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下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2021-05-22 03:15霍亚东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医院骨科辽宁建平122400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孔镜椎间腰椎间盘

霍亚东(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医院骨科,辽宁 建平 122400)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这一症状当前以开放手术作为治疗的主要方法,这种手术治疗切口大,对周围组织带来的损伤也比较大,使术中、术后出血量也大大增加,且开放手术后早期需卧床休息,无法尽早下床做康复训练,使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下进行椎间孔镜手术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新趋势,其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在可视状态下可以协助医师明确病变位置,从而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避免损伤周围其他组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了进一步分析在椎间孔镜下采取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本文以开放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发现效果满意,如下所示。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将2018年2月-2019年8月收治的1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其中,男69例,女35例;年龄范围20-64(37.52±4.01)岁;突出节段中,L4/5段65例,L5/S1段39例;纳入标准包括:(1)明确诊断为L4/5或者L5/S1单节段或单侧突出椎间盘突出症;(2)经保守治疗超过2个月以上仍无明显效果者;(3)患者对治疗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包括:(1)存在椎间盘炎症或者腰椎结核等相关感染病者;(2)疾病2次复发者;(3)腰椎结构不稳定者;(4)存在腰椎管狭窄情况者;(5)因高髂嵴的阻挡导致无法实施后侧操作者[1]。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本组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观察其临床资料,P>0.05,未见统计学意义。

2 方法:对照组采取开放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全麻后,取俯卧位,垫高其腰桥部位,在病变处正中心点取切口,将皮肤组织依次由外向内切开,将椎旁肌进行剥离后,切除棘突以及椎板,便于硬膜囊充分暴露。接着对神经根进行分离减压,使突出间盘组织和髓核充分暴露和有效清除,再根据患者的腰椎情况判断置入椎弓根螺钉固定的需求性。最后给予止血和切口缝合,留置引流管。在术后2天内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3-7天后常规消毒切口,2个月内均要有效固定腰部。观察组则在椎间孔镜下行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术治疗,取患者俯卧位,使腹部相对悬空,经透视进行定位后,常规给予消毒铺巾。接着避开患者的髂棘,按术前CT或者MRI测量所得旁开距离用穿刺针穿刺至关节突骨性结构,之后对关节突实施局部麻醉浸润。在手术过程中使用C型臀透视,了解患者突出的位置,经穿刺针将导丝插入,拔出穿刺针并以导丝作为中心,取1个7mm左右的皮肤切口,将深筋膜切开,经导丝置入钝性一级导杆至关节突周围后拔出导丝,再由导杆滑移触碰对关节突骨性结构有一定了解,导杆用无痛锤锤打,并固定在上关节突底部的腹骨表面。如果C型臀透视位置不满意,可以适当调整后逐层扩张置入带舌面操作通道,在通道处推入镜头观察,以可见状态清除关节平面表面的软组织,固定操作通道并保持静止,将镜头撤除,于6.5mm内径的通道中置入6.5mm环锯,1次成形后切割骨块使其随着环锯一同取出。再次将镜头置入,通过异型骨可以看到管中的黄韧带,黄韧带部分切除后可见神经根和椎间盘,在直视下,神经根被减压并且椎间盘组织被去除。减压后,射频刀头做术中止血,并实现纤维环成形,用地塞米松10 mg通过有效的套管注射到神经根周围,以减轻患者的局部炎症,最后,将切口缝合。

3 观察指标:观察2组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对2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疼痛情况和腰椎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分别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进行评价,其中,VAS满分为10分,分数越低表示疼痛症状越轻;JOA满分为30分,分数越高表示腰椎恢复情况越好[2]。

5 结果

5.1 2组手术治疗指标对比:观察组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等均比对照组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治疗指标对比

5.2 2组术前术后的VAS和JOA评分情况对比:术前2组VAS和JOA评分相差区别不明显(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而JOA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术前术后的VAS和JOA评分情况对比分)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临床常见一种多发性疾病,在人们的生活条件日益丰富的进程中,该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对患者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影响。开放手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因其切口大、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卧床时间长等在临床应用中受到明显的限制[3]。与之相较,椎间孔镜技术因切口小、对软组织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可早期活动及恢复快等延后点,使其在临床应用成为患者接受度最大的手术方式之一[4]。而在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的辅助下,能够使椎间孔镜操作更为直观可靠,手术视野清晰,可以准确摘除患者的病变髓核组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5]。

本文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椎间孔镜下行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等均比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且术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而JOA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证明,在椎间孔镜下进行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孔镜椎间腰椎间盘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颈椎反弓对C4~5节段椎间孔形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单节段DLSS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揭开腰椎间孔镜的面纱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帽子莫乱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