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效果研究

2021-05-22 03:15高建龙刘喜俊通讯作者建湖县人民医院江苏建湖224700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直肌经腹髋臼

高建龙 王 健 刘喜俊(通讯作者)(建湖县人民医院,江苏 建湖 224700)

复杂骨盆髋臼骨折在临床中属于难治疾病,主要是因为髋臼位置较深,且其解剖结构比较复杂。近年来,骨盆、髋臼骨折发病率越来越高,使得患者日常活动受到不良影响,有的情况严重还有可能导致患者残疾,甚至导致其生命安全受到威胁[1]。复杂骨盆髋臼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来进行治疗,Stoppa入路、髂腹股沟入路、腹直肌旁入路等均得到广泛使用[2]。本文选取102例患者,均诊断为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探讨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102例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按就诊先后分成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纳入标准:均经影像学诊断为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排除标准:严重基础性病变难以耐受临床手术;腹部出现开放性感染;骨盆髋臼出现骨缺损[3]。对照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22-59岁,均值(40.13±1.57)岁;骨折时间2-18小时,均值(10.13±0.52)小时;髋臼Letourne分型:前柱9例,横行16例,T型8例;骨盆Tile分型:B1型4例,B2型6例,B3型8例;车祸致伤24例,高处坠落伤11例,重物砸伤16例。观察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22-59岁,均值(40.08±1.55)岁;骨折时间2-18小时,均值(10.10±0.50)小时;髋臼Letourne分型:前柱10例,横行15例,T型8例;骨盆Tile分型:B1型5例,B2型6例,B3型7例;车祸致伤25例,高处坠落伤11例,重物砸伤15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对照组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方式,在治疗时,患者保持仰卧,经全身麻醉后,选取髂嵴2/3处进行手术,切口作弧形,从髂嵴方向至髂前上棘,横穿腹股沟、下腹,一直到距耻骨3cm位置。常规方法分离皮下组织,于髂腰肌处实施剥离,显现四边体、耻骨支,实施牵引操作,使得骨折复位,按照髋臼形状大小采用适宜髋臼钢板,开展塑性操作,将骨折部位固定后,通过X线对其复位、固定情况进行观察,缝合切口,置入引流管。观察组采用经腹直肌旁入路治疗,在治疗时,患者保持仰卧,将其患侧臀部适当垫高,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采用纵向切口,选择肚脐、髂前上棘间的连接线中外1/3位置到髂前上棘、耻骨间的连接线中内1/3位置进行手术,使得腹外斜肌腱鞘得到显现,且将其切开,将腹直肌、腹内斜肌间的相连部位的腹直肌前鞘予以切开,腹直肌显现,对其外侧缘实施钝性分离,一直到腹膜外间隙,在此过程中应对血管、组织进行有效保护。对腹内外斜肌、横肌往外上方进行合理牵拉,使得髂棘之下的髂窝,也就是第1窗完全显现;将髂腰肌进行有效分离,使得髂耻隆起处的直骨盆边缘,也就是第2窗完全显现;将髂外血管、股神经、髂腰肌实施钝性分离,使得耻骨上支、耻骨部位,也就是第3窗完全显现,经第2、3窗实施牵开处理,注意避免髂外血管、股神经、髂腰肌受到损伤,进行有效保护,选择第2窗,将髂耻筋膜合理切开,将四边体进行剥离,由此完成骨折的有效复位,通过空心螺钉,或是重建钢板对四边体骨板实施固定。通过X线检查,复位良好后,可对切口进行冲洗,之后予以缝合包扎。2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均实施抗感染、镇痛、抗凝处理,且术后1天可将引流管拔出,并指导患者合理康复运动锻炼。

3 观察指标:观察对比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2组术后6个月时的髋关节功能,通过Aubigne 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包括疼痛、髋关节活动度、行走情况,总分18分,优:18分,良:15-17分,可:13-14分,差:低于13分,优良率=优与良之和[4]。

4 统计学方法:研究采用SPSS20.0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表明差异显著。

5 结果

5.1 2组髋关节功能对比: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有效恢复,其优良率为94.12%,对照组为80.39%,2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2组髋关节功能比较(n,%)

5.2 2组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并发症较低,发生率为1.96%,对照组发生率为13.73%,2组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2组并发症情况对比(n,%)

讨 论

复杂骨盆髋臼骨折在临床中通常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髂腹股沟入路对于复杂骨盆髋臼骨折具有明显效果,但是手术操作比较复杂[5],对髋臼四边体实施固定时存在一定困难,而且对股神经、髂腰肌等实施解剖时,有可能导致神经、血管受损,对钢板进行塑形时,往往采用多角度扭曲,使得神经有可能受损,导致切口无法顺利闭合[6]。

近些年来,Stoppa入路、微创入路等方式的逐步应用,使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得到更为合理治疗,临床治疗技术进一步发展。经腹直肌旁入路对于患者具有较为较高的临床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为理想,优良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由此表明,采用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日渐康复,而且对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明显预防作用。经腹直肌旁入路在临床中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首先其手术切口较小,因此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手术创伤[7]。在手术过程中,因不必对髂外动静脉、股神经进行解剖,可预防血管神经束受到损害,可避免神经血管损伤。而且纵行切口与腹壁神经、肌肉纤维、血管走向相近,可避免术中牵拉过度造成损害。此入路方式可使得手术视野更佳,使得髋臼四方体得到有效显现[8]。此入路方式可使得四方体骨折得到更为理想的复位,从3个窗将整个骨盆环进行有效显露,可使得复杂骨盆骨折得到更为简单有效的内固定治疗。

总之,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具有预防并发症作用,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直肌经腹髋臼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包容程度对Perthes病患儿术后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两种术式对小儿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视觉功能影响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周围股血管分布情况
联合应用经腹与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直肌返折术治疗水平斜视60例临床研究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