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 8写作试题任务特点与设计原则的历时研究

2021-05-24 09:15段杨杨
关键词:体裁开放性议论文

段杨杨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

0 引言

高等学校TEM考试(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是专门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全国性考试,它的实施是“为了帮助各校和有关部门了解执行本教学大纲的情况”。2016年TEM考试进行了改革,其中的一些题型和分值发生了变动,然而改革前后写作的分值没有变化,依然占20%,足以说明写作测试的重要性。杨惠中(2003) 认为写作可以考察考生的书面综合运用能力,并且是效度最高的一种测试方法[1]。在国内外大型英语考试中,写作都是必考题型,这也更加证实了TEM考试中写作题型存在的必要性。

从现有文献来看,有许多研究者对TEM考试的不同题型进行了相关研究。例如,彭康洲(2011)从任务特征角度对专业四级的听力理解进行了研究[2];张艳莉和彭康洲(2011)研究了语法词汇题[3];侯艳萍(2012) 以阅读理解题型为例,从考试任务特征的角度对 TEM4的内容效度进行了探究[4]。然而国内对英语写作试题的研究比较欠缺,有关写作试题的历时研究则更少见。辜向东和杨志强(2009)对20年的CET写作试题进行了历时分析[5],董曼霞和方秀才(2014) 对TEM4写作试题进行了历时分析,然而还未有对TEM8写作试题进行历时研究[6]。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对近十年的TEM8的写作试题进行历时研究,了解TEM8写作测试的命题情况,以期对今后TEM8写作试题的设计和写作的教学与学习提供一定参考。

1 研究框架与研究设计

目前国内缺乏对英语写作试题的研究,因此还尚未有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框架。辜向东和杨志强(2009)在对CET考试进行研究时参考了之前写作试题研究的分析框架,并形成了适用于CET写作试题的分析框架;之后董曼霞和方秀才(2014)在此基础之上对CET写作试题分析框架进行了调整,从而更适用于TEM4的写作试题分析。

本研究结合国内外写作测试研究成果,搜集整理近十年(2010—2019)TEM8考试的写作试题,在TEM4写作试题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形成TEM8写作试题分析框架(见表1),对英语专业八级2010—2019年的写作试题进行历时分析。TEM4分析框架包括两个部分——任务特点和设计原则,因此本研究对TEM8的写作试题参照TEM4的分析框架也分为两个层面来进行分析。

表1 TEM8写作试题分析框架

邹申(2005)指出,一项完整的写作任务应包括功能、体裁、对象、话题[7]。本研究中对任务特点的分析涉及这四个方面。由于TEM8的功能和对象的特点具有一致性,因此不必对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话题和题材有些重复,为了避免重复分析,适应TEM8试题特点,将任务特点划分为题材、体裁、信息提供形式和信息提示量这四个方面。在试题设计原则方面,包括真实性、交互性和开放性三个方面[6],每一方面分为三个等级。

本研究在分析过程中存在较为主观的分类标准,为了研究数据的信度能够得到保证,研究者在正式分析前与研究助手反复讨论了分类的标准,并在正式分析的过程中共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

2 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将分别从任务特点和设计原则这两个层面对2010—2019年的专业八级写作试题进行历时性分析。

2.1 任务特点

写作试题的任务特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2.1.1 题材

写作题材是指写作所围绕的话题或选题。邹申(2005)认为写作测试的选题应在学生所熟悉的范围内并且与学生的生活相关,写作的题材一般包括社会热点、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等[7]。

通过对TEM8从2010—2019年写作话题的分析,发现近十年TEM8写作试题的题材类型主要涵盖了日常生活、社会热点和职业这些方面的话题。其中社会热点的比重最大,说明近年来TEM8写作测试越来注重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度,可以促进学生关心时事。例如,2012年为日常生活题材,是关于学生对移动设备的追求的讨论,还有2014年和2017年是关于职业的议论文。2014年的题目是针对越来越多的公司采取远程办公的政策,考生需要根据提示的优缺点谈论对远程办公的看法;2017年讨论的话题是“跳槽”,考生需要详述跳槽对职业发展是否有利,并阐述个人观点。写作题材能够直接影响考生的写作,当考生不熟悉写作话题时,思维就会受到限制,因此TEM8写作题材要在学生熟悉的范围内选择。

2.1.2 体裁

根据写作目的和写作方法,文章体裁一般可以分为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从2010—2019年这十年的真题可以看到,TEM8写作的体裁都是议论文,没有涉及到其他体裁的考查。议论文对写作的要求很高,不仅考查考生对所给题目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总结能力,还考查考生的写作表达能力,也能够体现考生对事件的观点和态度。议论文论述的过程要有层次性,要在结构和逻辑上做到清晰,因此议论文在考查写作能力之外,还可以考查思辨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对于大学四年级的英语专业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思维逻辑方面都能够满足议论文考查的要求,因此在专业八级写作测试中注重对议论文的考查是有必要的。今后TEM8试题的体裁也可以不只是局限于议论文,也可以进行记叙文、说明文或描写文等体裁的考查。

2.1.3 信息提供形式

信息提供形式即情景提供形式,例如以语言、图画或图表等方式阐述写作任务、提供写作情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试题要求[6]。

通过对TEM8从2010—2019年的写作试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近十年的信息提供形式都是以“文字型”出现的,信息提供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出现“图画型”“图表性”或“提纲型”。这与写作试题的议论文体裁有一定的关系,从中也可以看出信息提供形式与写作试题的体裁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在今后的题目设计中也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信息提供形式来丰富写作测试的任务设计。

2.1.4 信息提示量

在2016年改革前,文字的数量较少,提示信息一般以几句话的形式出现,简要地描述题目的内容。例如,2011年的提示信息:“根据最近的新闻报道,中国许多著名的历史名胜已经开始或正在考虑在旅游旺季向游客收取更高的入场费用。这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你对此有什么意见?中国名胜古迹是否应该在旅游旺季收取更高的费用?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提示信息言简意赅,希望考生表达对历史名胜景点提高收费这一现象的观点。

在改革后,文字的数量增加了,在简要描述之后,还增加了两篇节选的文章,例如2016年讨论的话题是风靡全美国的“ALS冰桶挑战”。本题要求首先概括这一活动的发展,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提示信息首先用几句话概括了试题的主要内容,然后给出了两个选段:Excerpt 1“ALS Ice Bucket Challenge Takes U.S.by Storm”是关于该活动产生的一些正面效应;Excerpt 2 “Ice bucket challenge:who’s pouring cold water on the idea?”是社会各界对其的争议。考生需要首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个选段的主要内容,再详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题目在考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考察了考生的概括理解能力。但总体上看,信息提示量都处于适中的水平。文字数量并不等于信息提示量。信息提示量对于考生的发挥有很重要的影响。信息提示量不足会造成信息缺失,导致考生无法完全理解题目的含义;而信息量冗余会占用考生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和思考,容易导致偏题。

2.2 设计原则

写作试题中的设计原则分析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2.2.1 真实性

真实性被定义为“在特定测试任务的特征与目标语使用语境中的任务特征的一致性程度”(Bachman & Palmer 1996)[8]。在本研究中对于专业八级写作任务真实性采用了三个等级进行了分析。对于考生来说,真实性是指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所熟悉的或有可能遇到的情景。由于试题都是根据新闻报道、调查结果或者时事热点事件来设计的,因此TEM8写作测试任务试题的设计都有较高的真实性。

2.2.2 交互性

Bachman和Palmer(1996)认为交互性指的是在完成测试任务的过程中考生个人特征的发挥程度[8],例如能力、情感、知识等方面。写作测试中的交互性指的是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对背景知识和情感态度的调动程度。

在2010—2019年的十年写作考试试题中,80%的交互性都很高,只有2010年和2016年两年的交互性“一般”。例如,2010年的题目是让考生谈论对把文化遗址改造成现代化的商业中心的看法,2016年是关于冰桶挑战的活动是否会违背为渐冻症患者筹集捐款的初衷。考生对此虽然有一些了解,但是与考生的平时生活较远,考生不是很熟悉其中的具体问题,如果写作任务脱离了考生的知识背景,考生真实的想法和情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没有办法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考试试题的设计应该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背景,这样考生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写作测试任务的要求。

2.2.3 开放性

开放性是为考生提供发挥空间的程度大小,可以用于区分考生的写作能力,基于董曼霞和方秀才(2014)对TEM4写作试题的研究,本研究将开放性分为三个等级。TEM8近十年写作试题设计的开放性都处于“适度”的等级,例如2013年的试题,首先给出关于人们认为社会对做好事的态度的调查结果,并给出一种观点——做好事不应该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由此引出考生需要讨论的问题——“Is a sound social environment necessary for people to be good to others?”。考生需要在第一部分先给出自己的观点,之后在第二部分详细论证自己的观点,在最后一部分总结一下自己文章的内容。评分也是根据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和适当性来综合评分,既给考生做出了一定的限制,又在内容上给了考生自己发挥的空间。具有适度的开放性对于写作考试来说非常必要,既关系到考生的发挥,也关系到评分员的评分。开放性较大,考生的发挥空间就大,而不利于评分;开放性较小,有利于评分,却限制了考生的发挥。因此写作试题在两者之间要适当平衡,应保有适度的开放性。

3 结语

研究从任务特点和设计原则两个角度,运用TEM4分析框架(董曼霞、方秀才, 2014)对近十年的TEM8写作试题进行分析,并对TEM8改革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任务设计方面,TEM8写作试题题材丰富,体裁都为议论文形式,信息提示量“适中”,提示形式较为“单一”;在设计原则方面,试题的真实性“较高”,开放性处于“适度”的水平,大部分的试题交互性“一般”。改革前后的写作试题在题材上也都以社会热点居多,在体裁方面依旧都是采取议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改革后的信息提示量依旧“适中”,虽然文字的数量有所增加,但是信息提供形式也都依旧是文字形式的。在设计原则方面,改革前后都是根据新闻报道、调查结果或者时事热点事件来设计的,因此都具有真实性;交互性在改革前后也没有差异,80%都具有较大的交互性,20%的试题交互性一般;开放性在改革前后也都处于“适中”的水平。总体来说改革后的TEM8写作试题在形式上发生了一些改变,在试题任务特点和试题原则方面与改革前没有较大的差异。

今后TEM8试题的体裁可以不局限于议论文,也可以涉及一些记叙文、说明文等其他体裁形式的考查。近十年TEM8写作试题的信息提供形式都是以文字方式出现的,较为单一,在今后的题目设计中可以使用多种的信息提供形式来丰富写作测试的任务设计。最后,本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如样本数量过少,仅分析了2010—2019这十年间的TEM8写作试题,今后的研究也可以选取更多样本对写作试题进行分析,或对TEM4和TEM8写作试题的特点进行对比来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体裁开放性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体裁融合音乐探析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如何在初中化学开放性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议论文的标题与首尾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