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TC医患沟通模式在三叉神经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21-05-25 06:26诸葛婷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沟通模式三叉神经痛医患

诸葛婷

江西省上饶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上饶 334000

三叉神经痛是常见脑神经病变类型,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患者多有面部类型不一的疼痛感,不仅使患者饱受折磨,还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选择方法较多,各方法均可获得理想效果[1]。但三叉神经痛患者多伴有头痛症状,且反复发作,对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因患者对治疗效果有一定担忧,缺乏治疗信心,影响康复效果[2-3]。因此,护理干预在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期也发挥重要作用。GLTC 医患沟通模式构建医患互相信赖、尊重并有效配合的医患关系[4]。该模式在脑卒中疾病的应用价值已被证实,但该模式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5]。鉴于此,本研究探讨G(医方示善)-L(倾听)-T(医患交流)-C(医患合作)医患沟通模式在三叉神经痛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以指导未来该类疾病护理方案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江西省上饶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中,男17 例,女23 例;年龄35~60 岁,平均(51.45±3.62)岁;发病部位:左侧22 例,右侧18 例。观察组中,男16 例,女24 例;年龄36~61 岁,平均(51.46±3.74)岁;发病部位:左侧23 例,右侧17 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6],并经CT、MRI 检查确诊;②病程不低于3 个月;③认知功能良好者。排除标准:①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者;②严重精神疾病者;③颅内占位性病变者;④合并高血压者;⑤合并心脏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检测,保持环境通畅、安静,保持适宜湿度及温度,嘱咐患者多饮水,饮食以低脂、低盐,低胆固醇、多蔬菜及富含优质蛋白质食物为主,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GLTC 医患沟通模式,具体措施如下。①医方示善: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时态度真诚、友善,操作动作轻柔,语言亲切得体,使患者感受到温暖及尊重;对于受病情折磨,预后较差,心理焦虑暴躁及语言过激患者,医护人员耐心接纳加以包容,对患者科普疾病相关知识,讲解治疗方案,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②医方倾听:鼓励患者表达自身负面感受及心中问题疑惑,不随意打断,深入思索理解患者所表达信息,定位患者的实际问题。③医患谈话:以“聊家常”方式与患者谈话,力求解决患者问题,并注重患者身份、沟通场景及问题类型,注意肢体沟通,如握手、搀扶,加强沟通效果,对患者加以鼓励,疏导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患者康复信心;④医患合作:经交流后巩固有效护患双边互信关系,以医生为主导,患者为参与者及配合者,开启高效康复活动。连续护理5 d 并于4 周后进行回访。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焦虑程度:比较两组护理前及护理后4 周的焦虑程度,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7]评分评估,包括14 个项目,采用0~4 分5 级评分法,分数越高患者焦虑情况越严重。抑郁程度:比较两组护理前及护理后4 周的抑郁程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8]评估,其中0~8 分无抑郁,9~19 分轻微抑郁,20~34 分中度抑郁,35 分以上重度抑郁。②治疗依从性:比较两组护理后4 周的治疗依从性,采用医院自制依从性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6,重测效度为0.88,包括用药、饮食、运动、日常卫生4 项,每项25 分,评分≥85 分为完全依从,60~84 分为部分依从,<60 分为不依从,总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③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重测信效度为0.821,克伦巴赫系数为0.804,包括服务态度、操作技能、疼痛程度、直视宣教、心理状态、护理内容6 项,共计100 分,其中>85 分为非常满意,70~85 分为满意,<70 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HAMA、HAMD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4 周,两组的HAMA、HAMD 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HAMA、HAMD 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护理前后HAMA、HAMD 评分的比较(分,±s)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

组别 HAMA 评分 HAMA 评分观察组(n=40)护理前护理后4 周对照组(n=40)护理前护理后4 周65.32±5.38 43.62±5.45a 62.63±5.42 33.36±4.88a t 护理前两组比较值P 护理前两组比较值t 护理后4 周两组比较值P 护理后4 周两组比较值65.47±5.36 54.65±5.54a 0.125 0.901 8.977 0.000 63.35±5.05 46.40±8.22a 0.615 0.541 8.627 0.000

2.2 两组治疗总依从性的比较

护理后4 周,观察组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总依从性的比较[n(%)]

2.3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护理后4 周,观察组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三叉神经痛有发病率及复发率高的特点,如未能接受及时有效对症治疗,可加重病情,并出现半侧面部痉挛,对患者危害较大。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效方案,但手术属于创伤性操作,患者在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将带来应激,使患者内环境紊乱,影响手术顺利进行[9-10]。相关研究指出,及时、对症心理疏导可改善个体心理状况,利于手术实施[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4 周,两组的HAMA、HAMD 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治疗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三叉神经痛患者护理采用GLTC 医患沟通模式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潘雅娟等[12]采用GLTC 医患沟通模式对30 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护理,并选择常规沟通护理的3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显示GLTC 医患沟通模式干预后依从性为90%,高于常规沟通的67%。与本研究结果相似。三叉神经痛患者接触最频繁、沟通次数最多为医务人员,护患间沟通质量是影响患者心理应激程度重要原因。常规护患间沟通多为了解病情,进行健康宣教,并未理解患者所需,常难以扭转患者的心理情绪,导致治疗依从性并不理想[13]。GLTC 医患沟通模式通过轻柔动作及诚恳亲切语言沟通获得患者信赖、理解与接纳,有助于顺利健康宣教,使患者重新认识自身病情,缓解因对手术的恐惧或效果的不自信而产生怀疑、紧张等不良情绪,继而减轻焦虑;GLTC 医患沟通模式在与患者交流,准确获取患者所遇到难题并进行分析,以真诚态度及专业解答,并针对性讲解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宣教,详尽对患者说明疾病相关知识,是患者明白治疗配合关键,增强患者治疗信心与治疗配合度,有利于提升治疗依从性,为后期治疗及康复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14-15]。

综上所述,GLTC 医患沟通模式可改善三叉神经痛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沟通模式三叉神经痛医患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危机管理减少耳鼻喉科医患纠纷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综合护理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生命不能承受之痛:三叉神经痛
关于实习医生医患沟通的教学调查及教学改革建议
CICARE沟通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论组织中有效沟通模式