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地氯雷他定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

2021-05-25 06:26何文强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卡松神经性皮炎

何文强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皮肤性病科,辽宁铁岭 112700

神经性皮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疾病,此病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皮肤苔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疾病[1-2]。神经性皮炎多发生于患者的颈部两侧、项部、肘窝等部位,能够导致患者出现强烈的瘙痒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对患者实施合理的治疗[3-4]。目前临床上在对神经性皮炎患者治疗时,可选用的方法较多,其中常用的药物为西替利嗪、谷维素、外用复方氟米松等,这些药物治疗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患者在治疗后容易出现病情反复发作的现象,因此需要选用更合理的治疗措施[5-6]。本文主要研究枸地氯雷他定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6 例神经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8)。对照组中,男26 例、女22 例;年龄21~59 岁,平均(40.16±3.89)岁;病程1~20 个月,平均(10.54±0.98)个月。观察组中,男27 例、女21 例;年龄22~60 岁,平均(41.06±3.94)岁;病程2~21 个月,平均(11.06±1.0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皮肤性病学》[7]中关于神经性皮炎的诊断标准;②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为神经性皮炎;③自愿接受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认知障碍或者精神疾病者;②对本研究治疗药物有禁忌症或者过敏者;③伴有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者;④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女性患者。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研究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81002)治疗,将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均匀涂抹在患处,2 次/d。观察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其中丙酸氟替卡松的使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同时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 生产批号:181105),8.8 mg/次,1 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靶皮损面积和皮损程度评分、皮肤瘙痒评分和湿疹病情指数评分。①临床疗效[8]。痊愈:经过治疗后患者自觉瘙痒感消失,皮损消失>90%;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瘙痒感明显减轻,皮损消失>60%~90%;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皮损消失为20%~60%,瘙痒感无明显改变;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皮损和皮疹消退不明显,瘙痒感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②皮损程度评分按照苔藓化、皲裂、角化、浸润肥厚进行评定:0 分为无皮损,或有色素沉着遗留;1 分为轻微,有轻度肥厚,无苔藓化、鳞屑浸润;2 分为中度,浸润肥厚,有苔藓化,但不明显;3 分为重度,明显苔藓化和浸润肥厚[9]。③皮肤瘙痒评分采用4 级评分,无瘙痒计0 分;患者有瘙痒感,但对患者的生活无影响,为轻微,计1 分;患者有明显的瘙痒感,患者需要用手抓挠,对患者的工作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为中度,计2 分;患者的瘙痒感严重,已经无法进行正常生活和工作,为重度,计3 分[10]。④湿疹病情指数评分参照苔藓化(L)、红斑(E)、表皮剥脱(Ex)、丘疹(I)四项指标,0 分为无症状,1 分为轻微(患者的红斑、苔藓化、表皮脱落面积较小,无连续出现),2 分为中度(患者的红斑、苔藓化、表皮脱落面积较大,极少部分出现连片出现的情况),3 分为严重(患者红斑、苔藓化、表皮脱落情况面积较大,大部分连片出现)。总分=(I+E+Ex+L)×面积×指数(指数:头颈0.1、上肢0.2、躯干0.3、下肢0.4)[1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靶皮损面积和皮损程度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靶皮损面积和皮损程度评分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靶皮损面积、皮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靶皮损面积、皮损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靶皮损面积和皮损程度评分的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靶皮损面积和皮损程度评分的比较(±s)

组别 靶皮损面积(cm2) 皮损程度评分(分)观察组(n=48)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对照组(n=48)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51.64±5.09 13.32±1.18 50.811 0.001 2.89±0.19 0.65±0.05 78.991 0.001 t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P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t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P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51.71±5.13 31.06±2.84 24.399 0.001 0.067 0.947 39.965 0.001 2.86±0.18 1.14±0.11 56.490 0.001 0.555 0.581 28.096 0.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瘙痒评分和湿疹病情指数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皮肤瘙痒评分和湿疹病情指数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皮肤瘙痒评分、湿疹病情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皮肤瘙痒评分、湿疹病情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瘙痒评分和湿疹病情指数评分的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瘙痒评分和湿疹病情指数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皮肤瘙痒评分 湿疹病情指数评分观察组(n=48)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对照组(n=48)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2.84±0.11 0.39±0.02 151.821 0.001 12.68±1.08 1.08±0.09 74.157 0.001 t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P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t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P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2.82±0.10 1.27±0.09 79.820 0.001 0.511 0.610 3.865 0.001 12.95±1.10 4.68±0.44 48.362 0.001 1.214 0.228 55.535 0.001

3 讨论

神经性皮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皮肤疾病,此病的产生受到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因素影响,属于神经障碍性皮肤病[12-13]。神经性皮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瘙痒感,并且此病的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对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治疗[14-15]。

临床上在对神经性皮炎患者治疗时,主要是给予患者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瘙痒程度,改善皮损情况[16]。以往临床上在对神经性皮炎患者治疗时,主要对患者单独实施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是一种强效软性激素,能够与人体皮肤组织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起到止痒、抗感染、血管收缩等作用;但是在单独用药时患者的症状缓解较慢,治疗时间较长,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影响疾病治疗效果[17]。本次研究在对神经性皮炎患者治疗时,给予患者枸地氯雷他定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枸地氯雷他定是新一代H1受体拮抗剂,属于新型抗组胺药,其水溶性较好,起效快,吸收完全,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能够抑制组胺、蛋白酶、前列腺素等炎症因子,同时可以避免对中枢神经和心脏造成伤害,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得出,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靶皮损面积、皮损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皮肤瘙痒评分、湿疹病情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联合用药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通过枸地氯雷他定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神经性皮炎患者的皮肤瘙痒感、湿疹情况明显减少,皮损程度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得到显著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卡松神经性皮炎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逃不开的痒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时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丙酸氟替卡松、酮替芬联合孟鲁斯特钠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染发
——皮炎
当心季节化妆品引发的面部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