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血肿瘤细胞检测在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评估中的临床研究

2021-05-25 06:26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磁珠离心管膀胱癌

康 曦 李 琴 刘 方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江西萍乡 337000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死率和发病率居于我国泌尿系统肿瘤的首位,多呈浸润性发展,恶性程度较高[1]。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是治疗膀胱癌的有效手段,但5年生存率仅为26%~64%,大部分患者死于肿瘤转移,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预测膀胱肿瘤的复发、进展、转移以及评估术后治疗效果[2-3]。血行传播是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重要途径,循环血肿瘤细胞(CTC)是指从原发病灶脱落进入血液循环的细胞,在一定条件可在远处器官定植,形成恶性肿瘤转移病灶,其存在是血行传播的表现[4-5]。CTC 与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的转移、复发相关,是对恶性肿瘤患者无瘤生存预测的重要指标[6]。本研究旨在分析CTC 检测在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0月萍乡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拟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的90 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就诊于萍乡市人民医院的10 例非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男61 例,女29 例;年龄41~78 岁,平均(66.24±8.67)岁;肿瘤直径≥3 cm 有38 例,<3 cm 有52 例;多发肿瘤28 例,单发肿瘤62 例;鳞状细胞癌1 例,单纯尿路上皮癌77 例,尿路上皮癌合并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 例,尿路上皮癌合并鳞状或腺样分化11 例。对照组中,男6例,女4 例;年龄40~81 岁,平均(66.31±8.75)岁;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3 例,结石6 例,精索静脉曲张1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 ①研究组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膀胱癌者;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Ⅲ级者;③术前未接受任何抗肿瘤治疗者;④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治疗者;⑤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⑥对照组为非肿瘤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②术前发现存在远处转移者;③精神疾患者。

1.2 方法

采用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真空采血管采集两组患者7.5 mL,24 h 内富集处理。混匀后,置入50 mL 离心管中,配置3 种工作液,命名为A1、B1、C1。加A1 至45 mL,室温下行5 min 的1900 r/min 离心操作,去除血红素、血红蛋白。加入B1 混匀,裂解红细胞,室温下行5 min 的1900 r/min 离心操作,将红细胞裂解基质去除,所沉淀下来的即为稀有细胞和白细胞。吸取适量磁微粒,每份150 μL,混悬液置入2 mL的EP 管中,磁力架洗涤3 次。每份100 μL 比例在上述样本中缓慢置入磁微粒,摇晃离心管,磁微粒充分混匀后,在摇床上摇动20 min,促使白细胞与磁珠结合。取3 mL C1 加入50mL 离心管,在顶层加入已处理好的样本,按照密度梯度离心原理将磁珠和白细胞去除。行5 min 的1400 r/min 离心操作,吸取最上两层溶液,放置在15 mL 离心管中,加入A1,行5 min的2300 r/min 离心操作,弃上清至300 μL。移动上述液体至2 mL 离心管,靠于磁力架2 min,将残留磁珠去除,室温下行3400 r/min 离心操作,弃上清至60 μL,滴加体积相等的固定液,混匀,涂片。取200 μL 固定液,使其完全覆盖标本区域,置于室温下8 min。将固定液吸除,脱水,分别将10 μL CEP8 探针加入每个标本区,盖上盖玻片。吸取200 μL 封片胶将玻片边缘封住,加入载玻片放入杂交仪,变形76℃,5 min,杂交37℃,1.5 h。将标本片取出,封片胶撕去,去除盖玻片,洗片,染色,避光保存。利用荧光显微镜读片,CTC 标准(图1~4,封三):CD45 阴性,FISH 阳性(40 倍镜下信号不分层,CEP8 探针信号≥3),单个细胞。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CTC 阳性率,分析CTC 阳性率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CTC 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其中临床病理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直径、肿瘤数目、组织学类型、肾积水、病理分级、T 分期、复发情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 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分别比较CTC 表达水平膀胱癌患者的生存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CTC 阳性率的比较

对照组中未检出CTC,研究组中检出CTC 有31例,阳性率为34.44%,CTC 数值为1~10 个。研究组CTC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2,P=0.025)。

2.2 CTC 阳性率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分析

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和是否有吸烟史、肾积水患者CTC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肿瘤CTC 阳性率高于单发,肿瘤直径≥3 cm 的CTC 阳性率高于<3 cm 的CTC 阳性率,≥T2 分期CTC阳性率高于<T2 分期的CTC 阳性率,高级别肿瘤的CTC 阳性率高于低级别肿瘤的CTC 阳性率,复发患者的CTC 阳性率高于无复发患者的CTC 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CTC 阳性率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分析

2.3 CTC 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术后行长期定时随访,每3 个月复查随访一次。生存曲线显示,CTC 阳性表达生存率高于无CTC 阳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5)。

图1 CD45 阴性(见内文第124页)

图2 CEP8 阳性(见内文第124页)

图3 细胞核(见内文第124页)

图4 FISH 阳性细胞合成图(见内文第124页)

图5 CTC 表达与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3 讨论

膀胱癌是具有高复发、浸润发展等特点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膀胱癌的主要方式,但术后远处转移和高复发率是治疗膀胱癌的主要问题之一[7]。约50%的浸润性膀胱癌在确诊时已发生微转移灶。微转移是机体体液、组织和细胞移植物中检测到镜下和亚显微水平的肿瘤残留,是隐匿于原发灶以外的组织、非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的转移,其发生与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类型相关。微转移灶的存在提示在临床转移症状出现之前,癌细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便与原发灶脱落播散至循环系统中,即CTC,是肿瘤复发、转移的最直接因素[8-11]。CTC 数量与术后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关系密切,数量越多者术后复发率越大[12-13]。因此,检测膀胱癌患者外周血肿CTC,对于评价膀胱癌疗效和评估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血液中CTC 的含量极其稀少,检测CTC 前需实施富集,免疫磁珠法为常用的富集方法,包括阳性、阴性富集法,前者是让带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磁珠结合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形成复合物,促使肿瘤细胞在磁场中停留,但因部分肿瘤细胞无表达特异性抗原,易出现假阴性结果。而阴性富集法是通过免疫磁珠结合非肿瘤细胞,使其在磁场中停留,通过磁场富集肿瘤细胞,检出率更高[14-15]。本研究中,研究组的CTC 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多发肿瘤的CTC 阳性率高于单发肿瘤的CTC 阳性率,肿瘤直径≥3 cm 的CTC 阳性率高于<3 cm 的CTC 阳性率,≥T2 分期的CTC 阳性率高于<T2 分期的CTC 阳性率,高级别肿瘤的CTC 阳性率高于低级别肿瘤的CTC 阳性率,复发患者的CTC阳性率高于无复发患者的CTC 阳性率; 生存曲线显示,CTC 阳性表达生存率高于无CTC 阳性表达患者,提示CTC 与膀胱癌的发生、进展、预后密切相关。CTC检测样本易于获取,具有易动态监测、近似无创、高敏感性等优点,与影像学和组织学比较,CTC 能更早发现肿瘤,动态监测CTC 能间接反映肿瘤血行转移速度、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后残存肿瘤细胞,可能成为一种新型评价肿瘤疗效和评估预后的手段,应用前景广泛。

综上所述,CTC 与膀胱癌患者肿瘤数目、肿瘤直径、病理分级、T 分期、复发密切相关,动态检测CTC 利于及时评估疗效、尽早发现复发转移和预后,指导临床选择和个体化、合理化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磁珠离心管膀胱癌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试剂盒制备胸腹水细胞蜡块的应用体会
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魔方型离心管架的设计及研发
离心管架研究现状及魔尺型离心管架的设计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基于磁珠的电子设备辐射抑制机理与应用
燃烧条件演示实验的新设计
免疫磁珠对紫外线引起CD4细胞γ⁃H2AX相对荧光强度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