置入股骨头,缝合前予以创口清理止血,放入负压吸引管,缝合包扎[8]。术后有效的负压吸引对于患者非常重要,既能够防止感染,也能够对引流液的色泽变化等进行观察,但引流管放置不宜超过72小时,另外术后髋臼松动、磨损、以及髋臼中心脱位是临床手术的并发症,因此必须在手术之后加强对患者腿部的护理,并依据患者疼痛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康复功能训练,另外患者的饮食要注意清淡,予以易吸收且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结合本次实验研究结果,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能够在手术治疗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以及住院天数等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结合术中并发症防治以及术后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防治并发症的出现,对于患者的功能恢复也具有积极效果,临床应用较为安全有效,具有非常好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临床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予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的并发症出现较少,对提高患者预后也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髋臼股骨颈股骨头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包容程度对Perthes病患儿术后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周围股血管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